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蕭詡顧莞寧 >第三百一十二章 叱責
    話一出口,太子妃就知道自己失言了。

    果然,太子的面色陡然沉了下來,冷冷地看了太子妃一眼:“你說這話是何意思?莫非是在指責孤爲父不慈?”

    太子心情好脾氣好的時候,在太子妃面前也不會端着架子。像這般自稱孤的,顯然是動了怒氣。

    當着於側妃母子的面被太子數落,太子妃既委屈又難堪,紅着眼圈爲自己辯解:“臣妾並無指責殿下的意思。只是一想到阿詡昏迷了這麼久還沒醒,心中焦慮難過……”

    “你是阿詡的母親,孤也是他的親生父親,難道就不心疼他了嗎?”

    太子面如寒霜,聲音中透着冷意:“你剛纔說的那些話,若是傳到外人耳中,會讓人如何看孤?”

    “再者,你身爲嫡母,孤的兒女就是你的兒女。阿啓同樣是你的兒子。阿啓爲了阿詡,連夜出宮趕回府,孤心中欣慰他們兄弟情深,這才誇讚了幾句。”

    “你竟連這一點都容忍不下,可見心胸狹隘至極!”

    太子毫不留情地呵斥,猶如當衆扇了太子妃兩記耳光。

    太子妃只覺得面上火辣辣的,強忍着落淚哭泣的衝動,低聲請罪:“剛纔是臣妾情急失言,還請殿下恕罪。”

    太子輕哼一聲。

    安平郡王一臉愧色地張口道:“都是兒臣太過肆意,惹得母妃不快,也惹得父王動了怒。還請父王消消氣。”

    太子餘怒未消,對着最疼愛喜歡的次子卻捨不得發脾氣,臉色頓時和緩了不少:“此事和你無關,你不必愧疚自責。”

    安平郡王正色道:“父王母妃的事,怎麼會和兒臣無關。家和方能萬事興,兒臣盼着父王母妃融洽和睦琴瑟和鳴。”

    融洽和睦琴瑟和鳴……

    這幾個字聽在太子妃的耳中,既刺耳又刺心。

    於側妃也柔聲張口道:“婢妾斗膽,說句不該說的話。屋子裏一衆太醫正爲太孫看診,殿下和娘娘有什麼話,也該等太醫們走了再說。也免得人多口雜,傳出去,總是不太好聽。”

    和衝動急躁的太子妃一比,於側妃既聰慧又善解人意。

    太子心裏的怒氣總算稍稍平息,衝於側妃笑了一笑:“你說的也有道理,孤剛纔確實太過沖動了。”

    於側妃也不多言,微微一笑,便住了嘴。

    太子妃暗暗咬牙切齒。

    這個於側妃,最擅長裝模作樣,令人看着作嘔。偏偏太子就喫這一套,明明於側妃也是年近三旬的婦人了,依然長寵不衰。

    還有這個安平郡王,年紀不大,心思卻活絡的很,又會裝巧賣乖,哄得太子對他十分寵愛。甚至越過了太孫……

    太子妃心中氣悶鬱結,不想再對着太子,又惦記着太孫,張口說道:“臣妾先進去看看阿詡。”

    太子也不耐煩再對着太子妃,點點頭應下了。

    ……

    太孫躺在牀榻上,俊臉蒼白,雙目緊閉。

    尹院使和幾位太醫一一給太孫看了診,然後湊在一起低聲討論商議。

    太子妃進來之後,尹院使等人立刻上前來見禮:“微臣見過太子妃娘娘。”

    太子妃打起精神:“諸位太醫快些免禮平身。尹院使,你和幾位太醫都給太孫看了診,太孫的身體到底如何?”

    尹院使年約五旬,滿額皺紋,頭髮稀疏,頜下也有幾縷稀疏的鬍鬚。此時拱起手,恭敬地答道:“回娘娘的話,微臣正和幾位太醫會診,還請娘娘稍候片刻。”

    太醫們治病,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一個比一個謹慎。

    這位尹院使,更是謹小慎微。絕不會輕易下斷論。

    太子妃也清楚尹院使的脾氣,將心裏的急躁不耐按捺下去,張口道:“你們不必着急,慢慢會診。我就在這兒候着。”

    說完,坐到了太孫的牀榻邊。

    尹院使眉頭悄然皺了一皺,很快平復如常,招呼幾個太醫到一旁會診。

    按着宮中慣例,小病誇大無妨,治好了更顯太醫本事。病症真的重了,就要格外斟酌言辭了。

    太孫的風寒之症拖延了一個多月還沒好,現在又氣急攻心,昏厥不醒。衆太醫診脈,都驚覺太孫脈象微弱,甚至隱隱有枯竭之兆。

    這可不是什麼好徵兆……

    這一點衆人心裏都有數,只是沒一個人敢說出口。

    現在太子妃就坐在一旁,衆太醫說話就得更小心幾分了。

    尹院使先衝衆人使了個眼色,才徐徐張口問道:“諸位太醫對太孫殿下的病症有何見解,不妨直言。”

    沒人肯做這個出頭鳥,俱都沉吟不語。

    尹院使索性點名:“葉太醫一直在太子府爲太孫殿下調理身體,對殿下的病症最是熟悉,不如請葉太醫先說一說。”

    葉太醫也未推辭,張口就道:“殿下病體虛弱,本就精力不濟。今日驚聞宮中傳來的消息,氣血上涌,陡然昏迷。算來已經足有幾個時辰了。現在最要緊的,是先將殿下救醒。”

    周太醫立刻張口附和:“葉太醫所言甚是。”

    衆太醫這才一一發表見解,說來說去,也和葉太醫大同小異。

    有一點倒是肯定的,不管如何,得先將人救醒。總這麼昏迷,絕不是什麼好事。

    然後,衆太醫推選出了一個鍼灸之術最高明的太醫,爲太孫施針。

    至於徐滄,平日雖頗得太孫器重。卻沒被太醫們放在眼底,很自然地被衆太醫忽略在一旁。

    徐滄也不以爲意,一直守在太孫的牀榻邊。

    當徐滄看到一個太醫拿着金針爲太孫施針的時候,嘴脣動了動,總算記得太孫的叮囑,將到了嘴邊的話又生生地忍了回去。

    太孫脈象虛弱,當然是徐滄暗中做了手腳。

    徐滄提前給太孫服下了自己精心研製的一味藥丸。這味藥,可以造成脈象衰竭病入膏肓的假象,卻又不會真正傷及身體根本。

    太孫其實一直醒着,只是裝着昏迷罷了。

    這世上,最難醫治的病患,就是太孫這樣沒病裝病的。

    不過,這明晃晃的金針紮下去,太孫也少不得要喫些苦頭就是了。<!-110->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