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用奇招救大明 >第29章 演練海陸聯合作戰
    回到鳳凰山的第二天,袁熙芸詢問徐傳斌、宋德成對明軍演練的看法。

    徐傳斌認爲,昨天的演練讓朱慈烺對各部隊的戰鬥力瞭然如胸,便於在今後排兵佈陣時,做出相應的安排。

    宋德成則很看好楊國柱和王廷臣的部隊,認爲他們昨天表現最好,估計會得到朱慈烺的重用。至於王樸和唐通部,則是聊勝於無。

    袁熙芸贊同兩位叔叔的判斷。在她看來,到目前爲止,朱慈烺的每一步都考慮得很周到,爲大戰做了充分的準備,讓人感覺很踏實。

    她決定繼續派人打探朱慈烺的動靜,如果有什麼大的行動,將再去看看。

    幾天後,朱慈烺收到天津水師指揮楊維翰的書信,信中報告了一個好消息:鄭氏水師即將抵達天津。同時,楊維翰還詢問下一步有何安排。

    朱慈烺心中激動:鄭氏水師是幫助他打贏清軍的關鍵,鄭森則在原本的歷史上,是一位名標青史的大英雄,他決定去一趟天津,在那裏演練一下海陸聯合作戰。

    經過考慮,他決定帶上楊國柱和王廷臣,和他一起前往天津。

    洪承疇有些不解:“大帥爲何獨獨叫上他們兩位?其他總兵不需要去觀摩一下海陸聯合作戰嗎?”

    朱慈烺解釋道:“楊國柱部將來做先鋒,王廷臣部則充當後軍。行軍途中,他們都跟中軍保持着一定距離,有可能被清軍包圍,切斷與我們的聯繫。這個時候,他們需要獨自跟水師聯合起來作戰,因此必須瞭解海陸聯合作戰的具體戰法。而吳三桂等四位總兵的人馬都在中軍,海陸聯合作戰的事情有我負責,他們暫時不瞭解也沒關係,將來慢慢就清楚了。”

    洪承疇這下明白了:“大帥的安排十分穩妥。說實話,要不是軍務繁忙,我都很想去天津看看呢。”

    朱慈烺笑道:“督師莫急,好戲很快就會開場,以後有您看的。”

    兩天後,朱慈烺帶着楊國柱、王廷臣趕到了天津。

    鄭氏水師已經在天津水師的港口停泊。在楊維翰的官邸,朱慈烺見到了鄭森和鄭鴻逵。

    鄭森此時不過17歲,英氣勃發,又不失儒雅。鄭鴻逵也只有30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

    鄭森敬佩地看着朱慈烺。他早就聽說,這位大帥爲了能爲國征戰,不惜捨棄太子之位。在大明皇族之中,竟然出了此等人物,實乃大明之幸啊。

    寒暄過後,話題轉向瞭如何進行海陸聯合作戰。

    鄭森並無海上作戰的實際經驗,而鄭鴻逵雖然海戰經驗豐富,卻並不十分了解朱慈烺的想法,因此朱慈烺給他們進行了詳細講解,楊國柱、王廷臣和楊維翰也在一旁認真傾聽。

    按照朱慈烺的設想,鄭氏水師的基本任務是運輸,不僅要將糧食、箭只、戰馬的飼料等物資從天津源源不斷地運來,交給沿海岸線向錦州前進的明軍,還要將明軍作戰的傷員運回天津療傷。

    楊國柱、王廷臣久經戰陣,自然深知糧食、箭只、飼料的意義。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大帥還考慮到了傷員的問題。

    楊國柱興奮地說:“大帥,你這個主意非常好,受傷的士兵如果能及時運到後方,不但存活下去的可能性大增,而且還減少了對部隊的拖累,讓部隊能始終保持最強的戰鬥力。”

    王廷臣也表示讚賞:“傷員們得到妥善安置,對於士氣有很大鼓舞。士兵們少了後顧之憂,就能更加奮勇地殺敵。”

    朱慈烺笑着點點頭。

    其實,對於傷兵的安置,是張航從現代戰爭中借鑑過來的。

    現代戰爭,傷病員的救治問題十分重要,戰地醫院、醫療船等設施都是爲此服務的。在崇禎這個年代,當然不可能做得這麼好,因此只能通過海運,將傷兵送到後方加以救治。雖然不能跟現代相比,但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做得最好的了。

    另一方面,水師回程時原本是空船,運送傷員讓船得以物盡其用。

    這時,鄭鴻逵提出一個問題:“大帥,我們的船常年在南方活動,對於渤海一帶不太熟悉,我很擔心運輸時會觸礁。”

    楊維翰馬上想到了辦法:“這件事好辦,天津水師可以派人過去,給你們領航,這樣就不用擔心不熟悉航路了。”

    鄭鴻逵點點頭:“好的,這樣的話就沒什麼問題了。”

    朱慈烺很滿意:大明的力量如果都能像這樣,擰成一股繩,一致對外,又何懼滿清!

    接下來,朱慈烺提出,水師除了完成運輸任務外,還要儘可能地與陸地上的明軍聯合作戰。

    當陸地上的明軍遭遇敵人時,應該儘可能退到海邊合適的作戰地點,通過長槍陣穩住陣形,抵擋住清軍騎兵的衝擊,然後與清軍展開對射。

    此時,清軍騎兵將會在長槍陣的前邊、左邊、後邊放箭,其中前、後兩翼都靠海,這時水師應該朝這兩處岸上位置發炮,狠狠打擊清軍。

    在座的人大體上明白了朱慈烺的意圖,但畢竟缺乏直觀認識,就連鄭鴻逵也沒有親眼見識過這種戰法。

    朱慈烺明白,需要來一場實際演練,才能讓大家看懂海陸聯合作戰。

    次日,按照朱慈烺的要求,楊維翰在海邊找了一塊平地,率領1000名士兵來到這裏。在這個隊伍中有幾名特殊士兵,是鄭森派來的旗語兵,負責向水師傳遞命令。

    平地的東面就是渤海,鄭森、鄭鴻逵親率8艘戰艦,在海邊巡弋。朱慈烺則和楊國棟、王廷臣在遠處觀戰。

    演練開始,只見遠處煙塵滾滾,300名騎兵模擬“清軍”,朝楊維翰部猛衝過來。

    楊維翰立刻下令:結長槍陣。

    長槍兵立刻在外圍形成一個圓圈,長矛一致對外。

    “清軍”見無法衝開長槍陣,便四散開來,朝楊維翰部放箭。當然,這些箭都去掉了箭頭。

    有些“清軍”騎兵來到了海邊,從長槍陣的前、後兩翼,放箭攻擊明軍。

    這時,幾個旗語兵站在岸邊,向水師發出旗語,指示着海邊兩處“清軍”的位置,請求開炮支援。

    鄭森看到旗語後,下令8艘戰艦分爲兩組,分別朝旗語所示的位置靠近。

    楊維翰連忙示意前、後兩翼假扮“清軍”的騎兵下馬離開,只留下戰馬在那裏晃悠。

    渤海上,8艘戰艦已經就位,船頭正對着明軍的前、後兩翼。

    鄭森親自揮動旗幟,下令各船開火。只聽得大發貢炮、千斤佛郎機發出怒吼,一枚枚炮彈呼嘯而至,在岸上爆炸,很多戰馬被炸得血肉橫飛。

    楊國柱看後直呼“痛快”:“這要是在戰場上,清軍肯定死傷慘重。”

    王廷臣感嘆:“有這樣的水師陪在身邊,我們有底氣多了,以後要輪到清軍害怕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