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秦:從棄嬰到千古一帝 >第二百八十七章 爲秦開科舉之先河!
    趙徹上前一步,躬身行禮!

    “陛下,臣有本奏!”

    “薦官制度,積弊已久,老邁不堪,而大秦日新月異,正值壯年,青壯之國,焉用老邁腐朽之制度?

    臣有新制,陛下可否聽臣一講!”

    羣臣微震,大家都清楚,今天的重頭戲來了!

    事實上除了三公九卿以外,大部分朝臣連今天爲何召開大朝會都不知道。

    不過始皇帝開場就是論薦官制度,大家或多或少心裏也都有所猜測。

    趙徹向來在大朝會上不顯山不露水,如今還是第一次主動開口。

    “講!”

    始皇帝頷首。

    趙徹行禮開口。

    “臣有制,稱科舉制度!”

    “官員選拔,皆由引薦,此實不妥,上君王不知臣賢明,下或有臣結黨營私!

    臣提科舉,非薦官也,乃爲考試錄用……”

    這些都是準備好的臺詞,趙徹可以說是已經滾瓜爛熟了,他今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大朝會上公開提出科舉,成爲科舉的倡導者和發起者。

    可以把這看成一次演講,因爲在大朝會開始之前,一切就已經都有結果。

    儘管,科舉制度觸動了舊官員的核心利益,少不得一番辯論,但是一錘定音的終究還是始皇帝。

    哪怕趙徹說不過對方,顏面盡失,始皇帝也依舊會拍板科舉進入議程。

    國家的制度更改不會因爲一場辯論而改變結果。

    更何況,始皇帝早就受夠了薦官制度。

    趙徹按照之前做好的準備,闡述了科舉制度的核心和意義以及施展方式,然後橫向對比了薦官制度的優缺點,同時也提出,現在的大秦已經不同於戰國之時的大秦,現在的大秦是大一統的國家,地無南北左右,人無齊楚燕趙,皆爲秦土秦人!

    而一視同仁的科舉制度,纔是如今的大秦需要的制度,而非士人爭做門客,依靠人際關係來進行運作。

    “善……”

    趙徹說完,始皇帝按照原定的劇本頷首點頭。

    只不過,事情當然不會這麼順利。

    自然是有人要跳出來的。

    正如王綰馮去疾之要,他們阻攔不了始皇帝拍板科舉制度的開始。

    但是態度是要表明的。

    當然,也就僅此而已,這是始皇帝對他們容忍的極限,因爲大朝會之上,理論上臣子是可以暢所欲言的,這是制度允許的。

    可是他們倘若再有其他動作,亦或者想要抗議,想要通過罷工來讓始皇帝妥協,始皇帝也不會慣着他們。

    “陛下!臣有一言!”

    一個官員躬身開口。

    “薦官制度至今已有幾百年有餘……”

    經典的長篇大論,趙徹提不起來一絲興趣,始皇帝也提不起一絲興趣。

    當然,這只是一個開始罷了。

    “陛下,臣也有言!”

    又是一個官員起身開口。

    這一次,他的突破口選擇在了趙徹的科舉制度上。

    言明科舉制度的弊端,弊端是什麼?

    考試就要有選題範圍,而諸子百家,自然不可能各家各派都選的上。

    而薦官制度,反倒是包容乃大。

    稍微有點意義的發言,但是意義不是很大。

    陸陸續續,又有官員開口。

    或者言辭激烈,或者態度委婉,但是總之他們的說辭還是逃不出去那一套。

    擡高薦官制度,貶低科舉制度。

    同時認爲薦官制度存在這麼久,就算不行磕磕絆絆也是能夠將就。

    可是科舉制度,人心向背,風險未知,貿然行動,可能損傷國本。

    總之……

    薦官制度湊合這麼久了,能湊合。

    科舉制度,會引發社會劇烈動盪,如果這個制度並不適合,還會引起大秦的元氣損傷。

    “諸公倒是會修修補補湊湊合合。”趙徹笑了一下。

    不過有一說一,當官的,說話是有一套的,車軲轆話一個接着一個說,引經據典,說的有理有據。

    然而,趙徹並不是來和他們辯論的。

    一個君主,需要辯論麼?

    辯論的多了,自己還能分清楚對錯麼?

    人只要一張嘴,只要嘴還是硬的,那就不會輸。

    “湊合倒是湊合,諸公又知道因這薦官制度,多少藏污納垢?”

    語言,總是沒有事實更具有說服力。

    馮去疾和王綰已經意識到趙徹要拿什麼說事。

    會稽那個逃出來的士子!

    果不其然!

    趙徹從懷裏掏出一份冊本!

    “會稽縣郡守殷通,亂加田賦徭役,中飽私囊,結黨營私,剝削百姓,而罔顧秦法,勾連楚國餘孽……請陛下視之!”

    劇本……罷了。

    一切都是準備好的流程,始皇帝和趙徹心照不宣。

    冊本被始皇帝拿到,略微翻閱以後,扔給右相王綰。

    其實這個冊本趙徹和始皇帝並不是第一次看,因爲蕭何很早就來到咸陽了。

    但是其他人,真是第一次見。

    右相王綰看的是心驚肉跳眼皮子打顫。

    這當官的……中飽私囊的人其實很多,也很普遍正常。

    損公財而利私財是常有的事情。更何況大秦國土倍增,本身也沒那麼多監管人手。

    可是殷通乾的是什麼事情?

    他動了賦稅和徭役。

    不僅如此,他還販賣會稽郡的秦兵制式武器和鎧甲。

    不僅如此……

    整個會稽郡,上上下下,幾乎所有官員,要麼是被郡守殷通舉薦,要麼就是被當地貴族舉薦。

    總之,基本上會稽郡都和殷通有着密切關係,不能說殷通在會稽一手遮天,但是殷通乾的事情。絕對是在挑釁大秦的威嚴。

    會稽,儼然成了殷通的私人樂園。

    而且最要命的是……

    殷通乾的很多事情,幾乎是不加以掩飾的,甚至大多數時候還主動拿秦始皇扯虎皮來滿足自己的私利。

    其實古今都是如此……

    最正宗的貪污腐敗,往往都是用的最樸實無華的手段。

    天衣無縫乓?

    太扯淡了……

    大部分都是一抓一個準,爲何不好抓?

    利益勾連罷了……

    殷通爲何這麼久才爆出來?

    上面有人,下面都是他的人,本地貴族和殷通還是合作伙伴。

    說句不好聽的,哪怕他在家稱呼自己爲皇帝,又有誰能夠告發他呢?

    但是……

    殷通事發了……

    同時,也起到了一錘定音的效果。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