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紅樓從遼東開始 >第三百零八章 出戰
    金江鎮節度府,管軍民兩政,軍政如今緊鑼密鼓的行動,牽扯了唐清安大部分的精力。

    但是民政也不能放下。

    “戰事未雨綢繆,未慮勝,先慮敗,故可百戰不殆矣。”

    抽空見了馮勝之,顧應時,唐清安慎重的交代,關於今年年初的屯田,以及播種事宜。

    民政發展的好,唐清安就不怕今年的戰事遇挫。

    軍隊穩打穩紮,哪怕打不贏,也不至於大敗。

    而他背後有數百萬遼民的支撐,不同於歷史上的東北大帥入關。

    戰事上一次的失敗,則萬事皆空,軍心低落,導致他灰熘熘的退回東北。

    對於攻打蠻族。

    金江鎮民心旺盛。

    哪怕今年戰敗,明年再戰,明年戰敗,後年再戰。

    他有這個底氣和蠻族來消耗。

    倒是要看看,蠻族是否有這份元氣,來跟他比拼如此的消耗。

    比消耗,靠的就是民政。

    民政做的好,纔有實力來比拼潛力。

    不然落得歷史上毛文龍的東江鎮的結局,空有遼民而無糧食,無力發揮力量,只能困頓於斷糧之局。

    目前金江鎮的地盤不大,可是多年來的努力,做到養活數百萬遼民,已經有了這個雛形。

    可是如果今年戰事不順,他觀朝廷的形勢,明年是不可能如今年一般,還有這麼多的積蓄來支持他的。

    那麼金江鎮越往後,就越需要靠自己。

    當然。

    如果一戰而勝之,以新收復的平原地帶,則立馬緩解金江鎮的糧荒,並且能收攏福建沿海各地的無地之民。

    不過這是最好的結局,唐清安也要考慮壞的結局。

    “你們建議的,成立新的衙門,專門負責農事,收集全國的好的耕作,並且研究更好的耕作方式,這是值得肯定的。”

    唐清安誇讚道。

    耕作方式,是一直進步的,漢朝時的田畝產出,是一個頂峯,宋朝的田畝產出同樣是一個頂峯。

    而到了前明,田畝產出又到了一個頂峯。

    朝鮮如今的耕作方式就很落後,原本的歷史上,隨着毛文龍建立的東江鎮,大量的遼民涌入朝鮮。

    爲朝鮮帶去了先進的耕作方式,讓朝鮮各地官府學會了如何新修水利,學會了插秧法。

    水利工程,促進了田畝的增加,先進的插秧法,則使得田畝產出增加,因此朝鮮的人口,在十七世紀中後期開始暴增。

    前明爲上朝天國,並不只是形勢上的,文化上民生上,方方面面碾壓周邊的國家。

    大周承襲大明,並無大的變化。

    北方地區現在是麥粟複種,南方許多地區,原來是單一的一季晚稻。

    初春播種,九月底十月出收。

    優點是生長時間長,冬季田休閒,單產較高。

    逐漸發展爲芒種節,白露節收的中稻,變爲麥類作物,與晚稻穀在水田內的輪作兩熟制。

    稻麥兩熟,畝產量低,但是加起來的畝產,要比單一畝產還是要高的。

    還有其他地方不一而定,例如有的地方雖然是兩季,但晚稻或者中稻以前的作物,不是麥而是油菜,蠶豆,豌豆,大豆,綠豆等作物。

    還有些地方,是中稻與其他作物輪作,如蕎麥,綠肥,亞麻等等。

    還有的地方消息閉塞,仍然還是一季晚稻。

    田畝的產出,各地的情況也不同,高的很高,例如嘉興湖州地區,畝產四五石,低的也很低等等。

    高產和地產,都不能作爲代表。

    總之,大周國內的畝產,平均下來後。

    南方一季的畝產爲兩石七鬥二升,稻豆輪作,或麥稻輪作,田畝中稻兩石,麥一石或豆一石。

    北方地區,夏麥秋粟,合起來高於兩石,如果只種一季,則將近兩石。

    “番米要大力推廣。”

    田畝以如今的耕作方式,已經達到了上限,唯有新的農作物,能提高畝產。

    唐清安對於各種資料雖然有些認識,但是五穀不分,只能以自己知道的知識,交代衆人。

    對於將軍引進來的番米,馮勝之和顧應時還是認可的。

    “用番米來輪作,比原來的輪作方式,產量逐年在提高,的確值得大規模推廣。”

    小書亭

    馮勝之建議道。

    “未光復遼東前,番米仍然以海島爲主,如果今年大勝,則開始在金州推廣番米。”

    “將軍的建議是穩重之言。”

    顧應時點頭。

    番米乃利器,的確不能被敵人所得。

    此物在各島試種,到如今產量越來越大,種植技術也越來越成熟,成爲了當地百姓常用之物。

    唐清安沒有懷疑過番米。

    他穿越前的時代,很多人對於這方面,沒有看過史料和研究,只根據自媒體的言論而妄言。

    他雖然也不懂,可是後世的研究者是確認過的,他信科學,不信民科。

    在明清時期,各種輪作方式。

    如果用玉米或者甘薯參加輪作複種,畝產量要比其餘農作物,增產百分之二十三點七五。

    在嘉慶十七年,玉米甘薯的增產出來的產量,對比原來的農作物產量。

    人均在原來的收穫上,多出了九十斤的口糧。

    後世的學者,已經做了詳細的定論。

    這人均多出來的九十斤的口糧,纔是清朝人口暴增,比前明還要多出一億多人口的根本原因。

    不是因爲任何政策,而是因爲糧食的增加。

    而番米,玉米都是明朝引進的。

    番米引進的最晚,萬曆末年纔在福建開始試種,玉米進入的時期雖然早,卻是由西南從國外引進,在雲南不適合耕種的地方種植。

    兩物都不是清朝引進的,不過是享受了前明的餘蔭。

    連盟友蒙古,都向對方施行減丁政策,如何會願意漢族人口暴增,豈不是自相矛盾。

    “將軍所言的還有一利物,爲何不見動靜?”

    馮勝之急切的問道。

    以前將軍說言,有幾樣新物,能帶來大利,馮勝之等人,並不以爲意。

    他們深知將軍,從小在薛家做學徒,沒有幹過農活,說句不敬的話,就是五穀不分,如何懂田畝上的事務。

    原本是以爲,將軍從小是商櫃上的學徒,來往打交道的人多,將軍可能聽信了一些流言而已。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