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紅樓從遼東開始 >第二百五十一章 立威
    馮勝之在節度府前,見到了正要上馬車的賈鑑,賈鑑坐上了馬車,隨後駛離了遠處。

    不知道對方是不是真的沒有看見自己,馮勝之不以爲意,進去了節度府。

    得知馮勝之求見,唐清安立馬召見了他。

    這一回。

    是馮勝之上報,因爲屯田之事,爲此導致死亡的百姓的數量。

    在有些地方視百姓爲無物。

    而金江鎮不同。

    將軍每年都會下達的嚴令,金江鎮的百姓異常死亡,都需要單獨的上報節度府,並作出解釋。

    因此馮勝之是來彙報的。

    唐清安翻閱着各地上報的死亡百姓人數,心裏雖然知道這是避無可避之事,仍然感到難過。

    穿越前他前世的長輩,也是因爲修建水庫而死。

    新生代是無法理解,在機械化沒有鋪開之前,全國修建的水庫,渠道等設施,農民做出了多大的犧牲。

    這是時代下的生活。

    他的父母,就是在修建水庫上相識,組成了幸福的家庭。

    所以以金江鎮如今的生產力,年年大批量的開荒,修建水利等,是極其艱辛。

    他雖然下令的輕易,而真正能保證坐實,靠的就是官員,以及勤懇的遼民們。

    “雖然知道官員們不容易,可是我還要老調重彈,死亡數量必須壓下去。”

    唐清安沉聲說道。

    開墾田畝他要達成,卻不是用遼民的生命來完成,能避免的是必須要避免。

    他做不到監督每個官員。

    以前地盤還小,官吏不多,他大多都面熟,如今形勢不同,好多人他都不認識。

    這些地方上官吏,只能靠制度。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道理他當然也懂。

    馮勝之爲官員們解釋了一番。

    “這些名單中,有不少遼民是本身帶病,又有常年累月的飢餓,身體底子差,所以不堪使用。

    各地的官員,對人命關天的事,有節度府的嚴令,皆不敢馬虎,可是就算小心了又小心,還是無法避免。

    我還發現有些地方的官吏,起了懶政的心思,竟然只要是老弱就養了起來。

    這是不對的,這些人要照顧,但也必須根據其身體情況,派予一定的活計。

    只有不想付出精力,躲避責任的,纔會直接一刀切,對這些官吏,我都斥責或處罰。”

    馮勝之又指了另外一本冊子。

    “這本就記載了其中的一些。”

    對於馮勝之的民政能力,唐清安沒有懷疑的心思,不讓也不會讓他做支使。

    “馮兄說的有道理,我也是認可的,可是總要多往這方面努力,遼民已經很苦了。”

    “將軍的愛民之心,讓人敬佩。”

    “我也是百姓出身,做人不能忘本。”

    唐清安笑道。

    兩人談笑一番,馮勝之也彙報完了各項工作,才告辭離去。

    “馮兄。”

    唐清安突然叫住了馮勝之。

    馮勝之轉過身,等候將軍的吩咐。

    “這些年辛苦了。”

    聞言,馮勝之內心百感交集。

    看到馮勝之的神態,唐清安也何嘗不是如此。

    兩人在長行島。

    數百軍丁,數千百姓。

    一個負責打仗,一個管理民生。

    可以說金江鎮有如今的勢力,馮勝之的功勞,不下於唐清安。

    唐清安年年都強調開墾田畝,而馮勝之從來無怨言,默默的擔負起責任。

    其中經歷了多少艱辛,多少委屈,多少安撫官員等等,馮勝之可以說付出了所有的精力。

    公事上如此,私事上更是如此。

    兩人不但是同僚,更是朋友。

    “將軍也辛苦,大家都辛苦,不過到底有了這般的局面,也不算白費功夫。

    金江鎮數百萬遼民,不少百姓視將軍爲神,甚至有的地方,百姓主動的修建了將軍的生祠。

    這可不是官員做的,都知道將軍不喜這般,做了反而會引得將軍責罵。

    百姓就是這般簡樸,誰真心實意的對他們一分好,他們就還以十分的恩。”

    馮勝之感嘆道。

    聽到馮勝之的話,唐清安也沉默了下來。

    良久。

    “將軍。”

    馮勝之誠懇的看向唐清安。

    “三百萬遼民心念將軍,希望將軍不要辜負他們。”

    “你放心,我不會的。”

    唐清安真誠的說道。

    他理解馮勝之。

    明末。

    這是後人冠以的稱呼。

    大周流民起義未起,就算陝西農民起義初起,十年的時間也都成不了氣候,更何況如今的形勢。

    大周目前來看,國內總體是趨於和平。

    所以馮勝之不希望自己作亂。

    而唐清安不同。

    他知道紅樓的這方世界,全文最終隱喻了淫奢敗家,內訌毀國,再結合如今的時間線。

    因此他很肯定,大勢在他。

    可哪怕如此,他如何對人言?誰能信他。

    六年前來遼東。

    就算是從小一起跟他長大的義弟劉承敏,不也是半信半疑的麼。

    正如馮勝之明白金江鎮的形勢。

    只要將軍一聲令下,以將軍的威望和能力,是能做到舉旗的。

    哪怕金江鎮有些反對的聲音,也阻礙不了將軍。

    可他不認爲金江鎮有奪去天下的實力。

    蠻族全取遼左之時,軍威比如今的金江鎮都要強大,也只不過是朝廷的邊患而已。

    朝廷沒有選擇放棄遼東,所以不停的在遼東運送海量的物資。

    馮勝之從小讀書,加上這些年的經驗,十分清楚部落國家的短板,那就是後勁不足。<.

    前期鋒芒畢露,卻無法堅持日久。

    只要大周和蠻族耗下去,蠻族將會頹廢,逐漸無力。

    而大周國土萬里,子民億兆,後勁十足,潛力無限。

    兩者的區別,不過是馮勝之不知道天時。

    他想不到十餘年,或者二十年後的大周,會被流民拖垮甚至擊敗。

    正是被農耕國家的長處擊敗了自己。

    在他看來,面對朝廷的打壓,將軍最好的方法,就算到了最後一步,避無可避之時。

    選擇聽調不聽宣,也比舉旗攻打大周要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