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錦兒高興極了。

    秦慕修在家教她的,是讓她務必勸楊家答應施粥舍米,若能連施三日最好。

    本以爲很難,沒想到楊夫人如此仁厚,一口就答應下來,還主動說施捨到過年。

    明兒是二十四,到除夕,那就是整整七日!

    說起來,其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可見這家人一來慷慨,二來是真重視趙錦兒這個幹閨女。

    晚飯時分,楊老爺楊廣昌、大少爺楊斌、二少爺楊韜都回來了,唯有二小姐楊蕙明去了莊子上,要三日後纔回。

    連着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並三個孫輩,一家人齊齊整整的對趙錦兒和秦慕修表示感激之情。

    楊老爺聽說秦慕修讀過書,十四歲就考過童生,越發另眼相看。

    “女婿,你書念得這麼好,可不能荒廢了啊,得繼續讀下去,若有困難,跟你乾孃說一聲,都不是事兒。”

    秦慕修謙遜一笑,“從前的小小成績,不值一提。將來只要條件允許,會讀下去的。”

    楊老爺當即道,“怎麼會不值一提?我家這兩個小子,自幼請了最好的夫子教着,本指望他們考個狀元,誰知考到快三十歲,連個童生都沒過,害我在生意場上都擡不起頭,時常被人笑話老楊家沒有讀書的料,哎!”

    一番話說得兩個兒子只是訕笑,“爹,您就別哪壺不開提哪壺了。”

    楊夫人也嗔道,“你這人,真是的!今日干女兒乾女婿認親,說點開心的嘛!對了,乾女兒提議,讓咱趁着小年給受災的百姓們施粥舍米,我覺着這提議不錯,打算從明兒開始,一直施到年三十,你看呢?”

    楊老爺還沉浸在倆兒子不是讀書料的悲痛中,大掌一揮,“這種小事,你做主就是。”

    飯畢,一家人在地龍燒得熱烘烘的上房裏閒聊許久,趙錦兒越發覺得這家人,真的是個個都好。

    乾爹乾孃有生意人的豪邁精明,卻不奸狡虛滑;

    兩個乾哥哥爽朗隨和,幹嫂嫂們也都賢惠真誠。

    這麼溫情有愛的一家人,趙錦兒越發堅定,絕不能讓幻覺中的慘幕發生!

    楊蕙蘭將自己閨房邊上一處閒置的小院,命人打掃收拾出來,給秦慕修和趙錦兒歇息。

    第二日一早,楊家大宅門口便擺起了粥棚、米攤。

    楊夫人細心,專門派幾個小廝,到附近的村子敲鑼通知。

    一時間,楊家舍米施粥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得十里八鄉都知道了。

    中午時分,楊宅門口已經排起了大長隊。

    很快,管事的就發現一個不好的現象——

    有人領過之後,又跑到隊尾排隊,如此反覆領好多次,以至於隊伍越來越長,有些新來的一直領不到,有些人卻已經領了好幾茬。

    報告給楊夫人,楊夫人也想不出好主意杜絕這種現象。

    只得財大氣粗道,“都是可憐人,多領幾次就多領幾次吧。”

    秦慕修卻道,“不妥!施粥舍米,本意是爲了接濟附近受災鄉鄰,若開了這個頭,就會讓那些無所事事的二流子矇混其中,真正有需要的人,反而得不到幫助。且俗話說,鬥米恩升米仇,養大了這些人的胃口,沒準會出亂子。”

    楊夫人覺得秦慕修的話很有道理,一籌莫展道,

    “那怎麼辦纔好?”

    秦慕修便制定了規矩:

    所有來人需先領取一張米粥券。

    有了這張券,即日起到年三十,一共可以領七次,但每天只能來一次,來的時候出示券,由楊府的人做上當日已領取的標記,過時不補。

    第一次來,可以得一碗粥、一個包子、一斤米,後面再來,便沒有米了,只有包子和粥。

    楊夫人當即拍手叫好,“讀書人的腦袋瓜子就是靈光!這主意實在是好!”

    果然,按照秦慕修的法子做以後,再也沒人能多次領取了,隊伍頓時清爽許多。

    饒是如此,廚房依然忙得不可開交,供不應求。

    門口派發的傭人們也四腳朝天,喝水方便的時間都沒有。

    楊夫人見狀,衝兒子媳婦們一聲令下,“咱們閒着也是閒着,幫着上!”

    秦慕修表示很支持:

    本來出這個施粥舍米的主意,就是爲了化解楊家作爲富戶,與周邊受災的貧苦百姓的階級矛盾,現在人家夫人小姐們都上了,那些原本有想法的百姓,怨氣也就散得七七八八。

    且接下來一直到年三十,都能在楊家謀一口喫食,誰還會去幹殺人放火的事兒?

    果然,看到楊家上下都忙活着,便有人議論道:

    “咱們的楊老爺、楊夫人可真是大善人!其他鎮子也有地主老財,哪個能像他們這樣,給老百姓施粥舍米的?”

    “那可不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瞧他們一家都慈眉善目的,跟活菩薩似的。”

    “能跟這樣的鄉紳老爺在一個鎮上,真真是咱們的福氣!要不這個年可真不知道怎麼過了。”

    “是啊是啊,往後楊家再有活兒找零工,可得囑咐家裏男人仔細上心地幹,就當是報答他們今日施粥之恩了。”

    楊夫人聽到這些話,心裏高興壞了。

    做了這麼多年闊太太,人家對她頂多是羨慕。

    如此敬仰的高評價還是頭一回聽見。

    這都是幹閨女的功勞啊!

    要不是她提議,楊家上下哪裏想得到這些?

    嗯,雖說這丫頭實在,說不要認親禮,可不能真委屈了她,回頭等她走的時候,金項圈和金步搖還是要送給她。

    此時趙錦兒和楊蕙蘭也正在幫忙。

    大冬天日裏,兩人忙得臉頰通紅、額頭冒汗,都捲起了袖口,露出兩截白藕般的胳膊,煞是好看。

    趙錦兒自幼幹活,比所有人都麻利些,再加上笑盈盈的面善,災民們就不自覺的往她跟前湊。

    “姑娘,我不要米,也不要粥,能多給幾個包子嗎?”

    突然,一個低沉的聲音傳進耳朵。

    趙錦兒聽到這聲音,不自禁的打了個哆嗦。

    在哪裏聽過!

    猛地擡頭,映入眼簾的,卻是一張“熟悉”的臉龐。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