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錦衣輔國 >第234章 分功1
    和水靜居士告辭後,張璟立即拆開妻子寫來的家書,雖然只是一些問候、囑託之語,卻讓張璟的心情大爲舒暢,長時間來的奔波以及一場大戰後的疲憊都煙消雲散。

    儘管妻子告訴自己家裏一切安好,讓他不必擔心,但張璟又豈能不擔心?他離家千里,家裏只剩一些婦孺,雖然有袁彬等人幫襯,但誰知道會有什麼不測之事?

    所以,張璟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夠破局,早日返回京師。還是那句話,談何容易,僅有戰功是萬萬不夠的。

    第二天一早,張璟與水靜居士帶來的幾個幕僚見了一面,初次見面,只是客套性的寒暄幾句,然後張璟便讓他們去鎮守衙門去處理公務去了。

    細說起來,鎮守衙門的公務還是非常繁忙的,因爲綏德衛是準實土衛,軍事自然不必說,便是民政,也得承擔一部分,綏德州的行政體系並不完善,需要藉助綏德衛的力量。

    把幾個幕僚與鎮守衙門原有的幾個屬員互相介紹了一番後,張璟便去了二堂,他呆會要與王春見面。

    巳時,王春來了。

    “都督千里奔襲,談笑破賊,楊威域外,咱家佩服的緊!”王春上來就是一通馬屁。

    不過倒也不算言過其實,就張璟此次的戰果,就算他自吹自擂,都不會有什麼尷尬,外人吹幾句自然就更沒什麼問題了,實打實的斬首近千,大勝而歸,吹一波怎麼了?

    更何況王春可是等着分一杯羹呢,不把這次的勝利吹出花兒來,他怎麼得好處?功勞越大,他們這些分功的得到的好處自然也就越多。

    斬首一千與斬首十人,雖然都是殺賊,但能一樣嗎?

    “某也不瞞老師傅,”寒暄了幾句後,張璟開門見山,“這功勞再大,於我而言,也不過是錦上添花,老師傅以爲然否?”

    王春點點頭,張璟這話的確是大實話,當今那位陛下復辟後,得益於眼前這位年輕人,第二日就在朝堂上吃了一個憋,被狠狠的落了面子。

    經此一事,尤其是最近這幾年,張璟無論立下多大的功勞,也別指望朱祁鎮會賞功,不給張璟小鞋穿就已經不錯了,還賞功,做夢去吧。

    所以,功勞大小,對於張璟而言,並無二致。

    張璟如此敞亮,王春自然也不會藏着掖着,畢竟是他有求於張璟,而非張璟有求於他,因此,王春也收起嬉皮笑臉,正色問道,“都督有何打算?”

    “分延安、綏德二衛之兵,另置榆林衛,延綏鎮守移駐榆林。”張璟笑道。

    王春點頭,張璟的這個要求很簡單,就算沒人幫張璟說話,朝廷也是會答應的,畢竟隨着韃賊入侵愈發頻繁之後,綏德衛離前線太遠的弊端越發的凸顯,若是新設榆林衛,等於把防線前移百餘里,對於防禦韃賊入侵而言,自然是有好處的。

    “此事易耳,都督只管上書,咱家聯名便是。”王春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張璟的這個要求,惠而不費嘛,傻子纔會不答應。

    不過,張璟的第一個要求如此簡單,往後的可就說不定了,王春有些擔憂,生怕張璟獅子大開口,但他又着實捨不得這次的大功!因奪門之變,石亨都能列出一個四千多人的請功名單,曹吉祥也不甘於後。

    奪門的功勞很大嗎?明眼人都知道,那不過是一次投機之舉罷了,多大的功勞?笑話而已。

    這次張璟於河套斬首近千,這可是實打實的軍功,是近幾年來未有之大功!王春也不指望整出一個四五千人的名單出來,只要把自己的幾個族人給報上去,謀個正經的出身就好。所以,他生怕張璟獅子大開口,一旦雙方達不成意向,下次想遇到這樣的好機會,可就不容易了。

    “邊軍辛苦,糧餉或有不繼,”張璟接着說道,“邊軍將士衛國戍邊,從未敢有怨言,然士卒若飢困,又如何戍守城寨,恐飢餒軍亡矣!”

    王春扯了扯嘴角,軍餉問題又不是延綏一地纔有的情況,現在哪裏的糧餉是足額發放的?把糧餉都發下去,這上上下下的,還怎麼發財?

    “這……”王春牙疼似的抽了口冷氣,這事兒他可不敢跟着瞎摻和,他雖然是內臣,卻也沒有把整個官場都得罪的勇氣。

    張璟微微一笑,給王春吃了一顆定心丸,“老師傅不必多慮,某豈是那等不知輕重之人?”

    王春打了個哈哈,“好說,好說,都督儘管明言,咱家聽着呢。”

    “將靈州鹽課司納入邊務,由延綏鎮守兼理,用以備餉,老師傅以爲如何?”張璟直視王春,語氣堅定,大有你若是不答應,咱們就一拍兩散的勢頭。

    王春暗暗鬆了口氣,還不錯,張璟並未獅子大開口,靈州鹽課司每年鹽課收入本來就是解至寧夏、延綏的,現在讓延綏鎮兼理,倒也算是正本清源了。

    當然,王春還是做出一副爲難的樣子,“這,咱家乃是內臣,此乃外廷之事,豈有咱家置喙之理?”

    “老師傅切勿妄自菲薄,”張璟奉承了王春一句,“老師傅身爲陛下耳目,監察地方,力陳時弊,乃老師傅分內之事耳。”

    “好,咱家答應了,”王春點頭,“此事僅憑咱家,怕是無功而返,何不讓徐中丞一同襄助都督?”

    張璟點頭,“某正有此意,還請老師傅從旁協助一二。”

    “好。”王春也不含糊,不過是交換罷了,都是生意,張璟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而他自己也爲自己的族人謀了一份出身,各得其所。

    王春興高采烈的告辭離開,張璟又把樊青以及延安府知府陳翔、綏德州知州張軾、葭州知州陳峯、延安衛署指揮僉事陶軒、以及協守延綏慶陽衛署都指揮同知王斌幾人召來,商議設置榆林衛一事。

    榆林衛是肯定要設置的,綏德衛在腹地,等發現韃賊入侵,黃花菜都涼了,根本無法起到必要的防禦作用。設置榆林衛後,可以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防線整個前移百餘里,再加上沿邊堡寨構築的防禦體系,可以有效的抵禦韃賊入侵。

    對於張璟的這個決議,不論是樊青,還是王斌、陶軒,都沒有反對的意思。至於延安知府陳翔、綏德知州張軾就更不會反對了,這對於地方而言,反而是好事,這等於延綏的戰略縱深又增加了百餘里,韃賊再也無法如之前一般,直入延安府腹地肆虐了。

    就算韃賊突破了榆林防線,也會實力大損,然後還需要突破綏德衛這第二道防線,就算連第二道防線都突破了,但還能剩下多少戰鬥力,卻也值得商榷。

    總之,這是一步妙棋,以守代攻,攻守之間,守是手段,而攻纔是目的,這便是攻守戰略的對立與統一,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