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求生記 >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梁(中)
    第一次的進攻,韃靼佔不上什麼便宜後就退了,雙方在弓箭對射時死傷了幾人外,其餘沒什麼殺傷,韃靼是來搶東西的,不是來拼命的,眼見明軍準備充分後,防守手段層出不窮,就退兵回營,商量下一步,派出大量遊騎尋找別的路,能不能繞過榆林堡。

    可以說章子俊對參將褚茂林的排兵還是很欣賞的,面對幾倍之敵能做到不慌不忙,進退有據已經難能可貴了,其實對於邊關守軍來說,只能固守,因爲一旦被攻破,堡內的妻小兒女也會遭殃,不得不拼命,這就是當初朱元璋定下的兵衛制,雖然在內地已經糜爛不堪,可是在這些邊關,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是夜,章子俊讓褚茂林準備好一百騎,每人攜帶五枚“火雷”準備劫營,堡內人員做好接應即可,因爲目前堡內拼湊能騎的馬也就怎麼多,所以吩咐褚茂林劫營是假,主要是等韃靼大營起火後,從側面往敵方大營扔“火雷”,不要去管能不能炸到什麼,主要是形成一堵火牆後,跑到大營背後去收攏韃靼的戰馬,不要戀戰,也不要貪戰馬多少,能收多少就是多少。牽了馬就往回跑。

    到了子時,褚茂林帶了一百騎就出發了,行進到韃靼大營還有半里地時,被韃靼哨崗發現,立馬號角聲大作,嗚,嗚,嗚,二短一長,意味着有敵人進攻,韃靼大營立時沸騰起來了,褚茂林一看巴比Q了,還沒接近敵方大營,就被發現了只能往大營側面跑,此時只見走馬樑上星火點點,一陣火星落下後,韃靼大營後方的馬圈及爲數不多的糧食、草料、車架猛烈爆炸起來,引起了一場大火,隨着火星的飛濺開來,又沾到了後營的營帳,原本韃靼大營聽見有警戒的號角,正往後營去牽馬,這一下起了大火,就開始亂了起來,救火的,逃跑的,要去牽馬,亂成了一鍋粥,奇怪的是這種火用水澆不滅,而且會更旺,沾到人身上也拍不滅,就開始奔逃了,這一逃不要緊,身上起着火,碰到什麼就燒到什麼,這些營賬一碰就着,就這樣火勢越發蔓延開來,最恐怖的不是燒着的人,而是馬,有馬匹已經成了火馬了,馬負痛到處亂跑四散開去,一場更大的火災很快就蔓延到了前營。

    褚茂林大喜,巡撫大人了敵如神,本想退了,現在趕緊往側營衝去,趁着韃靼混亂,來一個側面突擊。可是褚茂林想的很美好,結果在接近大營還有二百米時,從大營方向迎面奔出一隊韃靼騎兵,這一隊人馬是韃靼的遊騎,爲了防止夜晚明軍偷襲而設的流動兵馬。

    褚茂林一看也罷了,命令手下準備扔“火雷”了,扔“火雷”時,首先就是點起火把,一百人手忙腳亂地點火扔雷,此時距迎面而來的這一隊韃靼只有不到百米,顯然韃靼被今晚的大火惹毛了,所以動作相當快,手中拿着亂七八槽,五花八門的兵器哇哇叫喊着,往前衝鋒。

    最說褚茂林剛站定,吩咐點火扔雷,每人五枚全是拳頭大一點的小雷,這種雷裏面沒有火藥的,扔出一波後,還要等這些雷落地摔破後才能起火,也因爲是小雷,便易扔的很遠,首波百枚前前後後,稀稀落落地扔了出去,接着扔第二撥,第三撥……,這個小雷最遠也就扔個三十米左右,力氣小的扔二十米,慌忙中還有扔十幾米的,等到落下去後,正好落在這隊韃靼騎兵頭上,隨即就起火燒了起來,這種粗煉出來的混合油,燒起來有多快,不是一般地起火,而是爆燃,這一隊韃靼有上百騎,就這樣身上、馬上起火了,地上火勢更旺,馬畏懼火,這一下就不聽主人了,往兩邊亂跑開去,馬蹄帶着地上的火苗弄的到處都是火,衝在最前頭的韃靼兵可就苦了,身上、馬上全是火,在地上翻滾起來,被後面奔跑中剎不住的人馬踩死。

    等到褚茂林扔完所有的火雷後,也不管這隊韃靼騎兵怎麼樣,趕忙往後側沿着走馬梁下奔去,果然看到許多的韃靼戰馬,稀稀拉拉遠離火災現場,顯然這些馬是逃出來的。

    褚茂林也不答話,牽了一匹把馬繮繩系在自己的馬鞍上就走,餘下的人也在一樣照做。還有人牽了兩匹的,也有人什麼也沒撈到,卻趕了一羣羊,這羊是蒙古人的主食,現在逃出來在黑夜中聚集在一起嗷嗷地叫着,正好便宜了褚茂林。

    這一場大火韃靼可謂死傷慘重,在黑夜的混亂中死了二名臺吉,不是被火燒死,而是被人馬撞死踏死,折騰到天色大亮,才收攏了大半人馬,驚魂未定中,好在沒有明軍來攻,剩下的幾個臺吉一商量拔營就走,可是很不甘心,清點人數後,各部落都有人員傷亡,氣惱不過就對榆林外邊的小堡下狠手,吳家堡是一個土墩堡,建在一個黃土墩上,三面很陡,只有一面是一個緩坡,土墩中地方也不大,堡內能容納幾十名兵丁,主要用於預警,圍繞主雕樓邊上修築土牆三道,面對緩坡形成一個阻擊防禦。

    有韃靼部落一想拿不下榆林堡,難道還打不下這樣一個小小的土堡嗎?就拿這些小土堡出氣,三五成羣地糾合了幾百人馬,往吳家堡猛攻。

    前面說道,在大明九個邊關中,最不怕死的最彪勇的就數榆林衛了,因爲條件最差加上赤貧如洗,打起仗來不顧性命是爲了自己戰死後,朝廷就能給家人許多錢糧,喫上一口飽飯,不至於天天餓肚子。在這種環境下,人對生存的要求已經降低到了最低。

    剛剛收攏敗兵的韃靼一看有些部落在進攻左邊小堡,如能攻下多少也能彌補一下昨晚的損失,也就不約而同照樣學樣去攻右邊的孟家堡,蚊子雖小多少也是肉啊,而更多的是報復出氣。卻不知自成化年來,在邊關韃靼的一場更大的傷亡而至。從毛裏孩入河套起,每一次邊關告急,韃靼侵入邊牆,幾萬人對戰,死傷都不重,雙方死傷百人就算是重大傷亡了。而這一次發生在榆林堡的戰鬥,讓往後百年內,蒙古兵不敢越雷池一步,這就奠定了西北榆林地區相對安定的局面。

    先來說吳家堡的章勇帶領一隊總旗,按明朝的編制,一個總旗的兵力爲五十六人,張勇目前爲總旗官,手下有五個小旗官,每一個小旗官手下有十個大頭兵。二個總旗是一個百戶,所以一個百戶就是一百十一人,也有一百二十人的,十個百戶是一個千戶,所以一個千戶滿員的話是一千一百二十人,五個千戶就是一個衛所,所以一個衛所就是五千六百人。目前榆林堡只是一個千戶所,整個延綏地區是一個衛所,每年朝廷給延綏的兵餉就是按衛所發放的,可不知一個衛所五千多人要養活幾萬家眷,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而榆林地區因爲環境惡劣,生活更加艱難。

    章勇現在站在了吳家堡的最高處,就是一個土樓,用黃土堆積成一個四方形,別看土樓很大,土樓底部是實心的越往上越小,最上面是用木板搭建而成,上面一層作爲平時瞭望警戒,最多隻能站立十人左右,下面一層用作睡覺囤糧、放置兵器之類。這樣的土堡平時也就一隊小旗駐紮,這一次章子俊把兵力增加了五個小旗,也是爲了防止韃靼攻打。按照以往當有千騎的韃靼來犯時,就會放棄吳家堡和孟家堡,收縮兵力,堅守榆林大堡,而只一次卻碰上了從來沒打過仗的章子俊,對於這種古代的作戰更是一巧不通,只知道堅守就是勝利,多一個點就會讓韃靼多一個分心,像攻打這樣的小堡,少說也要幾百人馬,外圍的兵力分散了,進攻榆林堡的壓力也會小一點,當初就是這樣考慮的。可現在經過昨夜的放火偷襲,韃靼不打榆林堡了,改成打這二個小堡,一是爲了出口惡氣,二是爲了報復,三是能撈一點是一點,提振目前這種失敗的士氣。

    章勇的佈陣是讓緩坡上的第一道土牆下埋伏一隊小旗,等敵人上坡後就用擂木、擂石,可以順着坡度滾下去,第二道土牆下又是一隊小旗,主要是用弓箭射,最後一道土牆下也是一隊小旗,如果前面擋不住,最後就扔“火雷”,如果還是擋不住,就全部進堡內,利用厚實的土屯牆,居高臨下施放“大火雷”,就不信這樣的防守還能衝上來,沒有千百人墊底別想攻破。而自己帶着五名重箭手就在土樓上放冷槍,章勇手裏拿的可是膛線燧發火槍,米尼彈能打三百米遠的有效殺傷,就當那些不要命的韃靼身穿多層披甲,二百米時也夠喝一壺了,以前測試過,二百米能打穿魚鱗厚甲,一百米時能打穿二層厚甲……。

    目測站在土堡上距坡下第一道土牆正好是三百米左右,而且還是居高臨下。

    章勇靜靜地等待着坡底下一里外韃靼騎兵在組織衝鋒的陣型,搗鼓了半天,在一聲號角聲下,看似很鬆散的陣形,其實是一個鋒矢狀,緩緩而至,這是在積蓄馬力,等到最後幾百米時速度加快,直衝土堡外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