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穿越小克虜伯 >第四十一章 包圍
    8月15日,法軍已經失去建制,英國遠征軍除了司令官,部隊都沒有了,所有人都在賽跑。德軍發現英法聯軍根本沒有像樣的抵抗(重武器都丟了,不是不想抵抗,是實力不允許),戰鬥就變成了追擊。按道理講,德軍士兵有揹負系統,行軍應該比英法聯軍迅速,但是逃命激發了人的潛能,德軍始終追不上英法聯軍。8月15日這一天,幾十萬德軍追了三十英里(五十公里負重行軍),每個人都非常疲憊,但又十分興奮!

    進攻阿登地區的法國第三、四集團軍也大敗潰逃,他們的對手德國第四、五集團軍已經開始搶功,爭相追擊。第五集團軍的指揮官是威廉皇儲,他收到了來自柏林的電報,是德皇發來的,要他提高自身格局,不要跟其他集團軍搶功(反正今後天下都是他的,搶來搶去有什麼意思)。

    小路易又飢又累,從8月11日進攻開始,他就沒睡好,老是有德軍冷槍小組來騷擾。現在他連睡都不敢睡了,德國人就在後面不遠處,他不跑就可能被德國人俘虜。他闖進一戶農家,不由分說衝到井邊,大口舀起水來,灌了幾口,又衝到廚房,翻出來一截面包,在農戶目瞪口呆中,邊喫邊逃向南方。

    8月16日中午,德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前行了近百公里。這時,德軍身後的天空中出現了一隊巨型空中飛艇,它緩緩地降落在法國北部的平原上。德軍已經清理了一塊空地,並在飛艇周圍拉開了警戒。飛艇的貨倉打開了,飛艇的工作人員費力的拖出一個個箱子,地面的德軍士兵趕緊上前幫忙。當箱子打開後,德軍士兵高興了,黑森林蛋糕、鹼水面包、奶酪蛋糕、巧克力、焦糖慕斯一箱一箱呈現在德軍眼前,香腸就更多了:巴伐利亞白香腸、法蘭克福小香腸、血腸、紐倫堡香腸···等等應有盡有。每名前進的德軍都分到了一小份,而且據說——前面還有!

    8月17日,德軍包圍里爾,“天災”級重型飛艇轟炸里爾要塞。

    18日,德軍進至康佈雷,里爾陷落。

    19日,德軍包圍亞眠、拉費爾。

    20日,拉費爾要塞投降。

    22日,德軍前鋒已經渡過塞納河,最近的部隊距離巴黎只有15英里!

    法國第五集團軍和英國遠征軍逃回來的只有不到十萬人,有三十萬人在潰敗中傷亡、失蹤、被俘。德軍勢如破竹!

    法國總司令霞飛在這幾天匆忙組建了第六集團軍和第九集團軍,正在運往巴黎至凡爾登一線,準備反擊中路德軍。但是,德軍的下一個飛艇運輸補給點在貝訥,德國第一集團軍於23日已經出現在巴黎西南,繞過了法軍重兵把守的中路,從西邊形成了包抄法軍的態勢。同日,法國政府遷往波爾多。

    法國在中路(德法邊境至巴黎-凡爾登一線)修築了大量堡壘羣,而且集結了重兵,但是現在德國第一、二、三集團軍走了一個半圓,從西邊繞到了巴黎南面,下一步就是向東截斷所有法軍往南的退路。而在巴黎至凡爾登一線以南,法國沒有修築要塞和堡壘羣,幾乎全是平原,已經無險可守!法軍要往南逃竄,德軍要向東截斷法軍退路,一場比拼速度生死競賽正在上演。

    特魯瓦位於巴黎東偏南方向,到巴黎的直線距離只有一百五十公里,這裏是法軍南逃的必經之路。特魯瓦北郊有一塊小高地,塞納河從高地旁邊流過。可能是河水切割的緣故,高地被侵蝕成了一個十幾米的高臺,人稱聖莫爾臺地。

    聖莫爾臺地大約一平方公里,但它卻是特魯瓦周圍的制高點,也是德軍急行軍的終極目標。德國是世界上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克虜伯的汽車、卡車都已經實現了流水線批量生產,所以德軍也是世界上最早裁減騎兵的國家。德國原來的騎兵師、騎兵軍都已經撤消,拆分成騎兵連,配給各師作爲師直屬部隊。僅保留了一支騎兵部隊——德皇騎兵旅。

    德皇騎兵旅一直跟隨在德國第一集團軍後面,直到德軍拿下貝訥,德國人才射出了這支利箭!從貝訥到聖莫爾臺地差不多有二百公里,德皇騎兵旅一人雙馬、甚至三馬向前衝,一路奔馳不歇,遇到敵軍儘量避免交戰,終於在25日抵達聖莫爾臺地附近。

    德皇騎兵旅剛剛衝到聖莫爾臺地兩百米的地方,就遭到了法國人的機關槍掃射。而在之前的情報中,這裏只有二線部隊,現在看來駐軍還配有重武器!原來法軍在聖莫爾臺地只有一個小隊的民兵,但是23日德軍攻佔貝訥後,對法軍已經形成包圍的勢態,霞飛急調了一個步兵營進駐聖莫爾臺地,在昨天(也就是8月24日)剛剛抵達。法國人在高處架設了重機槍,前面還有塞納河環繞,形成了一個絕佳的防禦陣地。

    德國騎兵紛紛下馬,藉着自然掩蔽物,慢慢接近塞納河。其實這一段的河面很窄,河水也不深。但是如果就這麼從空曠的河面的過河,在河中緩速移動的德軍,絕對是重機槍最好的靶子。爲了對付法軍的重機槍,德國人拿出了一個小玩意兒——擲彈筒。

    在一戰前,德國人已經有了好幾種迫擊炮,部隊對迫擊炮的需求也很大,陸軍部要求克虜伯軍工廠一年生產兩萬門迫擊炮。這個要求對於克虜伯軍工廠來說,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爲軍工廠的產能早已被超額壓榨,克虜伯爲了滿足交付,已經砍掉了許多火炮種類(比如37毫米機關炮、47毫米速射炮、60毫米山炮、85毫米野戰炮、88毫米速射炮、120毫米榴彈炮、240毫米加農炮、420毫米攻城炮、至少5種迫擊炮)。集中人力物力生產海軍400毫米主炮,榴彈炮只保留150毫米一種,野戰炮只保留105毫米一種、山炮只生產75毫米一種,200毫米以下口徑火炮全部流水線大批量生產。根本就無法再插入生產任務,而德軍新式76毫米迫擊炮的零件有上百個,其中液壓緩衝缸等零件即耗時又耗材料,兩萬門迫擊炮不知道哪年才能造好。了爲了滿足陸軍部的要求,克虜伯的科研人員緊急拿出一個簡易方案:一根鋼管焊接一塊小座坂,加上一個角度尺,就製成了一個所謂的“超輕型迫擊炮”。這種小炮太簡單了,隨便一個小作坊都能生產,而且不佔用原材料(幾乎沒有廢料,總共才幾公斤重),特別適合戰時物資緊缺時期的生產。陸軍部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先讓騎兵部隊試用,這次行動就帶了幾個過來。

    騎兵長途奔襲,不可能帶上重炮,這種“超輕型迫擊炮”(擲彈筒)正好排上用場。擲彈筒太輕便了,一個小孩子都能拿得起來,士兵攜帶着它奔跑、跳躍、穿越障礙,一點兒困難都沒有。而且擲彈筒發射角度大,德軍士兵躲在一個灌木叢後面發射,法軍完全看不到(要是大炮早就被發現了)。德皇騎兵旅的士兵一邊用步槍跟法軍對射,一邊用擲彈筒發射小炮彈。第一發炮彈明顯遠了,於是德軍又調近角度,第二發近了一丟丟,德軍再次調正角度,終於命中法軍重機槍小組,頓時法軍火力少了一半(法軍有兩挺重機槍)。很快德軍又打啞了第二挺重機槍,並且用兩個擲彈筒分別壓制法軍的兩挺重機槍,只要法軍重機槍一響,立即就會遭到擲彈筒打擊。(在淞滬會戰的一次戰鬥中,日軍用擲彈筒打掉了國軍36挺重機槍中的32挺!)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