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纜鎮語錄 >包餃子的含義(附錄:《寶積經》14)
    包餃子的含義

    周浩然與這些人的交往,往往都在喫一頓一頓的餃子之間。

    唐銀美,川西人,據說長得很媚的那種。

    她小時候就來纜鎮了,因爲有好幾個姐姐嫁在纜鎮。

    唐銀美的第一任丈夫叫唐不語,也是川西人,他們開的唐府川菜館,據說是纜鎮最早的川菜館之一,至今招牌仍在,只是老闆已經換了好幾任了!

    唐不語是個川菜廚師,與唐銀美離婚後,離開纜鎮去了海州,輾轉幾家飯店後,最後被海州香滿樓大飯店老掌櫃吳金方相中,將其女吳曉然許配了給他,唐不語開始了他的成功之路。

    很多年後,周浩然出差海州,偶遇唐不語,唐不語在香滿樓最好的包廂款待周浩然,一副很春風得意的樣子。

    唐銀美和唐不語育有一子唐無缺,唐無缺不喜歡開川菜館,把父母留給他的唐府川菜館轉讓了出去,在纜鎮鄉下承包了幾百畝土地開始種植花卉,後來生意極好,江湖人稱花無缺!

    唐銀美的第二任丈夫叫阮成器,是個服裝設計師。

    唐銀美的縫紉水平很高,他們的服裝廠生意很好,他們創立的服裝品牌“軟棠”名滿江湖。他們育有一女叫阮清秋。

    阮成器是肖雅文的遠房親戚,後來阮成器又娶肖家一女爲妻。

    他的服裝廠也就納入了肖氏家族企業的版圖。

    唐銀美的第三任丈夫叫官大能,是周浩然的遠房親戚。

    官大能是個銷售天才,後因做傳銷入獄,他同唐銀美沒有子女。

    官大能入獄後,唐銀美性情大變,輾轉於永安、六通等地各大寺院,最後在暖州出家,法號恆妙。

    從此,周浩然再也沒有見過她。

    回憶起往事,展現在周浩然面前的是一頓頓餃子。

    唐銀美最喜歡用的是茼蒿。

    茼蒿爲桔梗目、菊科、茼蒿屬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其莖直立,高達一米,光滑柔軟富肉質;葉互生無柄,橢圓形,淡綠色,邊緣有不規則深齒裂;頭狀花序屬單生枝頂,開黃色或白色小花;茼蒿通過種子繁殖,八、九月下種。

    後因茼蒿傳入皇宮,故又叫“皇帝菜”。

    茼蒿原產地中海,在中國唐朝以前就遍種,有較長的栽培歷史。

    茼蒿性喜冷涼氣候,耐寒力強,不耐高溫。

    12c以下生長緩慢,29c以上生長不良。

    其爲長日性植物,生長速度快,對光照要求不嚴,適宜生長肥沃、保水力強的砂壤土或黏壤土。

    茼蒿原爲野生,現全年栽培,南方較多。

    茼蒿是中國南方春季蔬菜之一。

    其自古即做藥用,唐代孫思邈曾收載於《千金方》中。

    中醫學認爲,茼蒿味甘、辛,性平,無毒,可清血養心,潤肺消痰。

    茼蒿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多種氨基酸,有養心安神、降壓補腦等功效。

    其有特殊香味的揮發油,有助於寬中理氣、增進食慾,腹瀉者不宜多食。

    不知道唐銀美成爲恆妙法師後,是不是還喜歡包茼蒿餡的餃子。

    喜歡種植茼蒿的還有官大力。

    官大力是官大能的弟弟,他是在嫂子唐銀美家喫過一次茼蒿餡的餃子後喜歡上種植茼蒿的。

    官大力是個理髮師。

    他的第一任妻子左明妃是東北人,那時官大力是下鄉知青。

    後來,左明妃過不慣南方的生活,一個人回東北了。

    他們育有一子官天標,後來也回了東北。

    官大力的第二任妻子叫徐小娥,是個美容師,據說後來去了廣東就沒有再回來。

    他們育有一女叫徐姿姿,就跟了官大力。

    官大力的第三任妻子叫邊麥麥,是官大力的麻友,就是打麻將時認識的。

    因爲邊麥麥喜歡徐姿姿,於是很快兩人就結婚了,三人家庭居然很幸福!

    周浩然請章忠棟、廉子和在摩訶禪寺喝茶。

    周浩然聽他們講述唐銀美和官大力的故事。

    章忠棟說:婚姻就像包餃子!

    廉子和說:什麼皮?什麼餡?怎麼喫?都不一樣?

    周浩然大笑:餃子的含義真的很深刻!

    附錄:《寶積經》14

    第十四期

    【寶積經|經文】

    複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爲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爲菩薩,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爲菩薩。

    何謂三十二法?

    1、常爲衆生深求安樂,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2、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3、破壞憍慢;

    4、深樂佛道;

    5、愛敬無虛;

    6、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涅槃;

    7、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8、所爲事業終不中息;

    9、普爲衆生等行大悲,心無疲倦;

    10、多聞無厭;

    11、自求己過;

    12、不說他短;

    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16、諸衆生中行無礙忍;

    17、爲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18、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19、行方便慧;

    20、應四攝法;

    21、善惡衆生慈心無畏;

    22、一心聽法心住遠離;

    23、心不樂著世間衆事;

    24、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25、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26、成四梵行;

    27、遊戲五通;

    28、常依真智;

    29、於諸衆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30、言常決定;

    31、貴真實法;

    32、一切所作菩提爲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爲菩薩。

    ■做到這些纔可被稱爲“真菩薩”

    我們當中有不少居士可能都受過菩薩戒,按照佛教的說法,受過菩薩戒的人名義上就是菩薩,但是跟真正的菩薩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就好像上了幼兒園就可以叫做學生了,可是到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階段,還是叫做學生,甚至退休後的老年人,還有老年大學,也叫學生,可是不同的學生知識水平、學問、能力和成就卻有極大的差別。

    菩薩也是這樣。名符其實的菩薩應該“能行善法”、“具平等心”,具體條件可以概括爲32項,也就是“三十二法”:

    “三十二法”

    1、常爲衆生追求強勝有力的願樂;

    2、使他們在佛的一切智中得以安住;

    3、心中不會生起對他人智慧的憎惡、嫉妒等;

    4、克服可能的驕慢之心,對有修有證的菩薩,恭敬隨順;

    5、深心愛樂於佛道;

    6、真誠地愛敬衆生;

    7、徹底地親密愛護,無論是對於自己的怨敵,還是對於親愛,直到涅槃境界,都能以平等心一視同仁;

    8、和顏悅色,常帶微笑,逢人先作問訊;

    9、無論幫助人做什麼,不到事業完成,始終不會停歇下來;

    10、對於尚未許諾給予幫助的衆生,懷有平等大悲心,隨時準備給予幫助;

    11、自心努力,時時精進不已,聽聞佛法永無倦意;

    12、自己檢查自己的過失,不去盯別人的缺點;

    13、行住坐臥,不失威儀,都以菩提心作爲依據;

    14、無論以財施還是法施惠濟於人,都不貪圖今生現報和未來果報;

    15、自己持守戒行,不是爲了凡夫那樣地求來生生於天上或人世;

    16、在一切衆生中均能持忍辱行而心中沒有些微恚怒;

    17、爲了修習一切善根而精進不已;

    18、修習禪定不是爲了生於色界無色界,而是爲了行悲願而生於人世;

    19、菩薩並非爲求智慧而求智慧,而是以悲願等方便發智慧;

    20、凡上求下化,菩薩所行皆不離佈施、愛語、利行、同事的四攝原則;

    21、對於或修善或修不善的衆生,菩薩均能以同等慈心說法;

    22、對於不同的說法者,菩薩都能夠懷着同樣恭敬的心情去傾聽說法;

    23、其心清淨,真正能夠遠離染垢的行徑;

    24、雖住於世間,但只爲行化,故不會喜好貪著乞食、遊行等世間事;

    25、深了大乘法的諸殊勝功德,所以不貪小乘法;

    26、不追隨惡人惡事,而親近善知識;

    27、成就四種清淨梵行,即慈悲喜捨,而能修發五種神通,即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

    28、一切修行,依於真實智,不依虛妄識;

    29、菩薩於衆生中隨機應化,平等—切,所以不會捨棄衆生而無論他們具惡行還是善行;

    30、菩薩有確定無疑的認識,所以教授言說不會猶豫不決;

    31、菩薩所說以真實爲重.故能使聞者趨向真實;

    32、菩薩一切言教,皆以迴向衆生菩提爲首要目的。

    佛陀最後總結說:“大迦葉啊,正如上面所說,如果有人能夠具備這三十二個條件,那他就是名符其實的菩薩”。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