飄天文學 > 我用奇招救大明 >第16章 對衆將亮明觀點
    然而問題依然不少,總兵楊國柱提到:“長槍陣固然有助於保持陣形,但也阻止了我軍向敵人發動進攻。滿蒙騎兵雖然無法衝散我們,但他們騎着戰馬,四處遊動,不斷放箭,也能給予我們沉重打擊。”

    吳三桂不無憂慮地說:“長槍陣讓我軍龜縮在一起,人員密集,更容易中箭,傷亡也會更重。”

    朱慈烺對此已經考慮得很清楚,他談了自己的意見:“兩位將軍說得沒錯,但是我軍也可以一齊向空中放箭,形成漫射。我軍人多,同樣的一段時間內,射向敵人的箭簇也更密集,清軍也會遭遇很大傷亡。”

    在座的衆將仔細一想:好像是這麼個理。只不過這樣的話,箭只的消耗會特別大,可每個士兵攜帶的箭只是有限的,這就要求箭只必須及時補充,才能維持這種戰法。

    對於這個問題,朱慈烺並不擔心:“不是有水師嗎?他們既可以運糧草,也可以給我們補充箭只。”

    衆人恍然大悟:沒錯,是這麼個理。有了水師在後面支援,箭只可以說是源源不斷,因此這種對射的策略是可行的。

    這時,洪承疇提出了一個疑問:“這種戰法,敵動我不動,終究還是我方的傷亡要大一些。長此以往,怎麼能打贏滿清?”

    洪承疇的前半句朱慈烺是贊成的,對於後半句卻不認同。

    對於跟滿清的戰爭,這段時間他已經反覆思考了很久,想得也比較透徹了。

    張航穿越到明朝,除了腦海中有很多現代的知識、理念外,什麼都沒有帶過來。

    有的網絡小說裏,主角將現代的武器大量帶到明末,甚至將整座倉庫搬到了明末。不幸的是,張航可沒有這麼好的運氣。至於常見的造燧發槍,張航也是一無所知,況且就算是一個武器專家穿越過來了,要造出燧發槍也需要很長時間,遠水難解近渴。

    因此,目前的情況就是:大明對滿清,武器方面並沒有多少優勢,兵種方面處於下風。雖然有水師助陣,但也只能保證明軍不會因爲糧草不濟而潰敗,並不能僅靠這一招就奪取最後勝利。

    要想最終獲勝,只能靠明軍將士以命相搏。

    此時的大明朝,人口已超過1億,遠超以前的所有朝代。究其原因,是因爲在萬曆年間,原產於海外的玉米、番薯、土豆相繼被引進到明朝,逐漸推廣開。這些高產農作物,使得同樣的土地,能承載更多的人口。

    相比之下,東北地區由於天氣嚴寒、生產力落後,滿清的總人口不過百萬上下,精銳的滿蒙八旗只有十餘萬的總兵力。

    雖說“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但滿清畢竟就這麼點家當,如果能設法敲掉它幾萬人馬,對於滿清來說無疑是不可承受之重。

    當然,要想消滅掉幾萬清軍,明軍肯定也要付出高昂的代價。戰損比爲一比二已經算是好的了,也就是拿兩名明軍士兵的傷亡去換一名清軍士兵。再保守一點,就算是一比三,也並非不能接受。

    但是,戰損比不能再高了,因爲如果要拿四五條人命才能換得敵人一條命,這樣的仗就打得太過艱難,會對明軍士氣造成沉重打擊,將士們可能會畏戰保命,這個局面也是非常糟糕的。

    因此,將戰損比控制在一比三以內,是朱慈烺的目標,只要對水師的力量善加利用,就很有可能實現。

    按此計算,如果能殲滅數萬清軍,大明也將傷亡十餘萬將士,這當然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但相對於明朝的上億人口,這樣的損失尚在承受範圍之內,遠談不上傷筋動骨。

    如果在付出這樣的傷亡後,能將滿清基本打殘,那麼這個代價就是值得的。

    要知道,歷史上皇太極曾多次繞開山海關,攻入內地擄掠人口,每次擄走的民衆動輒高達十幾萬、二十幾萬,最多的一次甚至有三十六萬。

    跟百姓的巨大損失相比,傷亡十餘萬將士就能制止滿清的劫掠,已經算是代價最小的方案了。

    所以,跟滿清拼人力資源的消耗,是不得不採取的辦法,卻也是最有勝算的辦法。

    在朱慈烺亮明瞭自己的觀點後,洪承疇和衆將都驚歎不已。

    他們跟清軍作戰多年,對於敵人的強大心知肚明,不少人對於打贏已經不抱希望。然而聽了大帥的這番見解後,如同撥雲見日,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八位總兵頓時羣情激昂:朝廷既然有這麼大的決心,他們自然也不能貪生怕死。

    於是他們紛紛站起來表示:願意在大帥的指揮下與清軍血戰,馬革裹屍還。

    眼前這個情景讓朱慈烺很感動:軍心可用啊!

    這些人也不是天生就想當漢奸,只怪崇禎無能,把大明玩殘了,他們走投無路之下,只得紛紛投靠滿清。

    其實,只要有正確的方略加以引導,讓他們看到取勝的希望,以他們多年征戰沙場的經驗,就能成爲一隻生力軍。

    須知,一隻獅子率領的一羣綿羊,是可以打敗一隻綿羊率領的一羣獅子的。

    朱慈烺眼眶溼潤了,他招手請大家坐下:“大家有爲國赴死的決心,這很好,但朝廷也不能虧待將士們。臨行之前,我曾向皇上提議:將歷年來拖欠的軍餉足額發放到位;每個戰死沙場的士兵,將獲得100兩撫卹銀,各級將領在此基礎上上浮。皇上已經恩准,並讓戶部照此辦理。”

    衆將一聽都興奮起來。

    朝廷拖欠軍餉是個老大難問題了,有的錢已經拖了好多年。雖然大家知道朝廷也難,到處都要用錢,但老這麼欠着軍餉,確實令邊關的將士們寒心。這次能將所有欠餉一次性付清,真是大快人心。

    而高額撫卹金也非常令人振奮。要知道,對於普通人家來說,100兩銀子可是一大筆錢,大明的多數家庭,一年的生活費也就10多兩銀子,100兩夠用好幾年的了。

    普通士兵陣亡都如此厚加撫卹,總兵、副將、千總、把總等各級軍官陣亡後,待遇更是可想而知。雖然錢對於陣亡的將士已經沒有意義,但每個人都有家人,如果在爲國捐軀後,能讓家人過得好一點,心理上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安慰。

    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如果真的按這個標準發放撫卹金,13萬大軍在與清軍血戰後,朝廷有可能得掏出上千萬兩銀子。對此衆將有點懷疑:朝廷有這個支付能力嗎?

    朱慈烺請大家放心:“諸位想必聽說過,朝廷通過發行國債,向民間借款。這次打仗的錢,大部分就是借自民間,不夠的話隨時可以再借。因此陣亡將士的撫卹銀,是肯定沒問題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