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寫在青春未老時 >095 六盤山上歌聲揚
    在寧夏,有一座中國革命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山,它是中國工農紅軍萬里長征翻越的最後一座高山,毛澤東在這裏寫下了氣勢磅礴的《清平樂?六盤山》。次年十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成功在甘肅會寧會師,宣告歷經兩年之久的長征結束。

    1986年,爲紀念紅軍長征勝利50週年,六盤山上修建了紅軍長征紀念亭,《清平樂?六盤山》篆刻於碑上。從此以後,我們心中的六盤山不再是“魏徵夢斬涇河老龍”的傳說,也不再是成吉思汗屯兵千萬的戰場,而是血一般璀璨的精神聖地。長征的勝利不僅表明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是一股不可戰勝的力量,更說明祖國的統一和繁榮是一場艱難的歷史鬥爭。長征是人類歷史上不怕任何艱難險阻、頑強拼搏、挑戰人類生存極限的楷模。

    曾經被定義爲最不適合人類居住之地一部分的六盤山下,經過八十年風雨滄桑,伴着長征精神的光輝,如今早已是綠水青山,欣欣向榮。第一次去六盤山已是十年之前,高中畢業時和朋友一起去玩,當初建設的還沒有現在完善。血氣方剛的我們信誓旦旦的說着一定要爬上最高峯,體驗一覽衆山小的偉岸,可最後我們都夭折在了半山腰。

    年少無知的我們並沒有將夭折在半山腰的理想和先輩們的萬里長征聯繫在一起,時過境遷後才懂得當初血氣方剛的熱情在先輩們堅韌的毅力面前不過滄海一粟,先輩們的光輝行跡是何等雄宏偉岸。我敬佩那位管理軍需物資卻最終凍死在冰天雪地裏的老班長,我敬佩那位站在竈火前卻被餓暈的炊事班班長,我敬佩那些用自己的身軀擋住敵人的子彈,爲行軍開闢安全通道的戰士。是怎樣的精神才能讓先輩們做出如此大無畏的犧牲,才能設身處地的爲他人着想。

    長征路上的畫面透過電視熒屏在我們的腦海裏一遍又一遍閃過,即便再清晰的畫面也抵不了先輩們的親身經歷。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突破臘子口,哪一個地方不是先烈們用忠魂開闢出了道路。經過婁山關,被山勢的雄渾和紅軍將士的英勇所感動的毛主席寫下了“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豪邁詩篇,抒發自己的情懷,表達了長征的壯烈。

    長征的歷史已經過去快八十年之久,先烈已走,但精神永存,長征孕育的偉大精神是永恆的。長征的勝利宣告了蔣家王朝的破產,它向全國兩萬萬人民證明,只有共產黨的道路,纔是奔向解放的道路;只有共產黨領導的隊伍,纔是勝利之師。正是因爲漫漫長征路,六盤山才得以聞名於世,正是因爲六盤山上那面不落的紅旗,長征精神才永放光芒。

    我們這一代,我們的下一代,正在逐漸被電視熒屏上的抗日神劇和諜戰神劇洗腦。我們視野中的先輩睿智無比,我們心目中的敵人呆癡愚鈍。可透過歷史,我們的先輩也是肉體凡胎,並非刀槍不入,反而是敵人準備充分,武器精良。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之所以取得勝利,並不是因爲先輩們超凡脫俗,而是因爲有一種信念給了他們力量,有一種精神賦予他們勇氣。

    2006年10月,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大會上指出:“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爲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羣衆,同人民羣衆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風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

    2016年7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寧夏回族自治區考察。從北京直飛固原,驅車70多公里到將臺堡,向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敬獻花籃並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同月27日,在中國共產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上,正式將“不到長城非好漢”定義爲寧夏精神。長征精神不單單是是一種地方精神,更是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的基石和根本。正如美國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裏所說的那樣,“長征是一曲人類求生存的凱歌,它將成爲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

    偉大的祖國即將迎來長征勝利八十年華誕,我們能做的就是弘揚長征精神,踐行長征精神。隨着時間的推移,很多東西都在改變,但長征精神在華夏兒女心中卻亙古永存,並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長征的史冊定可濃墨重彩,大書特書。縱使時光荏苒,如滔滔流水般一去不返,但有一種信仰早已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不信你聽,六盤山上的歌聲依舊在飄揚:.七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峯,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2016年10月01日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