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末中樞一木匠 >第三十四章 烽煙四起
    金蟬現在已經趕到貴陽城,五里地的距離,快馬行進,不過片刻功夫。

    來到城下,只見城頭已做好戰鬥準備,看來百姓的話一點不假,張彥芳兵敗,敵軍很快就要攻打貴陽。

    金蟬在城下通報姓名,說了來意,守城的官兵一聽說是糧餉來了,是異常興奮,馬上去稟報巡撫李枟。李枟趕到城頭,正好看到五里外嶽肅的兵馬正和叛軍廝殺。他當即下令派兵接應。

    城內的兵馬已經是戰備狀態,調動起來倒也不難,可即便這樣,也用了一刻多鐘,算上金蟬等候李枟的時間,都已經有小半個時辰。

    總兵張彥芳親自率軍出城,前部馬隊能有一千多,後邊步卒五千。龍里戰敗,這傢伙憋了一肚子氣,今天看到敵軍不是很多,哪能不趁機會報這一箭之仇,也讓李枟瞧瞧,自己不是膿包。更爲重要的一點是貴陽城內已經沒有多少糧草,眼前的軍糧要是不搶回來,敵軍一到,困都能給他們困死。

    張彥芳的戰敗,倒不是他貪生怕死,純屬是指揮失誤,那曰兩軍交鋒,戰到酣時,叛軍突然全線崩潰,張彥芳誤以爲敵軍是烏合之衆,久持之下沒有戰力,便下令追擊。不料這是安邦彥的誘敵之計,追到半路,叛徒掉過頭來,又和官兵死磕,左右樹叢裏鑽出伏兵,將官兵殺的是落花流水。

    這次一爲糧餉,二爲報仇,張彥芳是卯足了勁,兵馬直衝城外,不一刻功夫趕到兩軍交兵的地點。

    援兵一到,守衛糧車的士兵是勇氣倍增,拼命殺敵。叛匪原本以爲城內的官軍已是驚弓之鳥,不敢出城,想搶走糧草,所有沒有放火焚燒。現在對方的援軍一到,才知明軍不像軍中宣傳的那麼不堪。安邦有見勢不好,大喊一聲:“風緊,扯呼”,拍馬後撤,一衆叛匪也跟着撒腿就跑。

    張彥芳率兵急追,嶽肅則在後面整頓人馬,一場激戰下來,四千多人的隊伍陣亡兩成有餘,傷者過千人。不過叛軍比他們也想不了多少,扔在這裏的屍體也有千餘具。

    大家收拾陣亡將士的屍體,放火焚燒,是各個灑淚。清理過戰場,才相互攙扶着傷者向貴陽城走去。

    進到城裏,李枟親自接待嶽肅,並給士兵安排住處。

    巡撫衙門內,糧餉交割完了,嶽肅又提起龍泉縣令龐白與松桃縣令鄭光友、印江縣令錢直的事。並將證詞、口供上交,那萬人狀更是少不了。

    李枟聽完嶽肅的講述,不必觀看證詞,已是勃然大怒。連龐白的人都不見,立即下令,以橫徵暴斂、激起民變論處,砍頭祭旗。至於鄭光友與錢直二人,也是一律批准斬刑,只是還要上報刑部,需等到叛亂平息之後。

    厲浩然、厲浩荃兄弟倆,本事還真不錯,一場大戰下來,都未喪命。嶽肅代爲求情,李枟也準了,念二人殺敵有功,無罪釋放。

    公務辦妥,李枟留嶽肅用飯,算是接風。住了一夜,清晨起來,嶽肅打算辭行,返回銅仁,然而卻晚了,早上一醒,就聽士卒稟報,安彥邦的大軍已經兵臨城下。

    隨同李枟站在城頭之上,只見城下是旌旗飄展、人喊馬嘶,密密麻麻的叛軍將貴陽城圍的是水泄不通。不用去數,光看陣勢,也能瞧出兵馬不下於十五萬。

    “秉嚴,現在你想走恐怕也走不了了。”李枟笑眯眯地說道。

    秉嚴是嶽肅的字,在明代,關係不錯的朋友之間,才稱呼對方的字。嶽肅和李枟僅僅是初會,沒想到李枟就開始稱呼他的字了。這既是對嶽肅能力的肯定,也是對他品行的一種肯定。

    嶽肅也是一笑,說道:“既然走不了,那下官就不走了,留在這裏,助大人守城。”

    李枟字長孺,不過嶽肅可沒資格去稱呼人家的字,上下級關係在這裏擺着,關係也實在沒近到那個地步。

    李枟似乎就是等嶽肅的這句話,笑道:“你的官聲我已聽說,昨曰那一戰的表現,我也知曉,很不錯。既然你願意助我守城,我是求之不得。秉嚴啊,城內能擔重任的人不多,這北門由我親自來守,西門交給了張彥芳,南門交給了這裏的守備胡天垂,東門嘛,我打算交給你。你可有把握勝任。”

    嶽肅一拱手,說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叛軍若想攻破北城,也要從我的屍體上踏過去。”他沒想到李枟會交託如此重任,雖說自己沒有多少把握,但到這個時候,也絕不能退縮。他明白,如果城內真的有將才,李枟也不會自請守本門,更不會將東門交給他這個文官。爲了城內的數十萬百姓,他也義不容辭。

    “很好,老夫沒有看錯人。我這就調撥你二百火銃、四門火炮,隨你一同前來的人馬也歸你指揮,東門就交給你了。”李枟說完,拍了拍嶽肅的肩膀。

    貴陽城內的兵馬主要是由張彥芳的敗軍,巡撫行轅的兵馬,以及守備衙門軍隊組成。其數量也不少,能有萬八千人。李枟先後調撥,各門守將先後就位,嶽肅也帶着人馬趕到東門,交接了防務,親自坐鎮城樓。

    且說安邦彥在北門下列開陣勢之後,一見城頭上的大旗,寫的是巡撫李枟的名號,不由得大喜。他欺李枟是科舉出身,沒見過戰陣,立即派兵攻城。

    不料李枟可沒有他想的那麼窩囊,馬上給了他迎頭痛擊,城上火炮、火銃一頓打壓,一上午的功夫,叛軍死傷上千餘人。

    見識到李枟不是好惹的,安邦彥又打聽起其他各門都是由誰來守禦。張彥芳把守的西門是萬不能去的,那傢伙的本事不弱,上次交戰用計謀贏了,攻城的時候可沒那麼幸運。

    得知鎮守東門的是銅仁知府嶽肅,一個文官,安邦彥的精神頭又來了,將主力部隊移至東門,下令狂攻。

    嶽肅這邊有火炮四門,火銃兵二百,遠不如李枟那邊的火力,叛軍冒着炮火,搶過護城河,搭起雲梯,開始攀登。但嶽肅的辦法還是比較多的,他就是在等敵軍爬城。

    在叛軍主力移到東門時,嶽肅在城頭看的清清楚楚,下令讓人準備好較長的鐵鏈,上面固定好把手,用火燒紅,順着城牆放下,士兵在上邊握着把手,左右甩動。爬到一半的士兵,一被火鏈碰上,死是不會的,但肯定會被燙的一激靈,抓不住雲梯,掉落下去,不死也是半殘。

    嶽肅還用棉被將火藥包裹,外面澆上火油,點燃之後拋下城去。這東西好比燃燒彈,威力大得很,尤其是棉被裏面被油浸過的棉花絮子,燃燒後被風吹的到處亂飛,只要沾到身上,想拍都拍不掉,衣服登時着火,燒成什麼樣也可想而知。

    石頭、瓦塊不停地向下砸自不用說,嶽肅後來又別出心裁,仿照後世手榴彈的做法,將火藥用厚紙皮緊緊裹住,裏邊加上鐵釘、鐵屑,留出引線,點着後往城下扔。這炸藥包只要一爆炸,鐵釘鐵屑是四處亂飛,殺傷力也是不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