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雙面太子爺 > 第439章 這就是大靜、旌義和西歸浦市?…
    “下官大靜縣監崔英新拜見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就在朱慈烺東張西望之時,匆匆忙忙的跑來了一隊人馬,領頭的一人遠遠的就下跪喊道。

    這應該是從濟州投奔過來的官員,朱慈烺沒有插手濟州文官的任免,而是把權力交給了王廷試,這也是爲了表現對他的信任,加上現在金弘文這個地頭蛇沒在,他也可以抓緊籠絡人心。

    這個官員一看就是長期在朝鮮官場生活的人,還自稱縣監,其實大明朝的官員應該叫縣令,王廷試對他的委任也應該是縣令,只是他順口叫習慣了吧。

    “崔縣令快快請起,孤也就是順道路過,就來打擾你了。”朱慈烺看着這名年輕的官員微笑着說道。

    “請太子殿下到縣衙下榻,請容小人稟報大靜的情況。”崔英新趕緊對朱慈烺說道。

    “好,朝前帶路。”朱慈烺吩咐一聲。

    不一會,就見到駐守本地的幼軍衛也趕來了,這裏駐守的是幼軍衛一個百戶所的官兵,只是大都已經去幫助官奴開墾荒地去了,在城裏值守的只有十多人,加上三十人的憲兵在維持秩序。

    現在百戶和試百戶都帶着人幹活去了,目前在縣城值守的只是一個小旗官,這是登萊時候才加入幼軍衛的人,見到朱慈烺也是誠惶誠恐的行禮。

    “大家都去執勤吧,不用管孤的安全,孤帶着中軍千戶所的侍衛呢。”朱慈烺對着他們吩咐道,於是幾人行禮以後各自忙去了。

    路上朱慈烺突然見到了一個貌似學校的地方,便下令暫停行程,過去看看,按理說濟州島就是個“流配地”,曾經是一座荒涼的海島。

    可是朱慈烺一路行來,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即使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中,濟州島隨處可見那些胸懷大志,頭懸梁錐刺股的書生們讀書的書齋。

    而朱慈烺之前的瞭解,就知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位於大靜縣的大靜鄉校。這個位於安德面沙溪裏的鄉校,是一座朝鮮時代的書齋。

    這所謂的鄉校就是朝鮮時代設立在地方的書齋,具體的講就是國家在地方設立的學校,朝鮮就是通過這些學校,同化了在濟州島上的蒙古人已經後來被流放過來的大明人。

    這鄉校和大名的孔廟一樣,也有大成殿,可見漢文化對這邊的影響之大,從大成門進入大靜鄉校,映入眼簾的就是書生們曾經讀書學習的“明倫堂”。

    以及位於前方左右兩處的東齋和西齋,這裏曾經是書生們寄宿的地方。再往前走,就來到了供奉着孔子牌位的“大成殿”,這可是大靜鄉鄉校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

    在大靜鄉校的裏面還有很多古樹。當天氣很熱的時候,豔陽高照。正好這些古樹的下面是庇廕的好去處。

    “這個很好,要繼續擴建,孤將會撥付一筆專門的錢款用來支付鄉校的支出,同時今後凡是在鄉校學習的學子,都將每年免費提供兩套衣服,每日免費提供兩餐。

    常言道:“百年大計,教育爲本。”可見人才培養的重要。咱們要加大人才的培養,要給對他們考秀才、考舉人的機會,甚至將來到京師趕考,希望多年後能有來自濟州島的進士甚至是狀元。

    孤覺得濟州島大有可爲,你們作爲當地的父母官,一定要建設好大靜,要發展農桑,促進教育,搞活經濟。”朱慈烺對着大靜縣監崔英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小人替大靜的學子謝過太子殿下的厚恩,相信在殿下的英明領導下,濟州島一定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靜縣令崔英新滿臉感激地說道。

    回到了縣衙後,朱慈烺聽取了崔英新的彙報,對大靜縣也有了個基本的瞭解,大靜只是朱慈烺的一個驛站,幾天後,朱慈烺一行又踏上了新的行程。

    由於朱慈烺和幼軍衛的到來,原本荒涼無比的濟州島,便得熱鬧無比,整個島上都在忙碌。負責墾荒的幼軍衛戰士們已經開始在各個適合開墾的土地上畫好片區。

    在砍伐樹木除草開地的同時,也有人用石頭在土地上壘出石牆。在這個島上待了這段時間,大家都體會到了這裏的大風的威力。

    即使沒有颱風的時候。海風還是沒有任何阻礙,在島上盡情刮過。一些好不容易開墾出來的土壤很容易就被颳走。

    幸好之前朱慈烺和原來濟州島的官員就告訴大家,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利用當地的石頭壘起石牆擋風,保留住珍貴的土壤。

    也避免今後農作物受到海風的侵襲造成損害,這才讓大家覺得茅塞頓開。可這麼做就意味着勞動不僅僅是開闢土地,還要有更多的辛勞。

    還好源源不斷支援過來的隊伍,使得人員大大的增加,可是每個人的臉色看着都很不好,即便知道開荒的艱辛,大家卻沒想到能辛苦到這般地步。

    每天都是有幹不完的活,日子就過得很快。還好,後來朱慈烺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便規定每工作七日,便可以休息一日,讓大家放鬆一下。

    不過也是要輪流休息的,不然所有人都休息,那可就亂套了,沒人幹活了,而且淡水也不夠所有人洗浴一身的疲憊。

    過了大侑狩獵場,就到了後世的中文旅遊區,也就是中文面,這些都是後世的西歸浦市的地盤,然後就是真正的西歸浦市了。

    不過這個時候的西歸浦市還不存在,此地也還不出名,朱慈烺一行便向着旌義縣而去,那裏也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濟州特別道城邑里。

    韓國開發旅遊業時就將該縣舊址復原修建成城邑民俗村,雖然不在海邊,實際距離城山很近。離此不遠的地方的海邊還有一個濟州民俗村。

    有了在大靜縣的第一印象,朱慈烺對旌義縣也沒有多大的期待,過後世的西歸浦市的時候,他都是選擇直接忽視,沒有進去一觀。

    可惜朱慈烺雖然想悄悄地走,不驚動地方,可是他這幾百人的隊伍還是太引人矚目了,果然,遠遠的就見到旌義縣的官員在路邊等候着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