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綜]母儀天下 >第98章 陳阿嬌
    對付遊牧民族,舒雲早就很有心得了!劃分草場,傳授青儲飼料的技術,讓他們從逐水草而生到可以在草場定居,化作牧場主!然後呢,就可以收購他們的羊毛,羊絨,羊奶,牛奶,收購肉乾肉脯,總之,給他們足夠的錢,讓他們可以保持水平之上的生活,那麼,這些遊牧民族又不是真的天生兇殘。上層好戰是爲了利益,下層好戰是爲了生存。而上層能夠得到利益,下層能夠維持生活,大家傻了纔去打仗,難道大家都不怕死嗎?

    之後呢,再配合一些宗教方面的洗腦配合,比如說,讓那些儒生跑到草原裏面施展教化,教導他們仁恕之道,利用佛教替代原本比較原始的長生天信仰,這麼一來,就算是有那麼一小撮野心勃勃的分子,也很難得到下層牧民的支持,想亂也亂不起來。

    舒雲給劉衍看的,自然就是她叫少府那邊製作出來的紡織機,雖說只是比較簡單的那種,但是,在這個時代,已經是大殺器了。

    舒雲笑吟吟地說道:“等到如今那些仇恨漢人的匈奴人戰敗,那麼,我們再給匈奴人一條新的出路,他們自然不會繼續跟大漢爭鬥下去了!”

    至於讓匈奴人內附什麼的,舒雲覺得這並不是什麼好主意,不說匈奴人日後可能會趁着中原衰落的時候反噬,匈奴那邊退出了草原,自然鮮卑人,烏桓人就會填補匈奴人留下來的空白地帶,到時候,難不成再跟這些遊牧民族打一場嗎?

    如此,還不如讓匈奴人佔據着草場,而那些被匈奴人壓迫的小部族,爲了生存,自然會依附大漢,可以說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了!

    當然,經濟上頭的控制是建立在強大的國力,準確來說是強大的軍事實力上頭的。你要是不能將那些人揍得跪下來喊爸爸,他們只會對你的財富產生覬覦之心,然後呢,抄起刀子就上門打劫。這也是匈奴人之前做的事情。

    “所以,現在就看北邊的戰報了!”舒雲最後下了一個結論,“驗證大漢軍事實力的戰報!”

    戰報沒過多久就通過加急渠道送過來了。衛青大概真的是天選之子,他依舊直接趁着匈奴後方空虛的時候,直接攻破了匈奴的王廷龍城,俘獲了不少匈奴貴族,雖說都是已經年老之後,影響力大不如從前的貴族,但是,在這個與匈奴對戰多年,死在漢室手底下職位最高的也不過就是個大當戶的現在,這些貴族代表的意義就非常重大了。

    龍城那邊代表着匈奴各部的旗幟也被衛青繳獲了,再有就是龍城那裏被匈奴人拿來祭司祖先的財富還有那裏豢養的許多牛羊也落到了衛青手裏,可以說是,哪怕斬首並不多,但是,衛青這一次也算得上是大獲全勝。

    至於李廣嘛,他果不其然再次迷路了,這大概跟他上頭的祖先有關係,李廣出身隴右李氏,隴右李氏往上數幾代,也是鼎鼎有名的,無論是李信,甚至是李牧都是出身這個家族,李廣這一支跟李信的親緣關係更加密切一些。李信呢,也是曾經因爲迷路的緣故,不得不用爵位相抵的倒黴傢伙。

    茫茫草原,本來就不容易找到方向,哪怕如今少府已經給軍中配備了指南針也是一樣。實際上,匈奴人的地盤上,礦產是非常豐富,這也導致了這裏許多地方磁場都有一些變化,加上匈奴人自己一般也就是靠着經驗,甚至是依賴於那些牲畜的本能識別道路方向,指南針能有多大用處呢!

    和李廣一樣迷路的還有公孫敖,他雖說是出生當年的義渠王族,但是,公孫家其實漢化已久了,公孫昆邪的父輩就已經歸附大漢,到了他們這一輩,因爲家學的緣故,嗯,公孫昆邪當年管着的是鴻臚寺,這就是後世的理藩院,外交部。因爲如今能夠跟大漢往來的他國都是些小國,哪怕是匈奴,在其他人眼裏,也就是夷狄,所以,鴻臚寺的地位並不高。但是呢,公孫家的子弟對於草原上的種族還有他們的來歷還是知道得比較清楚的。

    問題是,知道來歷還有風俗有什麼用?真到了茫茫草原上,能夠找到水源,不至於連回去的路都找不到已經算是好運氣了,何況,他們出塞的時機也不對,軍臣帶着大部隊直接去西邊搶劫去了,留在草原上的部族很少,就這還散落在茫茫草原上,想要找到他們,那真是要看運氣。

    倒是程不識,他這次運氣好,出塞沒多久就抓住了幾個匈奴人派出來的斥候,然後順藤摸瓜,直接找到了附近的一個部族,那是白羊部下面的一個小部族,連同老弱婦孺加起來也就是幾千個人,自然比不上程不識帶領的一萬騎兵。尤其,程不識用兵非常講究章法戰術,還很講究紀律,令行禁止,可以說,程不識用很小的戰損比就將那個部族連鍋端了。原本還想要再來一場大的,最終呢,卻是擔心俘獲的那些匈奴人反水,只得暫時作罷,乾脆返回了中原。

    雖說有兩路無功而返,平白消耗了大量糧草甚至還因爲草原上的一些麻煩折損了一些人馬,但是呢,另外兩路,都能稱得上是大捷了。

    戰報傳到長安,頓時大家都是一片歡騰。別的不說,這兩支騎兵的勝利代表着在對匈奴的作戰中,漢人第一次掌握了主動權,不再只能被動挨打,而是可以主動出擊了。

    舒雲呢,在接下來給予的賞賜也非常慷慨,少府用市價收購了那些繳獲的牲畜,然後直接通過各種形式,給下面那些將士論功行賞,五銖錢,房子,田地,各種工具,都源源不斷地從少府撥了出來,爲此,少府連同之前沒收的許多官田都被拿出來授田了。

    如今大漢土地兼併已經非常嚴重了,漢室田稅很低,原本是十五稅一,後來孝文皇帝登基,就直接變成了三十稅一,而且遇上什麼天災**,朝廷也是會減免賦稅的。但是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小民的負擔從來都沒低過。田稅低是一回事,田地的產出又是另一回事。最容易讓小民破產的,其實是徭役,地方上的官員在徭役的問題上,操作方式非常靈活,像是那些地主富戶,很容易就可以繳納一筆錢,僱傭下面的佃戶,或者是貧民給他們服役,官府只管有這麼多人去做事,不管做事的人到底是誰!

    另外呢,那些在地方上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地主士族,也很容易就能夠將沉重的徭役攤牌給下面的小民,再惡劣一點的,修改一下那些男丁的年齡,不足年齡或者是超齡的,依舊需要去服役,那就真的是坑人了。

    家裏成丁去服役,還得自帶乾糧,帶少了,只怕就能餓死在路上,帶多了,家裏也承擔不起。畢竟,家裏少了壯勞力,自然會影響家中的生計,若是因爲徭役的事情死了,光是操辦喪事,就又是一大筆錢要花出去。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