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雙面太子爺 >第一五七章 畝產幾萬斤的番薯?(二)
    “現在天氣越來遇冷了,孤預計今後北方的天氣會越來於壞,越來越不適合種植農作物,因此咱們很有必須要在南方購買大量土地,種植新式作物。

    這樣就可以通過這些高產的農作物養活更多的人,賺更多的錢,做更多的事。馮卿今後大有作爲,等孤能做主之時,別說出將入相,就是給子孫後代留一個世襲罔替的封爵又有很難?

    況且別說馮卿,就是立誠啊,只要你盡心盡力的辦事,孤又何妨給你一個出身。”朱慈烺一邊說明此事的重要性,一邊也對兩人封官許願。

    聽了朱慈烺剛纔的許願,馮銓和馮立誠激動得是渾身亂顫,不能自己,立即趴伏於地,痛哭流涕,說道:“太子殿下大恩大德,馮氏銘記於心,定要記於家訓,世代效忠大明,若有不肖子孫,定用族規決不輕饒。”

    馮立誠也是哽咽着,斷斷續續地說道:“小人謝過太子殿下,小人定當已死報效殿下大恩大德。”

    文官不許封公侯是一條大明律例,也是一條鐵律,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制定的《大明律》中有如下規定:凡文官非有大功勳於國家,而所司朦朧奏請輒封公侯爵者,當該官吏及受封之人皆斬,其生前出將入相,能去大患,盡忠報國者,同開國功勳一體,封侯諡公,不拘此例。

    如此可見,文官封爵之難,至於馮立誠這樣的賤籍就更不用說了,簡直就屬於三教九流,後代子孫連科舉的資格都沒有,更不用說是有個官身了。

    因此,朱慈烺剛纔許願說給兩人一個封爵一個給官身,兩人才那麼激動,這是改變整個家族的命運的事情,如何能不重視?

    “所以說這麼好的東西,不能強迫老百姓來種植,而是要通過引誘,以利誘之,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番薯就正式進入了我大明朝。

    可是爲什麼到現在,都沒有推廣開來?孤聽說兩廣和福建的官員都曾大力推廣種植和培養。但尷尬的是,當時的民間積極性並不是很高。

    那麼,產量如此之高的番薯,爲何不被民間的百姓所認可呢?馮卿可知?”朱慈烺提出了問題,詢問馮銓。

    “這,是啊,爲什麼明明是好事,老百姓們卻不願意栽種呢?臣也是疑惑,還請太子殿下解惑?”馮銓也是光棍,直接就問了出來。這其實也是爲了滿足領導想要表現的虛榮心,也是一種拍馬屁的模式。

    “孤經過研判,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比較複雜,簡單來說無外乎這三點:

    番薯首次出現在我大明,正值萬曆爺不理朝政,政事荒蕪時期,朝廷不重視,地方官官小職卑,推廣乏力,根本沒有力量真正在全國推廣,所以只能是在小部分地區嘗試性推廣,影響力弱;

    其二,大明朝的稅賦制度規定,如果沒有糧食的話,那還可以用金銀或銅錢來交稅。但是,這些糧食的種類卻並不包括番薯玉米和土豆等外來物品,因此百姓不願意種植;

    其三,番薯的種植週期長達150天左右,而當時產自南方的水稻種植週期只有100天,所以無論怎麼算,都是種植水稻要划算(番薯產量高是因爲裏面有水,曬乾後也不是很多)。

    有這三個原因的制約,就造成了番薯等新作物,無法大規模的推廣種植,也無法形成產業。”朱慈烺解釋了一下無法推廣的原因。

    “還是太子殿下睿智,分析的那是一針見血,直接要害,寥寥數語就指出了問題結症所在,要是微臣,就是想上幾十年,都考慮不到這些啊。”馮銓滿是感嘆地說道。

    “至於解決辦法,孤也有幾個路徑給馮卿參考:

    其一:購買土地,僱用人來種植,給他們確定基本的生活標準,無論旱澇都保證他們的基本收入。對做的最好的前幾名進行重獎,能總結出種植經驗的更是要重重獎勵;

    其二,上書朝廷,地方遭受嚴重的水災、風災、請求減免稅收,對內呢,可以允許老百姓用這些新式作物來交稅;.七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對於有自己土地的農民,可應採取租借他們的土地再僱傭他們來種植的模式推廣,同樣設定一個標準,達不到的懲罰,超過的按比例獎勵。

    這樣風險都到咱們手裏,老百姓不承擔風險,出租土地有一份收入,做工再有一份收入,推廣就快了,阻力就小了。

    等種上一兩次,老百姓發現甜頭,就會自覺自願地區種植了,根本不用官府去強迫,同時他們也會充當義務的宣傳,會主動要宣傳和發動親戚朋友、鄰里家人去種植,推廣起來就可以事半功倍。”

    朱慈烺輕描淡寫的就給出了答案,馮銓聽了十分佩服,連連說道:“臣謹遵殿下教誨,一定按殿下的方案推廣。”

    “番薯固然重要,水稻種植也不要落下,番薯在民間根本不受百姓愛戴,若非實在難以活命,相信沒有人會真的將全部的土地都用來種植番薯的。

    當然了,水稻也不是要種植瓊州府那些番人種植的野生稻,而是要種植孤這準備的雜交稻,這可是個寶貝啊,產量大得很。

    這個多胚孿生竹稻和蘆杆稻最高單季畝產可以突破2200斤,這可是這個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水稻品種畝產量新高,而且水稻品質大大提高,只要操作的好,根本不愁糧食喫。”朱慈烺的衛星是一個接着一個的放,馮銓和馮立誠簡直都無語了,不知道說什麼了。

    “啊,那麼高,那麼高,等後金韃子退卻後,臣一定儘快將所有與田產全部賣掉,去南方好好的種植這些新式物種,好好的發一筆財。”老奸巨猾如馮銓者一時間也說漏嘴了。

    說完之後,馮銓也立即醒悟,不過不愧是馮銓,立即轉移話題地說道:“太子殿下,不知道這何謂雜交稻啊?微臣之前是聞所未聞啊?”

    其實也不怪馮銓驚訝,在大明朝這個時候的北方,即使風調雨順,糧食產量也不高,據《河間志》卷三記載:“一夫耕田三五十畝,畝收麥一石以上。”

    夏麥秋粟合起來還是2石。畝產2石漢量(小畝/小石)3.2石,比元代的3.036石增產5.4%,合今市制畝產300斤。

    明代南方稻麥兩熟田的稻穀畝產,據顧炎武《日知錄》中引洪熙已年周幹說:“如吳江崑山等田,畝舊稅五升,小民佃租富室田,畝出私租一石。”

    什伍之租,畝收應是2石。畝產稻穀2石,摺合今市制爲畝產288斤。稻麥兩熟田,麥的產量據明末清初桐鄉的經營地主張履祥在《補農書》中所說:“田極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間有之。大允共三石爲常耳。”

    張氏所說上熟之田,是稻穀“3石”,“春花一石半”。那麼,常田的稻穀產量就應當是畝產2石,春花畝產1石,合起來是畝產3石。畝產稻穀4石,摺合今市制畝產577斤。

    所以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糧食的產量都是很低的,一年的產量也就是三百斤到五六百斤之間,而朱慈烺說的這個雜交稻一季的產量就有2200斤。

    瓊州府是什麼地方,天涯海角,窮鄉僻壤,那是一般人的認知,馮銓自從知道要去瓊州府以後,就去詳細查找了資料,他可是知道那裏的水稻是可以三季甚至四季的,那得有多少糧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