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末劫掠者 >第144章 黃臺吉要稱帝
    趙津南一路浩浩蕩蕩,山西各地方慌亂無比,還以爲韃子進犯。

    不過趙津南只洗劫了八大皇商,雖然這些年他們有所防範,但是在大軍面前根本無力抵抗。

    金銀財寶、武器盔甲,趙津南洗劫了七八成,當地邊軍就只冷眼看着趙津南過境,不敢動手。

    趙津南來的快,去的也快,根本就沒給他們留下反應的時間。

    待到山西邊軍反應過來,趙津南已經盆滿鉢滿的準備撤離了。

    天氣轉涼,再不撤離,天寒地凍的,又得死不少的人。

    十一月底,趙津南離開了山西,繞道而歸,此時朝廷大軍和起義軍正打的如火如荼,誰也不服誰。

    起義軍人數多,打唄。

    河南各地,起義軍開始掃蕩周邊各地,開始搜刮糧草金銀,天寒地凍,得準備過冬的喫食和衣物,不然不知道又得凍死多少人。

    中原大地一片混亂,李自成手下五千裝備燧發槍的兵卒,王齊是把好手,在他指揮下,倒也能和朝廷大軍抗衡一二。

    這些裝備是趙津南留給他的,爲了不引起懷疑,只能是明面上交易,換取戰馬。

    起義軍越打越熟練,打的朝廷兵馬有些退縮,硬碰硬,不好打啊,這火器犀利的很啊。

    趙津南留下的武器裝備算是淘汰下來的,可依舊是犀利無比,很快他就用不到這些了。

    此番回程,趙津南到達山東海邊,然後乘船而回,回到薛家島已經是十二月二十了。

    距離新的一年也快到了,大明王朝已經的實力在逐漸的削減之中。

    趙津南迴到薛家島,藏馬於民,多加補貼,戰馬可金貴的很。

    再者此次算是大豐收,不管是人口、戰馬、金銀珠寶都是大豐收。

    至於糧草,那都是南方運過來的,流民工匠收攏很多,但是不至於產生多大的壓力。

    趙津南低調的很,他分批趕回薛家島,此時的朝廷和盧象升都處於很懵的狀態,搞不清楚趙津南的隊伍去了哪裏。

    山西有大量騎兵過境,但是打出的旗幟不同,讓人難以確定。

    回到薛家島,趙津南便派遣暗影局活動了起來,查探消息,若是真有大軍圍剿,得做好準備;若是沒有,那就拖着。

    此時的後金,黃臺吉正在狠抓權力,他得到元朝玉璽,這天命在我後金啊,稱帝稱帝、必須得稱帝!

    黃臺吉已經開始準備了,狠抓權力,各貝勒都宣誓效忠,後金從一個強盜集團開始朝着封建王朝過度。

    後金,黃臺吉雄才偉略,收服了不少漢人來協助治理國家。

    范文程、寧完我等漢臣出謀劃策很多,此時大都勸進,此時有了玉璽,自然有了稱帝的念頭,稱帝后,自然有着更多的人來投效。

    但是後金殺戮過多,名聲不好,這後金的名字也要改一改。

    崇禎八年底,後金準備了很多,距離黃臺吉稱帝不遠了。

    大明朝廷就算是跳腳也無可奈何,根本就打不過,後金不來打他們就算不錯的了。

    薛家島,趙津南在選地方,準備新建“兵工廠”,加快步槍的生產。

    於此同時,他開始編纂教材,準備專門培養一批這方面的人才。

    濟州島上的工匠帶出了很多徒弟,大都已經出師,緊緊年節,高爐鍊鐵有了大的突破,耐火磚的燒製成了重中之重。

    高爐鍊鐵已經成功,接下來就是加快發展了。

    高爐鍊鐵成功,也就代表着步槍、大炮一類可以縮減很大一部分時間。

    趙津南在登萊兩府之地開始“建廠”,一座座的高爐製成,就等開爐了。

    年節,一船船的工匠開始從濟州島往回趕,工匠們幾年的辛苦終於算是有了成果,他們可以“回家”了。

    這道命令下達後,濟州島上工匠減半,戰馬開始一批批的轉移,濟州島,那可是個養馬的好地方。

    登萊兩地基本上都處於趙津南的勢力範圍之內,這些年他安插的人手不計其數。

    百戰軍六千餘人悉數迴歸,準備迎接可能到來的朝廷大軍圍剿。

    未雨綢繆,莫須有啊!

    萬一真有朝廷大軍圍剿呢?那不壞了。

    趙津南知道,大明朝廷堅持不了幾年了,是時候出場了。

    新收攏而來的流民工匠安插在這登萊兩府之地那是輕輕鬆鬆,大部分的縣令都是他的人,甚至於上上下下的官職,趙津南不知道買了多少用來安插人手。

    盧象升調查了很久也沒個準確的消息能夠確定趙津南去了哪裏,戰場上還得打起義軍,根本無暇他顧。

    隨着盧象升上書之後,崇禎皇帝頗爲惱火,人呢?好端端的就沒了。

    崇禎下令調查,同時面對圍剿起義軍的失利,他又把安撫的政策提了上來。

    剿撫並用,加大招撫的力度,先把這個挖我皇族“祖墳”的頭頭收拾掉。

    起義軍和大明打翻了天,雙方頗有勢均力敵的態勢,但是大明人才濟濟,對於火器的弱點他們也是很瞭解,不像起義軍,真正有見識的人太少了。

    李巖,“四小將”來到薛家島這邊後,頗有些感慨,此地不說猶如大同世界,但也基本上是人人喫的飽,穿的暖。

    這些日子,中原地區的流民像是真正找到了歸宿。

    趙津南召集諸將議事,短時間內,朝廷是反應不過來的,就算是反應了過來,沒有個半年時間,也難以派出兵馬來。

    在這大本營趙津南還真不怵朝廷的“大軍”。

    去剿匪還不如安穩的發展,反正早晚他都是要舉起大旗的。

    “主公此舉有些孟浪了,朝廷實力大的很,可不是現在的主公能夠對抗的。”李巖有些擔憂,這個時候陽奉陰違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李公子不要擔心,我既然敢這麼做就有我的底氣,只要我不豎起反旗,基本上問題不大的,再說了,後金黃臺吉馬上要稱帝了,嘖嘖嘖,你覺得朝廷還能顧得上咱們嗎?”趙津南根本無所顧忌。

    無所謂了,發展個半年,六千裝備步槍的百戰軍就能攆着二三十萬人跑,就山東這地界有能打的嗎?

    趙津南只是“消失”了,並不是造反了,事情可控。

    趙津南覺得,大明朝廷還真不一定能夠注意到他。

    起義軍、黃臺吉馬上要稱帝就夠大明朝廷忙的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