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雙面太子爺 >第一二五章 組建商業小朝廷(二)
    聽到朱慈烺的承諾,一衆人等都是激動壞了,朱慈烺也知道不能厚此薄彼,便接着說道:“張姑姑、田總管,你們也一樣,這個命令是針對咱們信王府和鍾粹宮的所有人的。

    ‘功必賞,過必罰,誤必懲,績必獎,’有功勞就要封賞,有過錯就得罰,有失誤就得懲,有成績就得嘉獎。

    這應該成爲咱們的一個準則,誰要是背地裏搞些小手段,吃裏扒外,損公肥私,孤也絕不會放過。咱們先小人後君子,有什麼都放在明面上,這樣以後也不會難相見。”朱慈烺緩緩說着自己的理念。

    “是,小人等明白,一定按照太子殿下的吩咐去辦。請殿下放心,誰要是敢陽奉陰違,別說太子爺您,就是小人也斷斷不會放過他的。”馮海林等人急忙迴應。

    “好,在座的誰比較熟悉釀酒行當的事情?”說完了糧食的事情,朱慈烺便開始說起了釀酒的事?

    釀酒?一衆人等又開始疑惑了,大明朝人口衆多,接近兩億人,生活上的富足與娛樂項目的增多使酒文化逐漸發展流行。

    雖然朱元璋建國初期,下了禁酒令,但是酒文化並沒有因此而停止發展,只是受到了一點衝擊。所以之後朝廷便很快解除了禁令。

    酒的流行推動了釀酒業的發展,明朝釀酒師在前代原先的釀酒蒸餾技術中進行了改良,使得酒的品類增多,像葡萄酒、大棗酒、荔枝酒、山西汾酒和紹興竹葉青等等,都是當時比較普遍的酒。

    所以他們想不到朱慈烺第一重視糧食,第二就重視釀酒,可是釀酒本身並沒有多大的利潤啊?馮家貢獻的產業裏還有很多暴利的行當啊?而且京師本身並沒有多少糧食,都要靠南方運過來,釀酒能賺幾個錢?

    馮銓家的釀酒坊是一個叫伍修潔的人負責的,聽到朱慈烺的問話,他趕緊站出來跪下說道:“小人伍修潔,目前負責源升號酒坊的事兒,還請太子殿下吩咐。”

    “好,咱們的酒坊規模多大?地位如何?”朱慈烺發問道?

    “咱們的酒坊在京師算是中等偏上的,全力釀酒的話,一天可以釀造四五百斤?只是目前京師糧食匱乏,釀酒行當普遍都很蕭條,好多酒坊都放不出工錢了,就是咱們酒坊也好久沒釀酒了。”伍修潔有些不知所措苦着臉說道。

    “好,如此甚好。”朱慈烺聞言大喜,就是這種時候纔好挖人,行業蕭條,一般的小酒坊生存不下去,大的酒坊也會因爲生意蕭條而裁員。

    伍修潔有些奇怪,都這樣的情況,怎麼太子殿下還要叫好?其他人也是一頭霧水,不明所以。

    “伍掌櫃,等下您回去以後,立即發動人整個京師招攬釀酒師傅,能找多少是多少,但是要招有真材實料的,可不能濫竽充數。

    找了以後要籤個長期的合作協議,至少十年吧,簽了的人,可以先發一個月工錢。對了伍掌櫃對釀酒也很瞭解吧?”朱慈烺想也沒想就說道。

    “啊,要那麼多啊?回太子殿下,小人家裏也是世代釀酒的,這在京師小有名氣的京師之黃米酒就是我家獨創的。”伍修潔小有得意地說道。

    “好,伍掌櫃、張姑姑,你們跟我進來一下,其他人也找地方先坐着休息一下,來人給大家上茶,上些水果點心。”朱慈烺一口氣做了吩咐,然後告罪一聲,進了裏間。

    這裏是王府的一處書房,朱慈烺說道,我有一個酒方子,以後咱們就主要釀造這種酒。我說,你們兩人來記錄。

    兩人不明就裏,不過朱慈烺說什麼他們就幹什麼,這纔是懂事的人兒做的事。於是趕緊坐到桌前,鋪開紙筆,準備記錄,只是雙手顫抖,有些激動。

    “嗯,以後咱們這個酒主要賣往草原和遼東,甚至賣給建奴也不是不可行。北方的酒,就是要度數高。

    孤想了幾個名字,你們記一下,‘二鍋頭、燒刀子、悶倒驢、老白乾’。以後,你們要是有什麼好的意見或者建議也可以提?”朱慈烺緩緩而談。

    “啥,只做高度白酒?還要賣給建奴?”要不是眼前是如假包換的大明皇太子,伍修潔都要懷疑他是不是建奴的探子了?可是哪有這麼小的探子啊?

    朱慈烺知道,歷史上的北京釀酒技藝的第一次飛躍,發生在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次輝煌的所謂的“康乾盛世”。

    那時候,北京的釀酒業有了很大發展,以高粱爲原料的燒酒行業,以其成本低、度數高、儲存時間長、販運方便等優勢發展更爲迅猛。

    京師前門外趙氏三兄弟創建的源升號酒坊——二鍋頭釀酒工藝的發源地,在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源升號”酒坊的釀酒技師趙存仁等三兄弟爲純淨燒酒質量,進行了工藝改革,釀造出了“二鍋頭”,在老北京也稱之爲“二雷子”。

    知道歷史的朱慈烺纔不管他們在想些什麼,而是繼續說道:“這個酒與衆不同,今後必定很有大的市場,我跟你倆說一下具體流程:

    這個酒其實就是燒酒,用小麥、高粱、玉米等等,還有輔料,如玉米秸、玉米核、麥麩子和米糠什麼的,這個伍掌櫃應該比孤懂,具體配伍你們去琢磨。

    將這些東西按一定的比例經過粉碎後加水,蒸熟,再加入酵母,攪拌均勻後入窖發酵,一般要5天后酒醅出窖,這是第一鍋。

    出酒後,要把蒸鍋中的料取出,經過揚場,把這些料冷卻、鬆散開,而後還要加入少量的新原料和酵母,攪拌均勻後再入窖發酵,這才完成一個班次的工作。

    5天后再取出用來燒酒,爲第二鍋,這時開始流出的酒纔是真正的“二鍋頭”,其實就是“快曲”酒。

    因天鍋容積有限,火(古爲爐火)或汽(今爲蒸汽)不宜大,緩火蒸餾,並不斷攪拌天鍋盛水,控制流酒溫度。

    每燒一鍋酒,開始流出的酒叫“鍋頭”,這酒的濃度比較高,可達到75度以上,數量少,佔總數的百分之十左右,而後濃度不斷地下降,至25度左右斷酒。

    後面流出的就是“酒稍子”,“酒稍子”不能喝,只有10幾度。流至1、2度,蒸餾結束,所得“酒稍子”,回底鍋隨下次蒸餾回收,5度以下提煉一種叫食用酒精的東西。循環往復,以至無窮。

    這個以高粱爲原料的燒酒行業,以其成本低、度數高、儲存時間長、販運方便等優勢發展更爲迅猛。以後可以將酒坊開到城外,降低成本。

    天鍋(錫鏊)其實就是冷卻器,因器錫制,其狀敞口圓形、二十公分以下,45度角向圓心傾斜,收縮至錐尖,類似鼓鏊,故名,內容冷水。

    天鍋(錫鏊)原理就是,當酒醅加熱汽徐徐上升,遇之驟冷,變爲露酒,沿錫熬外壁滴淌匯入下面承露盤,通過連接承露盤之錫管,如線泉般流出,淌突至蒸餾鍋外藤條酒簍子。”

    說完,看兩人也記錄的差不多,朱慈烺怕伍修潔不明白什麼是天鍋(錫鏊),還拿起桌上的一支筆,將天鍋(錫鏊)的形狀畫了出來。

    看着桌上的畫,朱慈烺說道,“你們回去就按照這個做一個模型,記得是用錫來製作,然後回去就開始釀造這個‘二鍋頭’。

    還有第一次和第三次的酒都不能喝,就按照我剛纔說的那個辦法,釀造一些高度的那個食用酒精封藏起來,我以後有用。

    然後可以取一些60度左右的的酒,並把它裝壇密封於地下,經過長時間醇化,那樣的酒就更好喝,這個以後作爲精品來賣。”

    一次**代完,朱慈烺也有些累了,就坐了下來,說道:“張姑姑,你拿兩萬兩白銀的銀票給伍掌櫃,現在就回去招人,然後開始試造這個‘二鍋頭’吧。”朱慈烺想也沒想就吩咐道。

    張翠兒聞言一愣,隨即苦笑,面露難色,她手裏現在哪裏還有兩萬兩的白銀啊?看着張翠兒的神情,朱慈烺也明白過來,說道,“張姑姑你去我房裏拿吧。”

    說罷,朱慈烺附耳告訴了她銀票藏哪裏,讓他先去拿出五萬兩的白銀來,然後帶着伍修潔回到了偏廳,這裏的人都等得有些不耐煩了。

    見到朱慈烺再次進來,又都趕緊站了起來,齊刷刷的看着朱慈烺和身後跟隨着的伍修潔,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甚是好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