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求生記 >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
    廬州知府衙門正堂,章子俊手裏拿着一個用竹子編制後,又用宣紙糊成的喇叭在喊話:“各爲父老鄉親們吶!今日前來本府的都是咱們廬州城中有頭有臉的員外、富商、大戶人家,平日裏爲廬州、爲家鄉父老出力不少,在此本府感到欣慰,也感到能爲廬州出一份力的榮幸,有道是自家富不算富,一人樂不如衆樂樂,先富帶動後富嘛,自古道,修橋鋪路積陰德,也爲子孫行方便,現在廬州城垣坍塌嚴重,西面威武門外橋樑失修,所以本府想把此橋修一坐能過馬車的平橋,寬一丈二尺,無奈府中無銀整修,所以召集各家有力出力,有銀出銀,集資興建此橋,給各家的好處嘛,由本府出面,凡是爲建橋出銀的不論多寡,等橋建成後,在橋的兩頭豎立石碑,刻上出銀之名諱,出銀最多的一家,在橋中間豎一牌坊,上有“爲國爲民”匾額,下有“光照千秋”字樣,在柱子上刻上所捐數目及善人生平,家族之榮耀,表於懷念之意。”

    話剛落下,底下所有前來的這些人,全部在交頭接耳,翁翁聲一片,啊,啊,原來如此,修橋可不是小數目……,李掌櫃啊,你們東家有錢,這樣的榮耀求不來的,現在機會來了啊……,哎,沒聽知府大人說了嗎?出銀最多的一家纔能有牌坊,本人沒指望了……要說最有錢的當屬城中萬家了……,要我看啊,也說不定是誰家,重要是能捨得出銀……,哈哈,這話算是說道點子上嘍……。

    在古代,有錢的人家所缺少的就是揚名立萬,特別是那些錢多的沒處花的大商戶,有官家背書能爲家族立一個牌坊,那是做夢也不該想的事,唉呀,這一次機會來了。

    目前的大明,雖然沒有打壓經商行商的法令,可是商人的社會地位普遍低下,自正統年起,各地商賈在流通中興起成了富商大賈,爲自己尋求政治地位找途徑,恰巧同時因爲明朝朝政受限、一定程度上需要跟官府合作,從而讓他們實現身份的提升,開始登上政治舞臺。通過捐官買官,商人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早在明朝建設初期,朱元璋爲了刺激經濟的發展,對於商人採取了一系列低稅的政策。之後明朝經濟的繁榮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雖然之後朱元璋對於商人進行了一定限制,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發展中的商業。

    相反,隨着大力推行措施建設,大明國庫有些入不敷出,需要尋找更多的財政收入。朱元璋在位期間修建皇宮建、建陵墓、修築交通線等都需要很大的財政支出,爲此他對於商人的稅收開始逐漸增加。然而在之後發生的一件大事,連使得朝廷不得不通過買賣一定數量的官位,來獲得更多的收入。

    當時土木堡之變後,英宗被瓦剌部俘虜了。這時候需要給瓦剌部的贖金是那非常多的,而此時的朝廷已經捉襟見肘了。爲了增加收入,當時朝廷決定,只要商人能夠向政府捐贈一定金額的糧草,就能夠獲得相應的官位,其中包括獲得功名。當初章子俊苦於沒有糧食換取一個功名。

    這很變相的買官賣官就爲那些富商大賈進入朝廷提供了一個便捷的途徑。一些有錢的商人也紛紛轉變成爲了有權有勢的商業型官員。這之後有了一定政治地位的商人,繼續和朝廷合作。通過自身雄厚的實力接收朝廷訂單,勝芳城王小姐的王家就是從那時興起。

    可是不管怎麼樣商人的地位最高也很難進入朝廷中去,你可以出錢捐一個名譽上的官職,卻不能擁有實職,這就讓商人往身後事上發展了,爲自己,爲家族,爲子孫留下點什麼。章子俊的這一招看來像是兒戲,實則卻是頂到了這些富戶的命門。

    隨後知府又放出通告,取消了六畜稅,先解釋下六畜,案《左傳》這是6種牲畜:馬、牛、羊、雞、狗、豬,案《周禮》這六畜也被稱作“六牲”、“六膳”。除了人丁稅外另有口錢、從7歲到14歲的未成年者,每人都需要繳納23錢,其中20錢是給天子的,3錢是給車騎馬的,這3錢就是馬口錢。

    馬口錢只是六畜稅的一部分,如漢昭帝時期就曾減免過一年的馬口錢。六畜稅的徵收範圍更廣,包含有馬口錢、課馬息、牛羊稅等,應是起源於漢武帝劉徹。解釋下“課馬息”,案《漢書·食貨志》,朝廷會把母馬借給邊郡百姓,3年內每10匹母馬,就要上交一隻馬駒,也算是變相的稅收了,後來漢昭帝時期,爲了鼓勵蓄養馬匹,就取消了這一稅收。到了宋時,一度又恢復了馬口錢,元朝時又被取消了,除了人丁稅外,這六畜稅包含了所有“活貨”,除了馬、牛、羊、雞、狗、豬外,驢子,騾子、雞鴨等也算在內了。

    到了明朝後,除了飼養牛、羊、馬外,基本上官府睜一眼閉一眼地收取六畜稅,比如,有人家養了幾十只雞鴨及羊、豬等,碰到有些官府要收取一點外,可能別的地方也不管了,官吏的執行水平參差不齊,就成了一種灰色稅收。

    而這一次,章子俊採用告示明文規定,廬州府取消了六畜稅,還鼓勵農戶們多養殖,官府還寫明瞭最低保價。這就等於是給養殖戶投了保一樣,橫豎算一筆賬都不會虧。

    還有許多讓章子俊抓頭皮的雜稅,一般而言,正稅各個朝代都不太重,因爲傳說中的聖君明主鳥生魚湯都是要輕徭薄賦的,有這樣的道德榜樣在前,既是再混蛋的皇帝也不願意落一個橫徵暴斂的名聲,所以門面功夫他們還是要裝的。比如我大明朝的稅率農稅百分之三,商稅是前無古人的三十稅一,而且堅決不增加。但官員怎麼爭外快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於是就想出了這各種明目的稅。

    水腳,車腳:就是運費換個叫法,水路和陸路兩個叫法。口食錢:一路上運錢人喫馬喂的,都得抽稅。

    庫子錢:錢收回來先放倉庫裏,收的倉庫管理費。

    蒲簍,竹簍錢:收的錢得有個東西裝吧,就是這竹簍,所以抽稅。

    最有創意的就是這沿江神佛錢:船在江河上,難免遇見大風大浪,爲了船能把錢安全運到,咱沿江的神佛都得拜,都得上點香,這香火錢也得抽稅。

    章子俊面對這麼多的雜稅,如果也取消的話,勢必會顛覆當前既得利益這些人,比如稅稞司這一關就過不去,如要廢除這些雜稅,先得要有另外的稅來彌補。目前最混亂的就數商稅了,明朝的商稅主要徵收一,酒醋稅,明朝原先施行酒禁,但屢禁不止,後來行酒醋稅,分酒麴和酒兩次徵收。

    二,市肆門攤稅,開徵於洪熙朝,這個稅種類似後來的營業稅,也是由稅課司進行徵收。

    三,契稅,主要針對契約,分爲工本和稅銀兩項,前者工本錢四十文,後者是每兩銀三分。

    四,漁課,通過河泊所進行徵收,明初河泊所320多所,有些省份設所太多,導致收的稅抵不上開支的。

    關稅,本質上是通過,境內設置的關卡和延邊的海關都歸入此類,此項種類極多。

    鈔關,其主要設置在長江和運河,對所過船舶載重進行課稅,此項稅種下收入較多,

    其他類似的還有工關稅,門稅,過壩稅,船稅(與船鈔不同,對貨物進行徵稅)種類極其繁多,稅率也不等,如工關稅因爲要修皇宮可以高到三抽二。

    海關稅,明朝對海關進行管理的機關是市舶司,主要對象是朝貢貿易的貢品和私貨,貢品對接皇室不進行課稅,而對於貢船捎帶的“私貨”,早期施行“給價收買”,中晚期施行“抽分”,“抽分”都是抽取實物,抽分稅率是十取二。涉及海關稅的還有引商法,抽餉,加增餉等名目。

    明朝並不像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徵商稅,實際所謂的商稅覆蓋很全面,而且有專司負責。當然明朝的商稅依舊是亂七八糟的,納稅款鈔銀並行。漁稅這種完全就是喫力不討好的,收不抵支完全可以廢除的。而真正所謂的稅基較廣,可以成爲主要稅種的甚至有超過鹽稅的酒醋稅又不算髮達。

    那麼章子俊想着除了廬州地界上,沒有海關稅、關稅外別的可以歸納在一起,一次性收取一種商稅呢?沒法啊,如若這些雜稅不清理,勢必會影響到“招商引資”,不管是經商,還是搞建設,成本增加,商品流通困難。

    思來想去,想把一些不合理的,看着可笑的稅種先取消,別的地方管不着,廬州府內施行即可。

    目前城內最受熱捧的還是西二門旁的廬州農貿市場商鋪房,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爲此地沒有“市肆門攤稅”,對經營酒醋商鋪也沒有“酒醋稅”,更加讓人喫驚的是沒有以往的契稅,凡是入住商鋪的店家,開門營業前只交一種稅,一種費,就是“營業稅”及市場管理費,“營業稅”按門店大小收取,市場管理費統一收取,而且稅及費很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計。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