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貞觀無太子 >卷二 第244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
    李承乾大勝的消息,不多時便在長安的那些勳貴家裏傳了開來。

    但凡是有點兒身份地位的,都收到了這個消息。

    這讓衆人驚訝不已的同時,又是格外的羨慕。

    而朝堂上準備再派使節前去恭賀大明王廷此番大勝的消息,也在他們中間傳開了。

    和以往不同,這一次恭賀的使節團,那是相當隆重的。

    換句話說,這是一個肥差。

    無數人將目光盯向了這個肥差。

    要知道,李承乾雖然不在長安,但是接二連三的捷報,已經使得他將東宮那個位子坐得穩穩的。

    畢竟他現在已經打下了一塊足夠大的地盤。

    雖然現在那塊地盤還叫做大明王廷,但只要李承乾登基,那大明王廷不就是大唐的了?

    這個賬,滿朝文武會算,李二也會算。

    所以,現在出使大明王廷,那就真的是一個肥差。

    ……

    在長安城裏大家爲了這個肥差而明爭暗鬥的時候,日月山卻是漸漸恢復了平靜。

    當然,這也只是表面上的平靜。

    暗裏也是波濤起伏。

    在李承乾向草原上宣佈了慕容順已逃,大明王廷接掌赤水源五天後,李承乾便帶着大軍將數萬俘虜集中到了山外的營寨之中。

    這些傢伙,其實也不好處理。

    主要還是他們人數太多了,不處理好,那就是一個隱患。

    “爾等既已降,本王念在昔日裏各爲其主,也便不再追究。”李承乾說道。

    聽完李承乾的話,衆人都鬆了一口氣。

    只要還活着,總還有希望不是?

    “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李承乾卻是話音一轉道,“於大明王廷而言,爾等終究是有罪的,本王給你們兩條路選擇。

    一、服勞役,五年爲限,五年勞役過後,爾等便是我大明王廷的子民,享受大明王廷子民的一應權利和義務。

    二、服兵役,三年爲限,三年兵役過後,爾等也是我大明王廷的子民,可享受大明王廷子民的一應權利和義務。

    在這期間,功勞減半。

    可有不服?”

    “殿下,那我等親眷怎麼辦?”有人問道。

    “本王自會安置爾等親眷,這一點,爾等無需擔憂。”李承乾說道。

    他也沒有更好的處置辦法,這數萬的俘虜太多了。

    就算要殺,那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殺完的,再說了,大明王廷需要他們!

    衆人又問了一些問題後,這些俘虜才思考起了未來應該做什麼。

    慕容順跑了,但他們還要活下去。

    這不能算背叛,真要說背叛,那也是慕容順背叛了他們。

    和他爹慕容伏允一樣,大戰不順便逃了。

    這樣的事情,他們已經經歷了兩次了,說句習慣了,可能有些諷刺。

    最終,絕大多數人都選擇了五年的勞役,他們不想再打仗了,或者說,他們害怕打那種打到一半的時候,自己被人拋棄的仗了。

    對於他們的選擇,李承乾沒有任何意見。

    勞役也好,兵役也罷,都是如今日月山緊缺的。

    勞役,自然是跟着伊原錫走,佔了將近兩萬,兵役則是被契苾何力帶走了,也有將近一萬三。

    如此一來,大明王廷的控弦之士已經高達兩萬,勉強能稱得上一句兵強馬壯了。

    在安排完這些俘虜後,契苾何力再次領着他的徵西軍殺了出去,不過,這一次他的徵西軍人數達到了七千之數。

    其實,他整個徵西軍在這一次大戰過後,整編了俘虜,已經過萬人了,但他並沒有將所有剛剛加入他們徵西軍的那些人都帶上。

    防備一二還是有必要的。

    而這一次,李承乾要強勢清理草原,要麼臣服,要麼死。

    鬥爭從來都是如此。

    也從沒有溫和過。

    而在契苾何力大軍出征之前,李承乾便回到了日月山。

    他要重新規劃整個赤水源。

    如今,赤水源上,真正意義上的城池就只有兩座,一座是日月山,另一座便是赤水城。

    可要統治整個赤水源,這就顯然不夠了。

    “劉三,將房遺愛他們叫來,再把伊原錫叫來。”回到日月山,李承乾直接吩咐了起來。

    不多時,這些人都聚集到了李承乾的帳房之中。

    “諸位,如今整個赤水源雖說還沒被我們完全拿下,但幾乎沒什麼意外了。”李承乾直接說道,“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便是治理,常言道,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我們現在也遇到了這樣的難題,諸位有什麼意見沒?”

    說到這個,衆人都是搖了搖頭。

    開啥玩笑,這活大家都沒經驗好吧。

    天知道該怎麼做啊?

    “那個,劉三,把蕭瑀請來。”李承乾發現跟這些人講這些,確實有些過於苛刻了。

    他們這些人,什麼時候接觸過這麼高級的事?

    以前大家就想着有一塊自己能做主的地盤,自由自在的活着便好了,但現在,隨着大明王廷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大,衆人也是有些不會了。

    沒一會兒,蕭瑀進來了,先是跟李承乾施禮這才落座。

    “宋國公,你也知道我大明王廷現在遇到了瓶頸,雖然說地盤是打下來了,接下來該怎麼辦呢?”李承乾很是謙遜的請教道。

    聽李承乾這麼問,蕭瑀當即說道:“如今的當務之急,便是吏治,如何治理好草原上數十萬的牧民……”

    蕭瑀巴拉巴拉的說了一大堆,很顯然,這段時間他沒少琢磨這個問題。

    可他說的那些,李承乾其實都懂,誰還不知道吏治啊。

    可問題是具體要怎麼去吏治?

    這個問題就把蕭瑀問到了,沒辦法,他也沒有在草原上治理百姓的經驗。

    關鍵是草原上都是遊牧民族,大家走到哪兒算哪兒,這和大唐的吏治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模式。

    “殿下,要不咱們建城吧。”蕭鉞說道。

    伊原錫搖了搖頭說道:“建城雖好,但草原上的牧民本就是逐水草而居,你就算建城也沒多少人進城去住。”

    這是最現實的問題。

    草原上的牧民,向來就是逐水草而居,這是他們的習慣也是他們的風俗,想要在一時半會兒改變掉他們的這種習慣和風俗,那不亞於再在草原上掀起一番血雨腥風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