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棋人物語 >第四百一十八章 違約
    第四百一十八章違約

    聽着王仲明的回答,黃德志陷入深思,在全國棋社聯賽這個問題上,先前他的考慮主要是從經濟收益,權力分佈,人事調配等等方面,王仲明提出的觀點對他而言無疑是一種啓發,如果打個比方,中國棋院及其下屬各級組織相當於正規軍,而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棋社就相當於綠林草莽,散兵遊勇,戰鬥力上,肯定是正規軍最強,但正規軍戰鬥力再強卻也有夠不着的地方,而那些地方正是民間力量發揮作用的地方,就好比在農村辦事,市長區長官大不大?說起話來卻未必比一位大字不識幾個的老村長頂用。

    圍棋人口萎縮的事情是中,日,韓三國都在面臨的問題,三國相比,日本的情況最爲嚴重,年輕人喜歡下棋的人很少,每到大型賽事,來現場觀戰的多是一些白髮蒼蒼的老人,看着年紀到了那種程度的老人依然癡迷地投入圍棋,感人的同時也不由得讓人唏噓不以,曾經的圍棋王國,一億人口據稱有兩千多萬圍棋人口,最新的調查數據卻跌到了不到一千萬,而隨着這些年老的棋迷漸漸離去,這個數字只會越來越小。沒有了數量龐大的棋迷的支持,圍棋的衰退也成了難以挽回的事實——沒有廣告效益,同樣的投入卻難以達到相應的收效,一項項比賽被停辦,還在舉辦的比賽獎軍被削減,棋手的求勝欲不足,世界棋戰的成績低迷,反過來又促使棋迷的進一步流失,如此惡性循環,哪裏還見得到當年世界圍棋最強國的風采?

    中國的情況比起日本來只能說是稍好一些,在日本,圍棋的藝術屬性更強一些,所以儘管國際棋戰成績低迷,國內比賽卻依然辦的井井有條,企業贊助比賽非常穩定,許多比賽都有數十年的歷史,成爲一種文化的象徵——在中國,圍棋的商業屬性則顯得更重要一些,贊助商們投資圍棋往往都沒有長期打算,總想着投入之後立杆見影,馬上得到優厚的回報,這種目光短淺,急功近利的行爲固然可以熱鬧一時,但從長遠角度卻對圍棋的良性發展沒有多大好處,比如說許多贊助商非常搞歡搞一些邀請賽,找個噱頭,請幾位知名棋手進行幾場比賽,諸如四代棋王爭霸賽,世界冠軍邀請賽,世界名人對抗賽等等,打的是短平快的策略,短時間內吸引到棋迷們的眼球,之後就聽天由命,辦到哪裏算哪裏,很可能首次比賽便是最後一屆,熱鬧固然是熱鬧,卻形成不了品牌,一兩年後便被人們所忘記。圍棋最熱的時候,中國棋院的統計全國圍棋人口總數達到六千萬,而今年的統計調查,人數只有降到了四千多萬,如果不是十六億的人口基數夠大,普及率甚至還比不上每況遇下的日本。

    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並不完全是中國棋院的責任,但作爲國內棋類運動的最高管理機構,即使不是自已的責任,卻也沒有推卸的餘地,每每在報刊雜誌上看到有人抨擊現行的體制,責難棋手戰績的不利,棋院管理的無力,黃德志也是心情沉重,愁眉不展,嘆息之餘,卻也是無可奈何,只是維持現在的狀況就已經非常喫力,哪兒有餘力去開疆闢土,再創基業。

    或許是自已的能力不夠吧?

    黃德志有時真有乾脆急流勇退,卸下肩上這付重擔,另調一個清閒些的部門熬到退休算了,看陳淞生,陳百川兩個退休以後每人經營一家棋社,都搞的是紅紅火火,熱熱鬧鬧,小日子是過得有滋有味兒,真是讓人羨慕呀。

    “呃......,黃院長?您怎麼了?”

    談完自已的看法,王仲明等着黃德志怎麼說,卻見對方似是出了神,半天也沒有反應,他於是輕聲叫道。

    “啊......,噢......,呵呵,沒什麼,就是一時走了神。”黃德志回過神來,忙搖了搖手笑着說道,“嗯,你說的不錯,看來你也是認爲全國棋社聯賽勢在必行?”他問道。

    “對,如果有企業肯投資搞這樣的比賽,我想是很難阻止吧?只不過這樣的比賽需要長期,持久的投入,如果只搞一兩年就無疾而終,反倒不如不搞,當年王院長搞圍甲聯賽的時候也曾經碰到類似這樣的問題,好在那時熬了過來,不然現在大部分棋手的生存都是一個問題。”王仲明笑笑答道——凡事都有風險,人們在做決定時不能只見其利而不見其害,用老百姓在大白話來說,就是不要‘只看見賊喫肉,沒看見賊捱揍’,所謂謀定而後動,制勝不遲疑,只有充分考慮到方方面面可能遇到的問題才能做出最恰當的決定。

    “唔,是呀,我擔心的也是這個問題。”黃德志點頭說道。

    ——王仲明所說的王院長是中國棋院成立後的第二任院長王汝南八段,圍甲聯賽就是在他的任期內創辦建立的,那時國內的比賽雖然不少,但多數是頭銜戰,挑戰賽,能夠在比賽中出人頭地,奪冠拿金的通常只有四五位頂尖棋手,當然,競技比賽就是這樣,強者爲王,並非僅限於圍棋比賽,所以能夠只靠下棋就能過上好日子的棋手大概只是排名在前二三十位的人,大多數棋手的收入比起普通的公司職員都不如,這樣的情況顯然不利於中國圍棋整體實力的提高,因爲棋手也是普通人,掙不到錢又或者覺得掙到的這些錢遠不足以彌補自已的付出,那麼很容易就會產生退意,趁着年輕趕快轉行,曾經有一段時期,許多很有天賦的棋手就是這樣離開了職業圍棋,象劉秩一,曾經是國家少年隊的成員,和常昊,羅洗河那一批國手是隊友,只是因爲沒那兩位成績顯赫便放棄職業身份,成爲業餘棋手,從個人的發展和意願來看,這樣的選擇無可厚非,不過類似的事情出現太多,顯然對圍棋第二梯隊的建立非常不利,終究頂尖棋手的出現需要一個穩定而且有厚度的中堅層的支持,而中堅層棋手又都是從底層一級級地打上來的,故此,如何讓大多數棋手掙到錢,可以安安穩穩的下棋,儘管減少因爲對收入不滿而造成的人才流失便成了當時棋院急需解決的難題。而解決難題的辦法便是圍甲聯賽——圍甲聯賽是團體賽,每隊至少四名棋手,另有一名替補棋手,十二支隊伍,這就至少解決了六十多位棋手的收入問題,自推出後便受到職業棋手們的舉雙手歡迎,排名在前二十三十位的一流棋手們自然是歡心鼓舞,二流棋手們同樣也看到了希望,有了盼頭兒,終究三十名以後的棋手在實力上差距都非常小,公平競爭,靠成績說話大家都有機會。不過話說回來,圍甲聯賽的規模太大,再加上是年年舉辦,獎金,對局費,車馬費,住宿費,各種相關費用通算起來不是一個小數,不是一般企業承受得起的,所以在圍甲聯賽剛開始的那幾年真的是非常困難,贊助商的合同一般是一年一簽,今年的賽事定了,第二年的賽事能不能辦都不知道,甚至有一次因爲找不到贊助單位,當年的聯賽差一點兒被取消。就是在這種舉步唯艱的情況下,王院長還是咬着牙堅持了下來,經過多年的經營,終於將圍甲聯賽辦成了一項傳統比賽,在此基礎上又建立了圍乙聯賽,圍丙聯賽等賽事,其經驗還被韓國棋院借鑑學習,在韓國國內也辦起了職業聯賽。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