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求生記 >第二百八十六章 明朝百姓生活常態(八)
    目前最成功的例子只有一樣,利用水泥,燒製出五花八門的瓷磚,燒瓷原本就是老祖宗的強項,雖然硬度上弱了點,可是利用水泥鋪貼廚房牆面,竈臺等還是很成功的。不過一般普通老百姓用不着,只有在大戶人家中流行。

    在成化年間的明朝,大部分老百姓家中還沒有竈臺,多是直接在房內選一個地方在地上生火做飯,在江南地方人家中多有竈臺,因爲竈臺做飯省柴火,加上江南地方人口密度大,柴薪缺乏,燒的都爲稻草、麥杆、樹葉之類,煙氣很大,不得不將煙排出到屋外,而在山林茂密的地方不缺柴火,溼度大,直接在屋內生火,還可以在火堆上掛一些山貨薰成臘肉,天氣寒冷時又能取暖,這就是每一個地方不同的生活方式。

    作爲穿越者,章子俊正在家中爲了朋友,實驗傳說中的制白糖工藝,市面上的糖霜價格實在是離譜,其實製作的糖霜已經採用了多次過濾工藝,只是單純地過濾雜質,沒有脫色。

    糖霜起源於四川遂寧,爲唐代鄒和尚所發明。它採用小鍋恆溫、慢火久煉、人工勤濾、自然結晶的手工工藝,其天然結晶就本質酷似冰雕玉砌的假山,具有止咳化痰、潤肺消腫、除心煩心熱之功能,跟冰糖差不多,敲擊成末後就是糖霜。

    而章子俊要做的就是黃泥脫色法,這種技藝的發明,據傳說是非常偶然的,元代時泉州府南安縣有一個姓黃的糖匠在製糖時,突然牆塌,黃土塊落到缸中的糖漿上。在清理時,把土塊清除去,發現缸中上層結晶出的糖變得非常潔白,於是後人便都仿效這種方法了。這種蓋泥法經過後人的不斷仿效,糖匠們便逐步明確意識到黃泥具有脫色的本領。

    目前這種白色的糖,市面上根本買不到,雖然採用黃泥脫色已經發明出來了,糖匠們可是很保密的,稱爲蓋泥法。章子俊要做的是改良版,“黃泥水淋糖法”,這個方法目前有沒有還不知道,反正自己不做出來,估計幾十年後也有人改進發明出來了吧。

    將黑糖置於瓦溜中,再淋入黃泥水,在上層的黑糖色素和雜質被黃泥水帶走變白。這就是製作白糖的“瓦溜法”,因過程中使用的器具是瓦溜而得名,又因淋入黃泥水,亦稱爲“黃泥水淋糖法”。

    白糖產量不高的原因,目前估計還是採用蓋泥法,操作時先將蔗汁加熱蒸發,濃縮到黏稠狀態,就傾倒入一個漏斗狀的瓦鉢中,事先則用稻草封住其下口。經過兩三天後,鉢的下部便被結晶出的砂糖堵塞住了。把瓦鉢架在甕或鍋上,糖漿上面再以黃泥土蓋住。澆上點水,打溼表面上的黃泥,最後黃泥被水淋溼後成餅狀,這時黃泥便一點點地滲入糖漿中,吸附了其中的各種有色物質並緩緩下沉到鉢的底部,於是拔出塞草,泥漿便又隨着糖蜜逐滴落入下面的甕、鍋中。這樣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脫色過程完成,揭去上面已經變成的土坯,鉢中上層部分便成爲上等白糖了,而瓦鉢底部的仍爲黑褐色糖。那是因爲糖匠們還不很明白黃泥漿有脫色的功效,只是知道蓋上黃泥能把黑糖變成白糖。

    而“黃泥水淋糖法”不同之處是,用黃泥漿水淋,脫色更快,產量更高,而且效果更好。不只是上面的一層脫色,而是整鉢內的糖脫色,所以說有時,一個小小的改動就是一場革命性的顛覆。就好比是一層窗戶紙,內外有別一樣。

    章子俊所要製作的是燒製大缸及喇叭形的甕即可,投入不多效益明顯,立馬把便宜的黑糖變成白糖,經過此法後,糖的甜度也相對提高了不少。

    在沒有蔗糖時,古人對糖的來源主要是穀物製取,比如麥芽糖,也是最穩定的甜味來源,因爲發芽大麥體內有一種神奇的催化劑澱粉酶。而麥芽可以添加進各種穀物內發酵成各種風味的糖類,這種糖稱爲“飴糖”。除了小商小販走街串巷叫賣外,因做法簡單一般大戶人家自己做飴糖來喫,飴糖用糯米制作出來的爲最,嫩滑彈牙,有韌性,用來製作各種糕點,糖果。

    章子俊制白糖也是爲了昔日好友曹衡、李勝所託,自從平安建鎮後,曹衡、李勝先後指派家中管事前來捧場,在平安鎮開設商號,這些年來互有書信往來,去年才得知劉升已然過世後,在京城的李秉彝被憎道官排擠,致仕回老家。世事無常,曹衡、李勝加大了在平安鎮的商業投入,可是做什麼行商卻犯難了,目前只是販運,昔日在蘆城的產業,因章子俊的離去,生意逐漸蕭條,現在沒有一樣主要商品可供長久,爲此章子俊就想着做出白糖來讓曹衡、李勝去經營,把做法給李勝,讓其在無爲州開廠,讓曹衡去江南銷售,反正這二位好友目前家族興旺,做大做強就看他們去怎麼操作了。

    章子俊有許多關乎民生的東西,都不保密,全分派給了許多朝廷官宦人家及當地大戶人家,還有山西的許多商家去做,比如製作水泥用的設備、玻璃、鍊鐵、木器加工、食品加工這些,這也是爲了減少朝廷對自己的關注,說白了就是把水攪渾,讓更多人賺錢形成一個利益保護團體。製造業的繁榮就會促進商貿的繁榮。

    原爲延綏巡撫的熊繡,可謂心情很複雜,對平安府的許多做法,有違朝廷規制,自己的巡撫職也被架空,反過來又不得不感到榆林已成爲邊關中最富裕,不管是邊民還是軍戶生活最安定,不光不捱餓了,還是全民在經商,這就是大勢,連自己在湖廣的老家也經營起了平安鎮商貿,加上在成化十一年時的變故,熊繡被貶清豐縣知縣。如今爲鳳翔府(陝西寶雞)知府。本着打不過就加入,也是爲了政績就託請當朝左都御史、兵部尚書馬昂說合,馬昂作爲陝西總督正是熊繡的上憲,只不過此時的馬昂已老,加上病體纏身,已然不管事務,不過馬昂的兒子馬恕雖是庶出,娶的是章子俊的妹妹章子雅,有了這一層關係,章子俊當然是不能推卻的,馬家在河南開封祥符,因馬昂在京爲官,早年在京城有馬宅,馬恕迎娶子雅後一年,纔回到開封祥符安居,早些年,隨着章子俊被貶蘆州時,在朝堂上唯一的交往,就是馬昂了,這些年來隨着馬昂年老,慢慢地退出了朝堂,也就淡了這份關係,隨着平安鎮的興起,馬家又在鎮上開設了商號,加上馬恕跟子雅的關係,在許多生意上爲馬家提供了許多便利,這一次應熊繡託請,章子俊原本就不是想獨佔手中的許多生意,還是很大方地給湖廣熊家許多的項目,水泥廠、玻璃廠、鍊鐵廠,出機器、出技術人員,接下去如何銷售就看熊家的本事了。

    季氏的兔兒脣算是醫好了,不過刀疤還是很明顯的,開了二次刀是因爲季氏的兔兒脣太大,一次性修補不了,加上脣間的血管多,爲了安全才不得不慢慢拉伸嘴脣上的皮肉,吃了不少苦,原因是牛易配製的麻藥作用有限,可不管如何還是挺過來了,好在原本的上脣比較厚實,修補的還算完美,跟不開刀前簡直判若兩人,當季氏從銅鏡中看到自己時,從小到大和在手術中喫的所有苦全換成了淚水,這是自己重生後的淚水,也是對昔日所有苦難的淚水。

    今日是季氏出院的日子,三天後搭乘平安鎮往山東的貨航船,因爲季氏的開刀手術是顧麟介紹而來,又得到平安伯的關注,衛生院只是象徵性地收了一點手術費用,既然平安伯曾關注過,牛易也不敢怠慢,出院後第一件事就帶着季氏前往平安府求見伯爺,一是讓伯爺看看成果,二是季氏要道個別。爲此季氏特地穿上一身好衣服。

    明朝建立近一百年後,到了成化年間,由於這一百年間的各種制度和文化薰陶,明制的服飾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點。這個時期比較典型的搭配就是直領大襟的窄袖短衫,搭配蓬鬆的馬面裙。由於開始向奢華轉變,這個時期的馬面裙不似永樂年間那麼樸素無華,裏面多用裙撐,將裙襬撐開,看起來十分華麗甜美。

    不過在民間這樣的服飾並不流行,到是比甲很是流行,比甲即無領無袖的對襟馬甲,本爲元制,但北方婦女尤爲喜愛,作爲日常之服。元代婦女穿比甲的不多,到明代中葉,才形成風氣。比甲形似背子而無袖,比後來的馬甲.坎肩要長。有書記載“又制一衣,前有裳無衽,後長倍於前,亦去領袖,綴以兩襻,名曰‘馬甲’,以便弓馬,時皆仿之。”這比甲就像無袖的旗袍,不過比旗袍要寬鬆的多,大腿以下也不開衩,內襯長袖小衣,目前也是衆多民間女子常穿的服飾。今日的季氏就是這樣的裝扮,顯的婀娜多姿,加上皙白皮膚更顯妖嬈動人,上脣的刀疤經過粉底遮掩不似明顯,又畫了眉點了脣,原本高挑豐滿的身材凸顯無疑,真正的美女,絕不僅僅是“好看”而已,甚至是否擁有姣好的面容絕非重點,優雅的儀態、聰慧的頭腦、溫潤的內心纔是真正耀眼的亮點。真乃是:“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