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寫在青春未老時 >041 心中永不遺忘的土地
    有一段過往,一直都不敢觸及

    有一種嚮往,一直都不敢瞭望

    有一個地方,是心靈的歸宿

    有一個夢想,是虔誠者的信仰

    有一份寄託,是發自肺腑的呼喚

    有一種期盼,是對家鄉深深的眷戀

    初到岱海電廠實習時就想寫一篇關於家鄉的文字,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一直都沒有動筆。在岱海電廠學習的日子裏有太多感想,卻一直沒有記錄半點,如今動筆發現內心少了些當初的感覺。曾經害怕自己平淡的文字無法表達內心的情結,怕自己蒼白的語言無力訴說那一段過往,家,越來越遠。

    2010年02月28日早上六點半,我們坐上了發往岱海電廠的長途汽車,一路顛簸後到達離家鄉近一千多公里的異地。望着一片陌生的土地,內心不知是什麼樣的感觸,新環境下的天藍地闊似乎與我沒有多少關係。對於別人可能僅僅是到達了異鄉,可對我來說更是到達了異族。這不再是地域上的差距,更多的是信仰上的隔閡,我的生活不單單是背井離鄉,更深的感觸是寄“人”籬下。當然這個“人”不在是一個具體的事物,而是一種環境。說到這裏要感謝岱海發電脫硫五班的師傅們,感謝他們對一個異族者的幫助和尊重,感謝他們讓我在異地感受到家的溫暖,無論那種感覺多麼短暫都值得珍惜。說真的在岱海發電的生活條件挺好的,然而在自己的心中還是缺少一種家的溫馨,缺失一種夢想。那是生活過二十年的故土才能給予的嚮往,如同我們童年時對孃親的依戀。

    岱海是一個美麗的地方,藍天白雲,碧水草原。如果不是現代文明的玷污,那裏真的是一片純樸,自然,閒暇,寧靜,安逸。在那片不能稱之爲草原的小草原上,依舊可看見騎着馬兒的牧人,風吹草低依舊可現牛羊。只可惜沒有看到真正的蒙古包,擋住視線的還是現代文明裏的磚牆紅瓦。在岱海的住宿條件也是十分的舒適,兩人的標準間,桌子、椅子、衣櫃、電視一應俱全,自己有電腦的話還可以免費上網。由於民族上的差異,我特意住了單間,以方便做飯。在岱海做了七個月的飯,那一段日子真的難熬,生活很不習慣,七月時間自己瘦了二十斤左右。

    在異地對家的思念是在無數個日子裏沉澱下來的,那種對家鄉的依戀早已穿越時空,永不褪色。在我的腦海中顯現着連綿不斷的山巒,是坎坷曲折的九道彎,是羣山環抱着的山城小鎮。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對那片被世人稱爲“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土地”如此緬懷,我愛上了她的貧窮,她的憨厚、她那千瘡百孔的面容裏深藏的皺紋。她猶如一位歷經風霜的母親,用她貧瘠的身軀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兒女,熬白了黑髮,榨乾了血肉,在她那千溝萬壑的身軀裏埋藏着西海固漢子的精魂。那裏沒有波濤洶涌的澎湃,沒有一馬平川的曠野,沒有泰山壓頂的巍峨,沒有黃山青翠的秀麗,但她有西海固漢子淳厚的嗓音,當一段段山花唱起,經歷過了多少個歲月依舊蕩氣迴腸。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到處都能聽到放羊娃嘹亮的吆喝聲,運氣好時還能看到滿山的羊羣和充滿稚氣的放羊娃。在黃皮膚紅臉蛋的孩子口中聽聽他們純樸的心聲,感受一下童言無忌的坦蕩。

    記起一名記者在固原西吉採訪時,問過放羊娃一個簡單問題:“你們爲啥要放羊啊?”孩子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放羊是爲了賣錢,賣錢是爲了娶媳婦,娶媳婦可以生孩子,生了孩子可以接着放羊。”

    無論你給這樣的回答下了什麼樣的定義,在我看來這就是最真實的回答,這是對“我從哪裏來,我往何處去”最好的迴應,試想我們今天所做的事情也不就是這樣一個輪迴嗎。在現實生活裏我們勾心鬥角,用盡心機,鬥得頭破血流,到頭來還不是一場空。我們追求榮華富貴,豪車別墅,金錢地位,可卻忘記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句古話。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越來越多的山裏娃走出了大山,逐漸享受上了高等教育。可是今天走出深山的山裏娃一定幸福嗎?他們在不屬於自己的世界裏一輩子可能還買不起一套房子,永遠過着下等人的生活。寫到這裏並不是爲了說明山裏娃的生活條件好與壞,好壞自有人去評說,與你無關,與我也無關。只是想告訴朋友們別瞧不起山裏娃,也別瞧不起農民工朋友們。沒有了他們,何來我們的錦衣綢緞,山珍海味。再多的錢也未必能沒來山裏娃的快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生下來,活下去。請記住,只要是血肉身軀的動物,我們的歸宿都是一樣的:要麼天堂,或是地獄。

    高中的時候對草原有着癡迷的嚮往,在《陪你一起看草原》的歌聲中想象着草原的美麗,幻想着走在大草原上的陶醉。的確,曾有好長一段時間羨慕過騎在馬背上的牧民生活,我也曾渴求過那種豪放與自由。記得高中經常聆聽《我和草原有個約定》,無數次細數過她的溫情,多想親身投進她的懷抱。然而這一次異地歸來,這樣的想法越來越淡了,有一絲的衝動,但再也沒有曾經的癡迷。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和家相提並論,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比爹孃更疼你。無論那裏的環境多麼優美,文化多麼先進,思想多麼純樸,又或是什麼世外桃源。但她終究少了一種鄉情,一種依戀,一種家的溫暖。家是所有孩子的安樂窩,就算我們的家是茅屋草舍,也會成爲所有路人心靈的天堂。

    關於鄉情的文字太多,但哪一種也無法完全表達出遊子對家鄉濃濃的情結。家鄉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牽動着遊子的心,揪着遊子的肉。無論走過多少年,無論走了多麼遠,親愛的朋友也不要忘記回家的路。在家門口,永遠會有一盞燈爲你敞亮。

    2010年10月08日於岱海發電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