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纜鎮語錄 >太湖山詠歎調(附《四十八願》17)
    太湖山詠歎調

    >黃桔風吹處

    >岩石怪立

    >天音渺然

    >緣份盡在不言中

    >電火飛花

    >腦中涌上昔日情懷

    >信天無絕人之路

    >息胸中宏志

    >中箭的丘比特

    >心中滿是淚水

    >注:太湖山位於台州溫嶺,黃岩與溫州樂清三地交界處,海撥733.9米,風景優美。2001年5月1日隨一羣未婚男女旅遊團作了一次愛情之旅,有感而作。詩爲藏頭詩,黃岩天緣計算機信息中心即爲這次活動的主辦者。

    附錄:《佛說無量壽經·四十八願》講記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來迎引接願

    來迎引接願,這是四十八願的第十九願。

    願文的意思是,假使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一切衆生,發菩提心,修持一切功德,至誠發願欲生我國,此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即與淨土聖衆,圍繞出現在他的面前,如果此願不能實現,我終不成佛。

    我們凡夫衆生在臨終的時候,因爲一生所作的善惡諸業,乃至多生多劫的業種,一時都顯現出來,於是變現出各種善惡境界。如果業重凡夫,在臨終的時候,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或者繫念妻兒財物,或者迷悶發狂,種種惡相,障礙唸佛往生。阿彌陀佛看到衆生的臨終顛倒散亂之苦,於是特別發臨終接引願,來慈悲攝受衆生。

    因此,對於唸佛修行的人來說,臨終處理特別重要。一般來說,人死之後的八個小時之內最好不要隨便搬弄他,也千萬不要隨便哭出聲來。這種原則不但合乎佛法,而且有科學依據。因爲人的呼吸雖然停止,心臟也不再跳動,理論上可以宣告死亡了,但是他的神經系統和腦部還在運作,潛意識裏面還殘存着某些知覺,實際上人還沒有完全死亡。所以,不管那時候他的姿態是躺着、坐着,還是一半在牀上一半在地下,都不宜隨便搬動他,也千萬不要急急忙忙的給他換壽衣;因爲你動他的時候,可能會引起他身體上的不舒服,讓他有痛感,他一不喜歡就會生起瞋恨心,這一念之間就會影響他的業力而產生不幸的後果,他就不能心生歡喜地去投胎受生了。

    從前有一個國王,篤信佛教、奉行佛法,臨終的時候,國王的親人都守護在牀邊看着國王安靜地滅度。不巧一隻蚊子飛來,正好停在國王的鼻子上。國王的親人一看,一掌揮打過去,卻打在國王的臉頰上,彌留之中的國王感覺一陣疼痛,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因此墮入惡道,轉世成爲一條大蟒蛇。

    所以人往生之後,最好等過了八個小時再去搬動他的遺體,替他換衣服安排後事,家人到這個時候也纔可以哭,在這八個小時之內,只可以助念,協助亡魂繫念於佛號而往生。因爲他雖然身軀已經僵冷了,可是耳識仍然存在,如果聽到親人家屬的哭聲,心裏留戀割捨不下,不忍離開世間安然地去受生轉世,對他來說也是很痛苦的事。

    所以,臨終的助念也非常重要。因爲佛號不間斷,在神識離開身體的一剎那,得到阿彌陀佛願力加持,佛光注照,與唸佛人的心光融會,頓現阿彌陀佛與諸聖衆前來接引的景象。

    阿彌陀佛的核心五願,具有內在的邏輯關聯。“住正定聚”是阿彌陀佛啓立本願、建構西方淨土的終極目標。爲了達到這個目標,阿彌陀佛便以福慧莊嚴自身,使自己能夠具足救度九法界衆生的特殊能力。於是,便有光明無量、壽命無量、諸佛稱揚的三願建立。這三願是針對十方世界的苦難衆生,讓這些衆生能夠聽聞佛名,接觸佛光,能夠長久依賴,生起求生之心,只要短暫的十念,即可往生,進而修道成佛。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有無限深廣的涵義,願願都是爲了幫助衆生儘快成就佛道。爲了簡明起見,古來大德還從中挑選出與娑婆世界衆生唸佛往生關係最爲密切的五願,作爲阿彌陀佛大願的眼目與核心。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