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紅樓從遼東開始 >第三百六十八章 忠順王之斥
    賈璉還未到之前,唐清安正和唐展望,冷子興,還有剛從金陵歸來的劉承敏。

    幾人聚在院中小飲,商談今年的濟州島貿易。

    隨着濟州島的名氣打開,越來越多國家的商人,開始抵達濟州島,進行各項貿易。

    濟州島靠着壟斷大周奢侈品,吸引無數的商人到此地貿易,這些商人帶來大量的白銀,還有豐富的貨物。

    因此,濟州島逐漸成爲東方最大,貨品最全,秩序最好的貿易中轉中心。

    各項貿易中,除了朝鮮,日本和國內之外,總體可以分爲三種,遠洋貿易,東西洋貿易。

    遠洋貿易被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壟斷,特別是西班牙的大帆船貿易,只此項的貿易,去年的體量,就高達近兩百萬兩白銀。

    東西洋,就是後世的東南亞,前明就分稱爲東西洋。

    這兩處的貿易,有各國的商人,還有海外商人蔘與,同時也有西方國家的參與。

    合起來的體量,雖然不比遠洋貿易少,但是參與的國家多,對應的事務也多。

    金陵作爲國內商品的集散中心,是濟州島不可或缺的。

    所以國內的商品提供源頭中,必須有金江鎮自己的人看顧,以免落入被動的局面。

    唐展望和冷子興就是唐清安,在金陵的直接負責人。

    冷子興的商路,原來是靠着賈府的情面,做古董的冷門生意,主要還是爲權貴服務。

    現在雖然擴大了,規模卻不夠。

    倒是唐展望,借殼起家,以薛家二房的商道,幾年間建立了衆多的商隊。

    這些商隊深入國內各地,形成了成熟的商道,採購衆多的貨源,以免金江鎮的貨源渠道,完全掌握在外人的手中。

    “海貿的發展,還遠未到巔峯。”

    聽到衆人有些滿足自豪的話語,唐清安敲打了一番。

    聞言,衆人皆看向唐清安。

    其餘不提,同時空的大明,沒有統一的管理,形不成合力,反而會內耗。

    如此形勢下,只西班牙的大帆船貿易,一年就高達三百萬兩銀子的體量。

    現在濟州島,遠洋貿易都還未到兩百萬兩。

    有統一的管理,更加豐富的貨源,比同時空競爭力更強的力度,只西班牙大帆船貿易。

    不但要達到三百萬兩銀子的貿易量,更要超過三百萬兩纔對。

    濟州島的貿易發展雖然迅勐,令人咋舌,到底時間尚短,並未讓唐清安滿意。

    只有不知道未來的人,受眼界所限,纔會心滿意足。

    唯獨唐清安不同。

    所以見到衆人有些滿足的心思,唐清安否決了衆人的想法,而是大力提倡,要繼續大力發展海貿。

    唐清安年紀輕輕,就做下這番的基業。

    在七年前還是小夥計的時候,他想要離開金陵,另謀出路,需要詳細的向冷子興解釋。

    以爭取長輩冷子興的支持。

    現在以他的威望,只需要提出他的要求,在場的幾人,就會按照他要求去做。

    聽到唐清安的話,衆人有了壓力的同時,也更想看到,真如將軍所言的場景。

    以受到全世界追捧的大周商品,搶佔越來越多的市場,最終將會達到哪一步呢?

    “生產如此巨量的絲綢,瓷器,茶葉等,需要更多的桑田,茶田,會導致農田的減少。

    恐怕會引起不小的麻煩。”

    冷子興到底年長,走南闖北眼界高,看的要更加遠一些。

    但是唐清安看得比他更遠,更清楚。

    的確。

    同時空的大明,都導致了桑田農田之爭,更何況唐清安,要做出規模更大的貿易。

    “去年的大戰,之所以請調各地的軍兵,就是爲了那一刻。”

    唐清安笑道。

    衆人好奇。

    除了劉承敏久在金江鎮,深知遼東的事情,唐展望和冷子興,一年都來不了幾回。

    因此很多事情並不是很清楚。

    “遼東之地廣,這些士兵回去家鄉後,就會傳開,未來我派船去各地收攏無地之民,就能輕易的打開局面。

    當地無法養人,我遼東可以養人,大力支持國內的百姓,來遼東落戶。”

    唐展望雖然這幾年和大哥離多聚少,但是從小受大哥的教養,到沒有覺得什麼。

    《青葫劍仙》

    唯獨冷子興,心中大驚。

    唐清安心中之謀略,委實超凡,走一步看三步,步步相連,難怪能做出如此基業。

    雖然當年就知道唐清安有才幹,可是越是接觸之深,越是感到令人惶恐。

    如此之智,還是人乎?

    直到賈璉來到金州,帶來新的消息。

    唐清安讓劉承敏,送了冷子興和唐展望二人坐船離開,急忙招來賈鑑等人。

    賈璉功成,辭別去了濟州島,唐清安不以爲意。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賈璉用的是自己的銀子,又不傷天害理,他還能管這麼寬不成。

    倒是爲王熙鳳可惜,好好的一個美少婦,卻獨守空房。

    果然老話直指人心。

    再豔麗的家花,也不如路邊的野花香。

    ~~~~~~

    此時。

    蠻族的使者,已經和忠順王開始商談。

    想要和談不是簡單的事情。

    建州蠻族,是受大周冊封的武官,原來居住地並不在建州,在更遠更貧瘠的地帶。

    因爲羨慕建州之地的肥沃,因此奏請遷移到此地,得到了大周朝廷的同意。

    這些年。

    蠻族四處征戰,違逆大周,甚至起兵自立,對大周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如果不是因爲金江鎮的崛起,成爲了新的大患,比蠻族都要難防,忠順王不會親自與蠻族和談。

    此舉萬一傳了出去,會影響他的名聲。

    “朝廷的特使,已經在出發的路上,相信不日就會到遼西。”

    忠順王和蠻族使者,約見在寧遠城外數十里,一處地名叫做添橋的地方。

    聽到忠順王的話。

    蠻族使者禮敦沉吟起來。

    他是老奴時代,五大臣之後,受到皇臺吉囑託,出使大周以求和,最好促成大周敵視金州。

    他身後的幾名同伴,其中一名正是年輕的多爾袞,多爾袞也是五大臣之中一人的侄子。

    老奴的時代已經消散到了尾聲,乃至他當年任命的五大臣,也已經先後去世。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