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雙面太子爺 > 第307章 暢遊蓬萊閣
    “哦,蓬萊的傳說,孤還真聽說過,傳說蓬萊、瀛州、方丈是海中的三座神山,秦皇漢武都曾經派人來此地尋訪仙境。

    相傳呂洞賓、鐵柺李、張果老、漢鍾離、曹國舅、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等八位神仙,在蓬萊閣醉酒後,憑藉各自的寶器,凌波踏浪、飄洋渡海而去,留下‘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美麗傳說。

    自古以來,海市蜃樓就因爲它的可遇而不可求,而被賦予了神祕的色彩。也不知道孤今日可有福氣能遇到此等勝景啊!”朱慈烺也是感嘆道。

    “殿下真是博聞強識,見識過人,就連咱們此等偏僻之地的典故,都如數家珍啊,實在是令微臣佩服啊。”登州知府吳維城也是拍馬屁說道。

    “是啊,是啊,太子殿下乃是仙人轉世,當今天子嫡子,必然能得到上天眷顧,一定能心想事成的。”萊州府知府朱萬年也是笑着說道。

    “是極,是極,朱知府所言甚是。殿下洪福齊天,定能心想事成。”其他幾人也是紛紛附和。

    說到這裏,朱慈烺也記起了後世的一篇科普文章,裏面說,美國的阿拉斯加、我國山東的蓬萊、俄羅斯齊姆連斯克,是世界上的海市蜃樓三大最佳觀賞地。

    美國阿拉斯加的海市蜃樓一般是出現在6月20日以後的20天之內。我國山東蓬萊的海市蜃樓大多出現在每年的5、6月份,而俄羅斯齊姆連斯克的海市蜃樓則於每年的春天出現。

    現在正式五月中旬,說不定還真能見到傳說中的海市蜃樓奇景呢,想到這裏朱慈烺心裏也很高興,便對抱着他的石敬巖說道:“走,石指揮僉事,咱們加快速度,難道能見到傳說中的奇景呢。”

    衆人緊走幾步,步入了進入了蓬萊閣的核心區,朱慈烺目測這蓬萊閣高十五米左右,是個兩層木結構,重檐八角的殿閣。

    這蓬萊閣北面臨大海,登上二層閣廊,舉目遠望,東北方碧波連天,海鷗翻飛,海霧繚繞,使人耳目一新,心曠神怡。

    “殿下,這蓬萊閣順丹崖山南坡還修建有三清殿、天后宮、龍王宮、彌陀寺、呂祖殿……層層疊疊,高低錯落,渾然一體,殿下可是要好好看看啊。”登州府同知賈傑也是熱心地介紹起來。

    是啊,蓬萊閣,素有“東方神都”、“人間仙境”的美譽。這裏是黃、渤二海分界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這裏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神聖殿堂;這裏是秦皇漢武尋仙訪藥的最終歸宿。

    這裏的海天一色引人入勝;這裏的傳奇故事動人心絃;這裏的人文魅力無窮無盡,引無數訪客盡折腰,來瞻仰,來傾聽,來探祕。

    朱慈烺也很嚮往,於是笑道,“諸位臣工都是飽學之士,應該也是很清楚這蓬萊之地的典故,不妨說來給孤長長見識。”

    “是,就讓蓬萊縣知縣說說看嘛,咱們幾人在拾遺補漏吧!”這些天秦世英忙前忙後的,幫忙着朱慈烺購買糧草和招募兵員,也是十分的賣力,王廷試便想給他個說話的機會。

    是,謝過撫臺大人。習慣雖然纔來蓬萊不久,可是也用心的去查詢了一下這蓬萊之地的風土人情,做到心中有數。

    其實,在我國最早關於海市蜃樓的記載,出自於《史記·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傳在勃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白銀爲宮闕。

    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古人把海市蜃樓當成是海上仙境,秦始皇、漢武帝曾多次派人前往蓬萊尋訪仙境,尋求能夠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

    在華夏古代的傳說之中,蜃乃蛟龍之屬,能在海上吐氣而成樓臺城廓,且又位於虛無飄渺之間,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這樣寫道:‘登州海中時有云氣,爲宮室臺觀,城堂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睹’。"說起典故,秦世英也是侃侃而談。

    “看來秦知縣也是下了一番苦功的,要說起這蜃景,前些年也是發生了一次,話說,天啓四年五月二十一日(1624年7月6日),登州海面上就發生了歷時八個多小時的海市奇觀。

    當時即將離任的登萊巡撫袁可立目睹了整個過程,袁巡撫可是大才,當時心情就十分激動,立時揮毫潑墨,寫下了一首《海市詩》詳實地將當時的盛況記錄下來。

    此詩可謂是文辭優美,可以讓沒有見過海市的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成爲東海上的不朽之作。”登州知府吳維城一邊表揚着秦世英這個下屬,一邊搖頭晃腦的背誦起了袁可立的《海市詩》。

    餘建牙東牟,歲華三易,每欲寓目海市,竟爲機務纓纏,罔克一覲。……豈海若緣餘之將去而故示此以酬夙願耶?因作詩以記其事雲。

    登樓披綺疏,天水色相溶。

    雲靄洚無際,豁達來長風。

    須臾蜃氣吐,島嶼失恆蹤。

    ……

    縱觀臨已申,渴腸此日充。

    行矣感神異,賦詩愧長公。

    幾百字的序言和詩句,吳維城是背得搖頭晃腦的,竟然是一字不差,看來也是下了一番苦功的。看着他這番表演,衆人都是齊聲喝彩,大加讚揚。

    朱慈烺也是笑道,“吳知府真可謂是博聞強識,真是難得啊。看來當初也是治學嚴謹,真不愧是於兩榜進士出身的大才啊。”

    “殿下謬讚了,要說是大才,那還要數名義上只做了五天的登州知州的蘇軾,蘇大人,只因在丹崖山畔站了一站,便落下一生都揮之不去的記掛。”吳維城又繼續掉書袋,搖頭晃腦地背誦到:

    “終有弱水替滄海,再無相思寄巫山”,一生都沒有停歇嘮叨登州任上這一抹海色。“莫嫌五日匆匆守,歸去先傳樂職詩”……

    就僅僅幾天,《登州孫氏萬松堂》《登州海市》《奉和陳賢良》《留別登州舉人》《過萊州雪後望三山》《文登彈子渦石》等詩篇噴涌而出。

    畢竟這一海天色是帶不走的,於是,蘇軾滿腔的沉醉便託付於岸邊的彈子渦石(鵝卵石),“我持此石歸,袖中有東海”,“置之盆盎中,日與山海對”。那纔是真正的大才,魏晨可是愧不敢當啊。”

    就在幾人正在對蓬萊閣的來歷和過往有名的詩句和典故在品頭論足之際,忽然聽到有人大喊:“快看,海市蜃樓!”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