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漢雄師 >第五百二十章
    第五百二十章

    華夏198年,十二月三十日

    繼孫堅之後,袁紹、呂布,夷州的劉備也相繼正式宣佈對劉泰稱臣,並且共同表達出希望劉泰早日稱帝的意思。如今大漢王朝已經徹底統一,漢帝劉繇也不知爲何失去了蹤影,劉泰若再不稱帝,倒有點不合民心了。

    而當劉繇接到了四方請奏稱帝之折,卻並沒有表示任何看法和意見,即使隨同的郭嘉和盧植等人相問,也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此事先且放下,待得迴轉華城之後再論。

    不稱帝,並不是代表劉泰不想做皇帝,而是因爲目前最大的爭端反倒被轉到了帝都的問題上。要知道,劉泰的本意是定都華城,可底下的百姓不清楚啊,尤其是對洛陽和長安比較眷戀的一些老臣子,十分迫切希望劉泰能還都洛陽或者長安。

    說白了,這些人還是爲了自身的利益。要知道,北方一向很少出現什麼名將,至於名仕更是少的可憐。如今在朝的官員大部分都是西都長安或者山東等地的人員,這些人自然想要國度靠近自己的家鄉了。

    俗話說的好,近都者近天子。

    也有言語:“山西出將,山東出相。”

    至於北方?嗯,有是有些大人物,比如盧植等就是涿縣生人,可問題是,盧植等個別人物在朝堂上的話語權實在是少的可憐,根本改變不了大局。

    從長安和洛陽的歷史變遷就可以感覺的到。昔年漢朝定都長安,將領派是絕對的強勢,甚至出現王莽這等弄權之人。而定都洛陽,山東的士族們更是徹底崛起,完全把持朝政不說,還險些顛覆大漢王朝。

    不論怎麼說,長安和洛陽都存在着潛在的危險性。可百官們對這些貌似都不怎麼在意,如今天下已經統一了,這些所謂的功臣,自然要爲自身的利益着想,在絕對的利益面前,曾經建立的什麼同僚之誼,完全是扯淡啊。

    劉泰很煩,真得很煩。面對百官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還都之事,心煩的都不怎麼想回華城了。但想到華城皇宮中的妻妾和孩子們,劉泰又有點歸心似箭。

    所以此刻劉泰心中是矛盾的,不過該面對的事情實在要面對,劉泰即使想逃避也逃避不了,這一點劉泰非常清楚,所以劉泰並沒有過多的煩惱,中途甚至沒有停靠,直接一路往華城而去。

    自天下徹底一統,原本那些還想要蹦躂的門閥士族,此時可謂徹底安靜了。這麼多年被嚴重削弱的士族門閥已經根本影響不了時局。按理來說遷都這麼大的事情,那些個門閥士族怎麼可能不會跳出來?但此次除了百官爭論,幾乎看不到門閥士族的身影。

    但對聰明人來說,門閥士族的身影還是能看到的。試想,如今的朝堂百官,不就是門閥士族的縮影嗎?要知道,雖然劉泰不提倡直接封地,可該給的地位,金銀與前朝相比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此條件下,百官的身後自然聚集了一大幫的門閥士族阿諛奉承,借百官之手做那爭權奪利之事。

    這一點,劉泰是非常清楚的,可短時間內,劉泰也無法徹底清除門閥士族的影響啊。要知道,門閥士族的存在已經非常久遠了,別說區區十多年事件,就算終劉泰一朝,也未必能徹底清除門閥士族啊。

    劉泰很生氣,對那些老臣子近來的情況,真得非常不滿意。可以劉泰的性格,又做不出高祖以及朱元璋的事情,要知道,當今朝堂上的百官,九成九都是追隨劉泰一步一步打下這個天下的功臣。

    狡兔死,走狗烹,對劉泰來說實在是太難太難了。劉泰下不去手,其實早在第三次南征之前,身爲當朝丞相的荀彧就將一份奏摺送到了劉泰手中,這封奏摺內幾乎包含了百官私底下犯下的所有事情。

    據荀彧本人表明,這封奏摺並不是荀彧個人蒐集的,而是如今負責所有情報組織的賈詡整理交給荀彧,並與荀彧聯名送到劉泰手中。劉泰知道以賈詡的本性,能將這封奏摺整理起來送到劉泰手中就已經很難得了,因爲賈詡此人實在太過明哲保身,這麼威脅的事情能做得出,完全也是因爲劉泰徹底控制了賈詡的弱點,否則的話,賈詡怎麼可能這麼上心?

    以賈詡如今在朝堂中的地位,可以說是僅次於荀彧、郭嘉、黃忠等有限幾個大臣,但就是如此,賈詡依然不敢明目張膽的送上這份奏摺,可想而知,這份奏摺的內容是多麼駭人。

    &nbsp當劉泰第一次看完這封奏摺時,可謂引起了滔天怒火。但隨後劉泰就隱忍下來了,因爲劉泰非常清楚,這份奏摺中的內容實在過於駭人,若真的依照刑法去處理,整個朝堂上近半官員都要被送入大牢終生監禁。

    說到底還是法不責衆啊。

    當然,劉泰也不可能就這麼的不聞不問,對那些個犯事較爲嚴重的官員,不是被外調窮鄉僻壤,就是暗地裏用一些明升暗降的手段將其逐出權利核心。雖然說這些作爲,導致朝堂近乎一場大動盪,可起碼清理了部分蛀蟲不是?

    讓劉泰欣慰的是,這其中並沒有劉泰最爲看重的一些官員,比如黃忠、趙雲、陳宮、田豐等等人物都不在列。雖然說黃忠這些大臣身後的家族,或多或少都有點毛病,但本人卻沒有問題,這種情況是讓劉泰非常欣慰的。

    而對於剩下的一些官員處置,劉泰也沒有徹底忘記,此次返回華城,劉泰就已經做好了處理的準備,雖然說稱帝前做這些事情有點不近人情,畢竟他們就算犯了再大的錯誤,也是朝廷的功臣,天下的功臣,對江山社稷都付出了不可否認的汗水,可劉泰心裏那口氣咽不下去啊。

    若是如此登上帝位,那劉泰心裏絕對不會暢快,而劉泰不暢快了,百官也就別想舒服,既然如此,爲何不趁事件繼續惡化之前好好的處理掉嗎?

    值得一提的是,身在益南的黃忠在本月也是率軍北歸了,因公孫瓚和公孫度撤離益南,在益南地區,天賜軍沒有了足夠匹敵的對手,至於孟獲領導的南蠻軍,在天賜軍的多次打擊下,可謂慘不忍睹啊。

    南蠻部隊雖然也可以稱之爲軍隊,但戰力與熟悉了山地戰的天賜軍相比起來簡直是天差地別,尤其是在劉泰將在兗州的諸葛亮派往益南輔助之後,相互之間的差距就拉得更大了。

    南蠻敗退是很明顯的結果,不過因爲南蠻與漢人融合已久的原因,劉泰並沒有下令徹底毀滅南蠻各洞,而是選擇相互共生的方法繼續生存下去,不過曾經在雲南、建寧等地生活的漢人,在此戰之後地位卻是轉變了。

    在曾經的時候,這些地區的南蠻土著是非常強勢的,即使公孫瓚和公孫度統治二地近十年,對待南蠻的問題上,依然要小心翼翼處理,身爲統治者的公孫度和公孫瓚都如此了,可想而知,底下百姓的情況會如何惡劣。

    不過此戰天賜軍將南蠻土著打得擡不起頭來,徹底使得漢人有了足夠的底氣,在南蠻土著面前,漢人再也不用以外來戶的身份自居,至於南蠻方面,孟獲也算是個豪爽的人物,即使輸了那就是徹底輸了。孟獲也非常清楚,若繼續和天賜軍糾纏下去,最後很有可能會落得個滅族的悽慘情況。

    孟獲不是傻子!

    南匈奴、北匈奴、鮮卑三部等等外族的前車之鑑還不夠嗎?孟獲不會選擇重蹈這些部族的覆轍,所以孟獲很識相的選擇了投降,徹徹底底的投降,包括孟獲在內的一大幫子南蠻首領人物,全部因劉泰的詔令,前往華城受封。

    當然,南蠻的情況和劉泰昔年對待西域的手段不同,畢竟南蠻土著雖然被稱之爲土著,但和漢人除了服飾上的問題外,即使沒有什麼差別,而因歷史上孟獲最後對諸葛亮的衷心,也讓劉泰對孟獲有一絲好感,如此一來,孟獲自然更不會有什麼安全問題了,甚至還有可能在劉泰面前得到不少的好處呢。

    值得一提的是,當南蠻全線潰敗的時候,劉泰不經意間提起了祝融夫人這個名號。劉泰本人在提過之後就忘記了,但傳召的使者,卻將此事深深的記在心中,並且傳達到了諸葛亮和黃忠耳中。

    諸葛亮和黃忠可是絕頂聰明的人物,既然這所謂的祝融夫人,能讓劉泰上心,那絕對是一個貌美如仙的女子,而且聽其名號又明顯是南蠻土著。在二人看來,劉泰既然選擇了與南蠻相互共生,那麼雙方之間自然要一個憑據,若能讓祝融夫人做劉泰的女人,那豈不是萬事大吉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祝融夫人在經過二人的查探後,居然得知還是一個不到十八歲的小女孩,並且還是一個對劉泰萬分崇拜的女子,最重要的是,此女在南蠻土著中的位置非常高,所屬的家族僅次與孟獲的孟族。

    得到這麼好的消息,諸葛亮和黃忠二人自然喜笑顏開,最讓二人滿意的是,當二人表達想要將祝融送往華城面見劉泰之時,祝融居然沒有一點反對的意見,而且還露出了一幅少有的小女兒摸樣....RO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