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紅樓從遼東開始 >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江節度使(忘記設置自動發佈了)
    朝廷早就收到了北鎮李達祖的急奏,索要援兵。

    意思不言而喻。

    朝廷哪裏有兵可以派去遼東,援兵無非就是錦州和金州罷了,可笑的是,金州總兵前番才提出五年平遼。

    這纔多久,蠻族就搶先進攻北鎮了。

    “去問問史鼐和唐清安,北鎮被圍,二部爲何不動。”

    太上皇的問責,很快送到了錦州和金州。

    錦州的遼東經略史鼐,不但收到了朝廷的,還收到了北鎮突圍送來的急信。

    問他是否又像上回一般,看着北鎮被攻打而無動於衷。

    史鼐嘆了口氣。

    他和李達祖都是京城的勳貴,是有不少交情的,兩人間並沒有什麼私仇。

    北鎮到底不如錦州,更不如金州。

    野戰沒有信心,守城還是有信心的。

    沒有城池之利,蠻族大軍早就突進,以這數萬的新兵,如何能抗拒蠻族。

    因此史鼐才因地制宜,提出修堡以拒蠻族之策。

    雖然每年耗費無數的物資,可是朝廷也無可奈何,誰有本事領兵去和蠻族野戰,他願意讓賢。

    正是這個原因,攻奸他的人雖然多,卻還是久在遼東經略之位。

    遼西走廊不光地形狹長,且山多險要,因此此策可以。

    寬闊的北鎮卻不行,根本擋不住蠻族繞路,也沒有實力去斷絕後金糧道。

    這也是他爲什麼不願支持李達祖的原因。

    想要守住北鎮,就必須要奪回大遼河,在河西駐守重兵,以阻止蠻兵過河,才能護住後方。

    可是北鎮有實力奪回大遼河嗎?沒有!

    史鼐的桉臺上,一邊是朝廷的旨意,一邊是李達祖的信函。

    地勢地勢。

    北鎮當初是爲了抗拒蒙古而建成的,因此選擇建城的地方,地利在於北邊。

    北邊山多,又依山修建了邊牆,在險要地帶的堡壘也多。

    弱點就是南邊,南邊寬廣且平原多。

    以前南邊有沉遼兩堅城不提,還有衆多大城,因此對於關外的蒙古來說,北鎮的弱點不是弱點。

    而形勢鉅變,蠻族偏是從南方來。

    這是百年前的先人們沒想到的,如此巨大的優勢,後人如何讓人強大了起來。

    其實沒有北鎮會更好。

    史鼐大逆不道的如此想到。

    如果沒有北鎮,把這些年輸送北鎮的人力物力軍力都留在金州,那麼史鼐可以向朝廷保證。

    錦州固若金湯,萬無一失。

    錦州穩固,則遼西走廊後方,乃至山海關同樣也無憂。

    蠻族就是想要繞道也無法繞。

    金州的地利有它的優勢,東岸有長白山脈,

    遼西走廊也有自己的優勢,盡是山巒。

    蠻族攻城,正面也把兵力鋪不開,更不提從山中繞道了。

    只不過他不敢提放棄北鎮。

    反而還要向朝廷保證收復失地,哪怕他實際的做法是圍繞修固錦州。

    事情可以這麼做,話卻不能說。

    這一回太上皇口氣嚴厲,史鼐承受不住壓力,終於向朝廷如實稟告。

    錦州不敢派兵去救。

    錦州目前只有五萬兵,這五萬兵是保證錦州不失的底氣,絕對不能派出去。

    不然錦州失,則山海關危,山海關危,則京師不安。

    史鼐終於說了實話。

    朝廷諸公反而不好受了。

    北鎮的確可以失,遼西走廊萬不能失。

    孰輕孰重誰也知道。

    可是北鎮到底是有數萬大軍的,真要是這般結局,還不如早早的收縮回遼西。

    不然不但這幾萬大軍白白送了性命,又浪費了幾年來無數的物資。

    說來說去,無非是沒人願意擔責。

    總是到了事到臨頭,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陷入被動之局面。

    好了。

    遼東經略史鼐破罐子破摔,把皮球踢回了朝廷,朝廷反而坐蠟,只能追問金州。

    ……

    遼西走廊是京城的門戶,是最爲緊要的地方,史鼐可以如此告知朝廷,無法援助北鎮。

    金州卻不行。

    朝廷大力支援金州,目的就是爲了牽制蠻族,保護遼西走廊,這是金州的職責所在。

    可唐清安現在想救也救不了。

    四萬大軍在岫巖,三萬大軍在鎮江。

    岫巖在山區,到金州也是四五百里的路程,就算他命大軍回金州,路程也需要半個月。

    至於鎮江,雖然比岫巖的距離要遠個兩三百里,但是因爲有東岸的直道,只需要二十天。

    朝鮮同意出兵三萬,但是從朝鮮到金州,那就更遠了,至少要等一個月。

    總之,他就算想要救,金州召集各軍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然後出海又需要六七日才能到東海堡,然後路上花費個兩三日,才能趕到北鎮。

    把這番算法,如實的告訴了朝廷。

    金州的援兵,北鎮至少要堅守兩個月纔行。

    且金州軍,鎮江軍軍備不足,糧草不足,船隻不足。

    從長白山區無法度過大軍,只能從金州出發,而又有復州蠻族重兵防備金州。

    請求朝廷急調糧餉物資四十萬石糧草,用以調回各地軍兵,以出動五萬金州軍,三萬朝鮮軍。

    唐清安在等。

    等朝廷的物資,等大軍齊至金州。

    這回。

    他要和老奴扳扳手腕。

    ……

    北鎮等着錦州和金州的援軍,義州等着北鎮的援軍。

    最後義州沒有先等來北鎮的援軍。

    蠻族的攻城套路還是老三樣。

    以驅趕遼民填平城池防衛工事,消耗守方的物資和士氣,然後驅趕遼民推進攻城器械。

    楯車,雲梯等。

    等遼民消耗殆盡,守方士兵疲憊,則派出精兵攻城,不給守城方喘息的機會。

    義州只有幾千兵,又大多是新兵,只經過訓練未經戰火。

    幾日下來,見不到援兵,早已軍心渙散。

    當一段城牆被蠻族所得,則城內守兵盡皆潰散,沒有一部能組織起來反攻奪回城牆。

    各隊都從蠻族故意留下的南門突圍而出。

    遠處看不見的地方,早已等待多時的蠻族騎兵,隨後蜂擁而上,輕鬆的剿滅了逃兵,追殺了二十餘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