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雙面太子爺 > 第225章 大明的商人(三)
    聽了朱慈烺的話,這些人商人互相對視一眼,都決定妥協了,商人就是這樣在足夠的利益面前,不要說是兒子,就是老爹他們都能出賣。

    甚至是自己的靈魂也能賣,對於他們來說,就沒有什麼不能賣的東西。於是幾人簡單一商量,都齊齊起身插手說道:

    “草民等謹遵太子殿下吩咐,就讓小兒繼續留在軍中效力,只希望小兒一個月後不要給淘汰,能有機會侍奉在殿下週圍。”

    “好,算你們識趣。”朱慈烺心裏暗笑,面容稍緩,於是說道:“這些日子,我也發現這天津衛的比弊端了,孤決心爲你們解決。”

    “什麼弊端?你怎麼解決?”這些人心裏一驚,不明所以,不知道朱慈烺說的是什麼?

    孤這些日子,一路行來發現,高大的天津衛城城牆內,到處都是低矮破爛的草屋,街道上污水橫流,路過的軍戶衣衫破爛、滿臉菜色。

    孤是看得納悶不已,就覺得奇怪,這天津衛爲何只是一道城牆之隔,這城內城外差別如此之大?

    後來經過詢問才知道,按照咱們大明軍制,這衛城之內不許衛兵以外的百姓居住,故商人們雖然很有錢,但是也只能在城外建築商鋪住宅居住。

    而這天津衛的兵丁們的困頓由來已久,這裏不比遼東和九邊邊軍,每年都是數百萬數千萬兩白銀的軍餉,咱們這裏從來沒有拿過朝廷一兩餉銀。

    而且,不僅沒有軍餉,每年還要上繳朝廷糧賦錢稅,每年糧萬石銀萬兩之多,兵丁們哪裏有錢整修房屋街道?

    孤還聽說,這城內士兵們的喫水以前都是遠遠的從城外河中汲取,這還是前任巡撫李邦華大人任時,帶人引流入城,軍民們這才能在城中喫上水呢......”

    衆人一聽,心裏大喫一驚,“唉,還是來了,這是要讓咱們捐助啊,要勸捐,你就早說,這拐彎抹角的幹什麼,”

    聽到朱慈烺大義凜然的說半天,不就是說天津衛沒錢,沒錢就什麼都整不了,那還能怎麼辦?不就是然他們捐輸嘛。

    朱慈烺纔不管他們的內心戲呢?還是自顧自地說道,孤知道永樂二年(1404年),天津設衛築城,自此正式開啓“天津衛”歷史。

    這個時期的天津就已經有城牆了,不過還只是土牆。從高空俯視,城區爲長方形,東西長、南北短,所以當時天津也被叫做“算盤城”。

    直到弘治六年(1493年),天津重修城牆,在土牆外用磚石包砌,並且重建了四門城樓,分別提名爲:“鎮東”、“定南”、“安西”、“拱北”。由於北門直通京城,所以“拱北”最爲壯觀。

    於是,便有了“先有大直沽鹽糧兵屯,後有天津衛干戈拱北”的說法。因此說,這天津衛還是太小了,必須要有所改變。

    孤剛纔得到父皇的聖旨,並得到父皇御賜的天子劍,擁有臨機處置之權,除了天津巡撫外,其餘官員都可以先斬後奏。

    孤決定改變天津的狀況,允許所有人都可以到衛城修建房屋,這樣又災禍、土匪、建奴襲來,你們都可以待在城裏,有高大的城牆保護。

    孤打算重修天津城,這重建的天津城孤預計牆周長9.3裏,降低城牆高爲2.4丈,加寬城牆基座厚度爲3.2丈,增強了抗洪、防禦能力,爲了表彰安氏父子,“衛安”被寫在了西門匾額上。

    這是天津城牆最輝煌的時刻,但此刻的城牆一定也沒有想到,200年後,因爲它的太過優秀,反而影響了壽命。

    自明朝建衛以來,天津的軍事、政治、商貿地位不斷提高。安穩蓬勃的經濟環境,不僅吸引了富豪商賈雲集,府衙機構也紛紛遷往天津。當時的天津老城裏被十字主幹道劃分成四塊均等的居住區,即:東北角、東南角、西北角和西南角,十字街在鼓樓交匯。

    由於東門多府衙等官方機構,北門多富賈商號,所以東北角和東南角多爲恢弘的四合院建築,老城裏也形成了“大街四,小街四,里巷一百有六”的格局,正因如此,在解放前天津“北門富、東門貴、南門賤、西門貧”的說法開始流傳。

    看着眼前這些被自己幾句話激勵起來的少年們,朱慈烺也不禁暗自高興,他準備用後世被驗證的成功的軍訓的方式方法來訓練他們,打造一支一千年前的鐵軍的雛形。

    爲

    光是這一個理由,就已經讓對方欣喜若狂了,更別說洪門在佔據了大片城外土地村莊之後,便有專門的政府工作人員跟進,開始丈量土地,並將洪門在大元島上的分配土地制度,緩緩在他們所佔據的土地上施行起來。

    洪門如今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政治綱領,其中最重要也是洪門宣傳部門手中殺手鐗的,便是其中關於土地分配的綱領:凡洪門公民,無分老弱病殘,使耕者有其田,勞動者有其薪奉,其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這些雖然只是洪門宣傳部門對外宣傳之時,所簡化的洪門政治綱領一部分,但是對於那些底層百姓們來說,再也沒有比這樣的政策,更能讓他們所接受的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