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仗劍行 >第 151 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葉蔓從雲中大學回去就看到了龐勇,她驚訝地問“這次這麼快不到半個月就把所有的合同都簽了”

    龐勇樂呵呵地說“這不是亞運會開辦了嗎姚老闆他們不知從哪兒聽說了咱們給亞運會捐款兩百萬的事,特別好說話,條件都沒談,就直接簽約了,我跟建新各自帶人分開跑,一天能跑好幾家。”

    “還有這效果啊”葉蔓笑了,“這可真是意外之喜。龐哥,你回來得正好,有個事我想跟你商量。”

    龐勇點頭道“什麼事,你說。”

    “我剛去找溫主任了,他說鍾醫生年底就會回來,以後沒法給咱們買生產線了。因此我想讓你下個月去一趟沿海,找一家專門做這種進出口貿易的公司,代咱們採購生產線。”葉蔓說道。

    從國外採購生產線,不光是跟賣家簽訂合同,提貨的問題,還涉及關稅、運輸等等,需要很多道手續,因此這個事還是交給專業的公司來辦比較妥當。

    可惜鐘意不在國內,而且要聯繫上他非常不方便,不然倒是可以問問他,他肯定有這方面的門路,不然沒法幫他們採購生產線並順利運回國內。

    龐勇也很遺憾“鍾醫生就要回來了啊。行,那我去找找,急嗎要是急,我明天就去。”

    葉蔓搖頭“暫時不着急,我委託溫主任轉告鍾醫生,幫忙再買一條彩電生產線,今年應該不需要採購生產線了。這個月是亞運會,咱們老師傅家電的生意肯定好,事情很多,先忙這邊的事吧。杜恆那邊不是準備要開業了,讓你去驗收嗎你去看看,沒問題就將店開起來,再讓杜恆去下一個城市開店,今年務必要將咱們的直營門店遍佈雲中省內主要的十幾座城市。”

    “好,我明白了,明天就過去。”龐勇也被杜恆催了好幾次了,只是一直沒抽出時間。

    葉蔓笑道“這陣子還要辛苦龐哥四處跑了。對了,我想將朱洪江他們派去日本學習,你看怎麼樣”

    龐勇想到自己回來時聽鍾小琴說起新廠的情況,就明白了葉蔓的意圖“也好,不然這生產設備買回來了,咱們不會用,或者說用得不好,也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讓他們去海外系統地學習這方面的經驗,以後就不會有這些毛病了。”

    葉蔓頷首道“沒錯,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還有個原因,咱們總不能一直向海外購買生產線吧別人也不可能將核心技術賣給咱們,朱洪江他們都是大學生,知識儲備不錯,我想讓他們去學學,回來後,咱們試試能不能自己造生產線。”

    “自個兒造”龐勇喫驚地看着葉蔓。

    葉蔓認真點頭“對啊,要想不被別人卡住脖子,只有自己造這條路。興許現在會花很多的錢,但從長遠來看,肯定是利大於弊的。”

    如今,關於技術這塊,社會上有一種思潮,造不如買,買不如租。

    直接購買或租賃國外的生產線、設備,短期來看,效益是最高的,買設備和租賃前期的投入肯定比研發生產便宜,而且能馬上投入生產,產生經濟效益。而自己研發製造設備,突破技術難關,在這中間,肯定要走不少彎路,還不一定能見成效。

    但從長遠來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工業想要發展,就必須提高研發能力,突破西方的技術封鎖,否則只能成爲原材料基地和廉價勞動力工廠,處於全球社會分工中的最底層,幹最髒最累的活,拿最少的一部分錢。

    西方發達經濟體爲什麼能維持那麼高的社會福利,人民每週只用工作四五天,早早下班喝咖啡運動健身享受生活,那是因爲他們拿走了國際分工中最豐厚的那一塊蛋糕。

    我們想要站起來,想要不挨宰,想要從全球化中獲取更多的利潤,還得靠科學技術進步和發展。

    後世有無數的經驗證明了這點,當我們沒有技術,只能從國外採購進口某個設備或零配件時,價格往往高昂,而且後續的維護等費用也不低,可一旦國內某個企業突破了該項核心技術,能夠大規模國產後,價格就會迅速降下來。進口幾萬,國產化後幾百上千塊就能搞定。不光在工業上是如此,在醫用器材等方面也如此。

    因此,哪怕很難,需要長期投入不少資金,葉蔓也想去試試。她何其有幸,人生能夠重來一次,總要做點什麼,纔不會留下遺憾。

    龐勇不是很懂這個,但他一向聽葉蔓的“既然你這麼說,那咱們就試試。朱洪江那邊是你跟他們談,還是讓我去”

    葉蔓說“我來吧,杜恆那邊不是催得急嗎你去忙這個,廠裏的事交給我。”

    龐勇搓了搓臉“成,我是個大老粗,也不懂這些,你看着辦吧。這廠子是你的,沒人會比你更在意廠子的發展,我相信你。”

    “謝謝龐哥,有你這話那我就放開手幹了。”葉蔓笑着說道。

    等龐勇走後,她叫來鍾小琴“把廠裏的技術員,包括朱洪江他們這批大學生的個人資料拿過來,我要看看。”

    鍾小琴點頭說“好的廠長,不過有一部分技術員的資料在長永縣,也需要嗎”

    “要的,你打電話給木科長,有車子送貨的時候,讓司機帶過來。”葉蔓肯定地說道。

    最後,鍾小琴將今年招聘的二十幾名大學生,還有以前廠裏的技術員的資料都拿了過來。葉蔓一一掃過,將四十歲以上或是文化水平比較低的技術員資料都排除在外,最後只剩三十多人,大部分是大學生,只有少部分是原廠的技術員。

    其中趙永安就被淘汰了,他已經四十多歲了,文化水平又不高,對新技術、新知識的學習和吸收能力遠遠不如年輕人,派他出去學習的性價比遠不如派大學生出去。

    剩下這三十多人,葉蔓覺得都可以試試,但廠裏顯然不可能一下子派出這麼多人去日本學習。不然這麼多技術員走了,廠裏的運轉都要出現問題,因此只能派幾名出去,選哪些人呢

    朱洪江肯定要選,他文化水平高,學習能力強,而且對老師傅家電的忠誠度很高,又孝順母親,友愛姐姐,葉蔓不怕他出去了不回來,但其他人就不好說了。

    現在中日兩國的經濟水平相差太遠了,同樣以人民幣計算,國內人均年收入一兩千,日本卻高達一二十萬,在日本端盤子、洗盤子都比在國內當教授、工程師賺得多,端一個月的盤子比在國內幹一年都掙得多。

    所以這一時期也有不少知識分子出國,有些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去華人餐廳打雜。三十年後看起來很荒謬,但在當下,其實也是一種能理解的選擇,誰不向往更富裕的生活呢

    因此葉蔓重點還是傾向於選那種在國內牽掛比較大的技術人員,這樣回來的機率比較大。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