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末劫掠者 >第354章 三千萬兩買一國之命
    “你沒有聽錯,這正是朕的計劃,朕打算運輸大量的銀子,鑄造大量韃子用的銅錢,去韃子的地盤買大量的糧食等,試想一下,這麼多的錢財可以買多少東西。

    只要操作得當,等到冬天,沒有辦法的韃子就會亂起來,缺少糧食的韃子地盤內,糧價就會上升到一個十分恐怖的高度,到時候低買低賣還是就此看着韃子們亂起來,還得細細的謀劃。

    最爲重要的是怎麼把買到的糧食運出來,這纔是最爲重要的一步,只是這樣的話就苦了關外的百姓了,本來就淳樸的百姓,何至於到此地步啊。”

    趙津南雖然有些於心不忍,但是這大清也是必須得削弱的,用金銀等死物買一國之命也是划算的很。

    “可是皇上,動用這麼龐大的錢財是不是會引起國庫的空虛,這...”柳如是開口了,計策雖然很好,但是也得切合實際啊。

    “這個無妨,海外運回來的金銀就差不多夠用了,而且這個事情得分步走,具體還得謀劃一番,不是那麼簡單的,要是哪一步走錯了,都會導致全盤計劃失敗。”

    趙津南一臉的輕鬆,雖然其中的問題還有不少,但這個計劃是可行的,只不過效果是好是壞得看怎謀劃了。

    “只要能夠穩住韃子一兩年,這韃子們就算是給了,就是苦了關外的百姓了,只要韃子安穩個一兩年,這戰鬥力就會急劇的下降,再從安逸的環境中走出,那可是很難的。”

    趙津南笑眯眯的說道,有時候他在想,這麼下力氣去想辦法對付大清有沒有必要,因爲只要大清能夠安逸下來,那基本上就是廢了,這一點可是有歷史爲鑑的。

    “小德子,把朕的打算告知歸一商會,讓他們去韃子的地盤買糧、買牛羊、買鹽,擡高物價,同時準備接收來自關外的難民,讓海軍派出一支船隊去支援袁飛航,山東海軍也派出去一部分到渤海。

    朕要讓這一支海軍變成一把刀,可以不用,但是時刻都得震懾着韃子,讓他們睡不好覺,想要對咱們派出去的商人動手的話,也得掂量掂量。”

    趙津南的命令下達,手底下的商人和海軍很快就動了起來,很多海外開採回來的黃金白銀開始朝着北方進發,有歸一商會和戶部做後臺,很多商人都對關外的地盤起了濃厚的興趣。

    不管是什麼地方做買賣都是有風險的,相對而言,關外比海外要強很多,畢竟關外也是有着大量的漢人,這塊蛋糕也值得他們冒險了。

    大量的金銀被熔鍊,大清的銅錢不斷的在鑄造,一個針對大清的陰謀由此而生,逐漸趨於完善,商人們都是鬼精鬼精的人才,這種手段一點就透,甚至於都不用多說什麼,他們就能想的到更加好的辦法。

    不就是哄擡物價嘛,小意思。

    至於執行計劃,那也是簡單的很,無外乎使銀子,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在哪裏都是可行的,在大清也不例外,根本就不用多考慮什麼。

    哪怕是到時候出現什麼差池,收錢的大清官員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正常的買賣而已,這能有啥,真正能夠產生不良後果那也得很長時間之後。

    甚至於前面拿錢砸,關外的商人自然就會把糧食、食鹽、牛羊等送上門來,都不用自己動手,就能賺個很大的差價,這其中有太多的手段可以使用了。

    到時候還可以順手帶出大批活不下去的百姓,簡直就是一舉兩得的事情,通過一系列的計劃制定,歸一商會的商人也自豪萬分,這件事在他們看來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原來有錢到一定地步是可以影響一國命運的,這讓歸一商會的人對錢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然而學到的東西卻不每個地方都用,畢竟沒有大軍的支持,很多東西就缺少了靈魂。.七

    不過即使這樣,歸一商會中的商人也是十分的興奮,等此事做成了,看誰以後還敢貶低他們商人,商人才是真正的用兵高手,兵不血刃就能消滅一國,這可不是一句空話。

    越是接觸學習,歸一商會中的商人就越發的感覺到趙津南的不凡之處。

    趙津南的三千萬兩買一國之命或許能成爲現實,老牌商人雖然能夠買通官員來替他們發聲,但是商人的地位還是最底層,沒什麼地位可言,而現在他們商人的地位上來了,能做的事情也就多了。

    以前的時候還需要遮遮掩掩的暗中操作,現在有帝國的支持,他們可以明着來,甚至於很多的商人表示,哪怕是不賺錢也要完成這一壯舉,真正的讓他們商人擡起頭來,不是那種帝國扶持起來的地位,而是自己的地位自己來爭取。

    隨着炎黃帝國逐漸的安定下來,國內從商的人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大明遺留下來的小商人也逐漸的開始做大,有帝國的扶持,沒有什麼人是做不起來的。

    很多的新興商人都看上了關外的這塊大蛋糕,這個時候,手裏有糧、有鹽等物資那就是硬通貨,不愁賣不出去,有些時候比金銀都好使,畢竟金銀是死物,不能當做食物來喫。

    而且大明滅亡沒多久,很多地方的百姓過的依舊貧苦,生產力低下,再加上糧食的產量本來就低,更何況還有天災人禍的,糧食等物資自然就寶貴無比。

    這次的計劃歸一商會拿出了一部分利益扶持新人,畢竟歸一商會的大頭不在這裏,派出個負責人就已經是很不錯了,就大清的地盤裏那些產量等還不足以讓他們多重視,出一部分金銀,然後帝國內聚集一批商人基本上就可以操作了。

    海貿、販賣奴隸、發展海外地盤都少不得歸一商會的影子,而且帝國內,發展歸一錢莊以及調撥物資均衡各地很明顯是他們的大頭。

    三千萬兩買一國之命的計劃,參加的商人多是想着博一波大的,這其中的利益足以讓他們鋌而走險,不計後果。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