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夏文聖 >第七十五章:扶羅使臣,羞辱大夏?快去大夏書院傳朕外甥來!
    秦王府。

    望着三大車的禮物,李遂有些皺眉。

    畢竟這是給自己老弟送禮,三大車不知道夠不夠。

    可就在此時。

    一名親信快速走來,在他耳邊低語。

    “王爺。”

    “扶羅王朝的使者,快入京了,在京都五十里外,半個時辰左右,便要入京了。”

    隨着聲音響起。

    李遂不由皺眉。

    “就來了?不是預計七日後到嗎?”

    李遂皺眉,有些驚訝。

    按照禮部計劃的時間,差不多七天後,扶羅王朝和大金王朝的人都會來。

    提前七天,有些古怪啊。

    “回王爺,禮部也不清楚,是扶羅王朝提前出發了。”

    “而且扶羅王朝的神羅三皇子,與扶桑十公主一併前來,爲使臣代表。”

    後者回答。

    “提前出發?三皇子?十公主?排場還真夠大的啊。”

    秦王皺眉。

    他稍稍思考一番,隨後開口。

    “讓禮部先去招待一二,本王入宮。”

    “這些禮物送往大夏書院。”

    “告知我老弟,說本王有事無法過去,下次再聚。”

    秦王開口。

    扶羅王朝提前七天過來,這可不是什麼小事。

    肯定是有什麼目的。

    他要入宮,將此事告知自己父親。

    “是。”

    後者沒有廢話,直接去安排。

    而此時此刻。

    京都,五十里外。

    長長的車隊緩緩出現,一匹匹戰馬守在兩旁,兩輛玉輦並行在大夏京都官道上。

    這是扶羅王朝的使臣。

    而玉輦之後,則是一輛輛馬車,馬車當中是扶羅王朝的才子。

    這一次,大夏詩會,扶羅王朝格外的上心,不僅僅排出王朝最有文采的讀書人,更是派出三皇子與十公主。

    扶羅王朝,原本有兩個國家,一個叫做扶桑國,一個叫做神羅國,原本水火不容。

    但隨着當初東荒中原十國亂戰之時,兩國達成一致目的,想要竊取中原土地,故而融爲一國,名爲扶羅王朝。

    在長達接近百年的磨合下,兩國也逐漸融洽,並且的的確確佔領了中原部分領地,不過藉助的是北方匈奴之手。

    邊境十二城,還有一些都護府都被北方匈奴佔領,扶羅王朝的影子,從來沒有少過。

    原本大夏王朝穩定下來,是想要搶回領地,但因爲大金王朝的參與,導致大夏王朝寸步難行。

    自然而然,這件事情就只能放在一旁,等待合適的時機。

    所以,扶羅王朝有兩位皇帝,美稱雙聖臨朝。

    左邊玉輦當中。

    有七八道人影浮現,一名陰柔俊美男子,穿着金色四爪龍袍,端坐在玉輦當中,他一襲紫發,滿臉的玩世不恭。

    而兩旁各自跪坐四人,皆是讀書人。

    “諸位,此番大夏詩會,我父皇對諸位給予厚望,還望諸位能夠摘得頭籌,也好讓本皇子交差。”

    “倘若誰能拿下第一,將大夏儒者踩在腳下,本皇子必會向父皇請命,將我四妹許配給其。”

    “故而,還望諸位這次要好好準備啊。”

    神羅三皇子開口,眼中含笑,看向這八人。

    聲音響起,八人皆然露出喜色,但很快聲音跟着響起。

    “三皇子殿下,大夏儒道,不過爾爾,尤其是大夏皇帝,得位不正,下面更是一灘爛泥。”

    “恩,上樑不正下樑歪,大夏皇帝篡位登基,大夏所有儒者清流,早就死了,非要說也就是蘇文景稍稍還行。”

    衆人開口,抨擊大夏皇帝。

    “蘇文景?呵,也不過爾爾,他不是已經被朝廷詔安了嗎?以前某還敬重他,現在,名利纏身,不爲儒道。”

    “的確,我原來也很敬重這個蘇文景,現在再看,也是個僞儒罷了。”

    “哎,想不明白,爲何天命爲何選擇他們,大夏王朝得九道天命,實屬不該。”

    衆人議論,順便把蘇文景抨擊了一番。

    “不,與他們無關,天命之說,應該是與國運有關,大夏王朝畢竟一統十國,還是沾了大夏太祖的光罷了。”

    “否則的話,大夏也配九道天命?”

    一名男子開口,對大夏十分仇視。

    面對衆人如此,三皇子很是滿意。

    可就在此時,一旁的玉輦當中,也傳來了聲音。

    “不要小看大夏。”

    “以往還好說,如今的大夏,可多了一個絕世大才。”

    聲音悅耳,傳入玉輦當中,衆人不由沉默。

    這是扶桑十公主的聲音。

    “公主殿下所言之人,是最近風頭極盛的顧錦年嗎?”

    神羅三皇子開口,直接詢問道。

    “恩。”

    後者澹澹回答,從玉輦當中傳來聲音。

    “呵,公主殿下有些多慮了,這個顧錦年,本皇子並不認爲他有什麼絕世大才。”

    神羅三皇子笑了笑。

    不以爲然。

    而其餘人也跟着開口了。

    “三皇子所言,的確無錯。”

    “這顧錦年,我倒是有些瞭解,他是鎮國公之孫,年幼時紈絝無比,做事囂張跋扈,若不是世子之位,不過芸芸衆生罷了。”

    “然而,自他溺水之後,顧錦年便一發不可收拾,突兀之間,寫出名詩,而後着千古文章,再寫鎮國詩,千古詩,爲民伸冤。”

    “倘若換任何一人,某一定敬佩,可換這個顧錦年,某隻感到噁心。”

    有人出聲,點評顧錦年。

    此話一說,頓時引來衆人好奇。

    “何出此言?”

    “這是何意?”

    幾人十分好奇,不明白他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對於顧錦年,其實在座衆人或多或少還是有印象的,千古文章,鎮國詩,千古之詩,爲民伸冤,這些事情,是他們夢寐以求想做到的。

    可他們這輩子難以完成其中一件,如今顧錦年橫空出世,讓他們既是震撼,又是發自內心的嫉妒。

    如今聽到有人抨擊顧錦年,表面上他們很好奇,心裏則是極其舒爽。

    “諸位想想。”

    “一個武將世家,能培養出讀書人嗎?”

    “即便是請來大儒親傳,那又如何?”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