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求生記 >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戰開始了
    自正統年起衛所兵的待遇一年不如一年,洪武時期的衛所兵待遇相對較好,享有穩定的住所和高質量的衣物,且不需要繳納稅款或領取月糧。此外,朝廷還向衛所兵支付一定的津貼和分紅。如果出征,還會有額外的行糧和開拔銀。按照當時的物價水平,衛所兵一個月的工資超過了一兩白銀。

    可是現在這些日常的津貼已經沒有了,只有打仗時,才發放點開拔銀,別說月銀了,不是拖欠就是平時喫喝等作爲抵扣了。特別是守衛邊關的衛所兵,士兵們窮的連妻子,小孩的衣服都買不起,每天衣不遮體。章子俊剛上任延綏巡撫時的場景歷歷在目,出見士卒妻衣不蔽體,當時感嘆曰:‘健兒家貧至是,何面目臨其上。”

    對章子俊來說,軍餉不是問題,因爲發放出去的不是真金白銀,只要工廠能大量產出所需商品,除了能換成真金白銀外,還能發放更多的“代銀券”,用作內部貨幣流通,“代銀券”一般全部用作工廠人員及軍隊人員的內部需求,所以非常堅挺。只要不超發爛發,就不會貶值,不像大明的廢紙寶鈔。因爲目前把“代銀券”的價值錨定了許多的商品,章子俊手握最大的就是各種糧食、白糖、肉食製品,這樣一來越來越多的商品就會跟着錨定,其結果“代銀券”也就成了一種緊俏品。

    曹參想要組建一個新的衛所,按以往的做法就是朝廷強徵周邊農戶變成軍戶即可,把目前的所有鄉勇戰兵全部收攏,顯然這樣的做法在東勝衛這裏好像行不通了,光發放幾萬人的兵餉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不光是所需各種各樣的裝備,每日還要給喫的喝的,曹參沒錢,朝廷也沒錢。誰願意跟着走?如果拿出文告一讀,肯定把你當成“失心瘋”了,哪怕是黃帛聖旨,也是一鬨而散,鬼取(古代得精神病的稱呼)了才變成軍戶。

    而章子俊的做法跟當前的軍戶有所不同,首先不用納糧,朝廷規定“每軍田一份,納正糧十二石,餘糧十二石。取消徭役、均徭。”因爲接下去需要大量的人口來開墾荒地種糧,到時軍士們拖家帶口前來,章子俊還要免費提供住房,分配農地,所產出的糧食除了兵士家人自用外,可把多餘糧食賣出去,當然是用“代銀券”,兵士們獲得“代銀券”後,就可買其它得生活用品,非常好使,也就形成了一個商品流通閉環。比如一輛上好的精鐵打製馬車,只要九兩“代銀券”,一部腳踏式縫紉機只要五兩“代銀券”,一隻保溫的熱水壺只要兩錢“代銀券”,一隻鑄鐵的燒煤取暖爐,加上薄鐵皮煙管要三分“代銀券”。這些全是當前生活中重要的大件商品。

    如果沒有“代銀券”去購買,就要花更多的銀子去換成“代銀券”才能購買,計算之下極其不划算,還不如直接用“代銀券”方便,這就使得“代銀券”在邊關極其堅挺。

    有了這一層的作用,不管是曹參還是王參、吳參前來組建衛所都不管用了,那怕是拿出聖旨也起不到作用,作爲朝廷派下來的兵部侍郎曹參在職位上來說,是目前整個延綏地區最高官員,連延綏總兵及正在烏蘭木倫延綏副總兵張安也得聽從曹參的指令,而曹參得聽從宦官季融,因爲宦官季融是皇帝的耳目,朱佑樘直接跟宦官季融連着線。在同來的這些低級官員裏面,還有朝堂各勢力安插的耳目,當然錦衣衛、東廠這些特務機構的暗樁也少不了。他媽特,明朝的所有官職裏面就是這樣,相互制衡。章子俊也很清楚,在自己組建的團營當中,有無數朝廷安插的暗樁,這些年來一直平平安安,主要是自己待人寬容,對待前來打秋風的許多官員,都是以禮相待,低調做人。韜光養晦果然能迷惑人,起碼還沒有什麼人要來刺殺自己。

    正當宦官季融看到城下烏秧秧地韃靼兵馬,嚇的雙腿發軟時,章子俊轉頭對着季融說道:“內使大人不必驚慌,等韃靼兵敗之時,就讓內使大人帶來的三千兵馬衝鋒出去,收割戰利便可。不過所擔心的不是此地,而是北城門兵員薄弱,所以目前讓內使大人下令城內的三千京兵做好準備,去往北城門防守。”

    季融一聽很是受用,起碼這位平安伯是一番心意,仗打完了,讓自己去撿現成的,也是一種討好自己的行爲,能把功勞讓給自己,也算是識趣。要是仗打輸了,也不是自己的事,跟自己沒一毛錢關係,反正眼前韃靼兵在東城門外,自己去往北城門防守這種穩贏不賠的買賣當然一萬個願意,站在城頭風大,正好借坡下驢道:“伯爺說的正是,咱家就去城中軍營集合營兵,到時只要城門打開,就命京城皇軍三千將士衝鋒。”

    章子俊一聽樂了,連皇軍也出來了,難道自己城中進了小本子了?

    這一次對陣的韃靼兵,聽取了敗兵的建議,這支明軍炮火厲害,在五里外就停止了軍陣前進,派出了多支百人隊遊騎前出不斷試探,這些遊騎接近城門二里地時,就遭到前出在城外塹壕中的火槍兵射殺,守城主要是從外圍開始,火槍兵的塹壕及胸牆就建在距城二里地,後又出動小股木製擋車,也被明軍的火油彈炸退,幾輪後一時無法進取,韃靼主將郝日烈顏就分兵五千,從側面繞過幾處溝峁,進攻北城門,東勝城就數東城門及北城門外地勢平坦,利於大軍進攻,可是目前把全部的火炮兵力都調往了東城門,而北城門上只是各營調撥的幾隊連排及總旗兵把守,只有數量衆多的虎蹬炮,好在北城門有甕城,哪怕韃靼兵攻破了城門,進入甕城,也是城上四面虎蹬炮的射擊範圍,北城門首要面對的,不能讓韃靼攻上城頭還是有很大壓力的,守北城門的兵員又來自各營的兵種,互不隸屬在相互配合上也是各自爲戰,有一個排的火槍兵,也有一個連的虎賁團,還有一個總旗的榴炮營,除了這些兵種,其它的是一千輔兵。

    所以在防守上採用的都是守城必備的古老辦法,即擂木、這幾日修補城門用剩下的舊城磚、石頭、生石灰、架在鍋上正在燒熱的桐油,唯一的大殺器就是大量的火油彈。

    作爲將來的東勝衛駐守太監季融,帶領着三千京兵,個個高頭大馬,衣甲鮮明牛逼哄哄地來到了北城門駐守,自己帶着一幫親衛一百多人就霸佔了城樓,而把三千營兵在甕城中駐紮,理由是西北風大,而甕城中能避風,支起蓬帳就是一個現成的兵營,在城頭守衛的虎賁團鍾連長一看,感覺不好,哪有守城士兵在甕城紮營的道理,連忙去城樓告知駐守太監季融,要求營兵在城內紮營,可是城內敗破不堪,房屋破爛,大部分連屋頂也沒有,唯一有一處完好的土坯屋早就被兵部主事吳夏中及御史蔣耿年佔據了,作爲往後朝廷駐東勝衛行轅。

    這要說道自明成祖朱棣,永樂年後期放棄東勝衛後,當時的瓦刺就佔據了此地,後然又被韃靼佔據深入到了整個河套地區,要不是章子俊固守爾林兔,目前的邊關要隘就是榆林衛了。

    不管是瓦刺還是韃靼,這些年來都沒有修繕過東勝城,只不過改個名字叫“妥妥城”,連修繕也沒有就別說新造了,要是硬說新造的建築物,那就是城中橫七豎八的土坯矮牆,是用來圈養牛養、馬匹的場所,當這一次攻城時,城內的韃靼人都居住蒙古帳篷的,韃靼人逃亡時,只留下了少許蒙古包,大部都被帶走,當時如果章子俊下令追擊的話,可以繳獲許多戰利品,特別是成羣的牛羊馬等,可是章子俊不是看不上這些戰利品,而是爲了減少殺戮,佔據一地後,將來需要人口來建設,光靠殺戮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只是圖一時爽快,最重要的是,志不在一個東勝城,而是土默特(包頭),歸化(呼爾浩特),雲川衛,玉林衛、鎮虜衛。這樣一來整個山西行都司,什麼大同前後中衛及左右衛都成爲後方。而這些地方都是當年太祖佔據的地方,想不到短短百年間以全被韃靼所控制。

    讓章子俊垂涎的這些地方,不是爲了放牧,而是衆多的礦藏。目前科技發展到了許多瓶頸期,就是因爲缺乏礦物原材料所致。

    在駐守太監季融眼中,一個民團的小小連長是什麼鬼,能見你一面已經是天大的恩賜,現在你還要求把京兵趕出甕城,這不是當面羞辱咱家不懂兵事嗎?豈能聽從,要不是眼前有戰事,差點把鍾連長打將出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