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徐懷樹並沒有回馬車,因爲傅小官的態度和陛下這意思正好相反!這讓他的心裏頗爲不安。

    可陛下最後又慎重的說了一句:此去武朝,一切以傅小官的意思爲準。

    那麼現在......好吧,徐懷樹拿定主意,仍然提醒了傅小官一句:“我朝正逢多事之秋!”

    “無妨!”

    徐懷樹回了馬車,虞問筠很是認真的說道:“武朝和我虞朝之間,在兩百多年的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三次戰爭。至泰和二十年之後,兩國的關係才漸漸好轉,但彼此之間卻誰也不服誰,不瞞你說,臨行前母后曾交代於我,讓我務必在面見武朝太后的時候注意禮節與分寸。”

    “禮節與分寸這一點沒有錯,可我們代表的是虞朝,對方雖然派來了一個左侍郎......在我看來,我們沒必要討好。就算是面對文帝,我們也沒必要自降身份。你得明白一點,我們不是因爲國事而出使武朝,我們是來參加文會的,除非來的人文才比我還高!”

    虞問筠頓時明白了,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這是文會,對方哪怕派來的是宰相,若是文才不及傅小官,他都沒有必要下車恭候。

    除非是文行舟!

    雖然傅小官的那首上元詞壓過了文行舟,可文行舟文壇大儒的身份在那擺着,傅小官就必須下車等候。

    與此同時,繁寧城內也停着一列車隊。

    觀禮殿左侍郎關桐就坐在中間的一輛馬車裏,他的對面坐着一位年約四旬的中年男子,他就是翰林院大學士文滄海——文行舟的長子。

    兩人之間是一張茶桌,桌上正煮着一壺茶。

    “關大人此意,還是和對付樊國夷國的那些學子一樣?”

    關桐端起茶杯淺咀了一口,笑道:“可不一樣。”

    “哦,何來的不一樣?”

    “來的可是虞朝的傅小官,怎麼着也得讓他多站一會纔好。”

    文滄海皺了皺眉頭,心想傅小官之名就算是父親也是讚不絕口的,尤其是那首《青玉案、元夕》傳入武朝之後,父親更是拍案叫絕,絲毫沒有因爲自己的那首《青玉案、上元》被壓在了第二而生氣。

    “瞧瞧,瞧瞧,老夫爲武朝之文事奔波了四十年,卻不及傅小官這小子一首詞、一篇雜文帶來的效果。虞朝文事當興,此後數十年之文壇,將是傅小官一人之舞臺!”

    這是無與倫比的評價!

    作爲翰林院大學士,他自然是真才實學之輩,在聽了父親的那一席話之後,深深的明白了傅小官之強大。

    所以,傅小官是陛下唯一指定的人選!

    而現在關桐卻依然要將他晾一會!

    “這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