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傳召張四維

    回到乾清宮的朱翊鏐不知在低頭思考些什麼。

    忽然,朱翊鏐擡起頭來,對一旁的陳矩吩咐道:“去內閣,傳喚次輔張四維來見朕。”

    想來,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傳召張四維聊聊天了。

    張四維年少即知兵事,久被王崇古教導,李朝之事倒是可以問問。

    畢竟張四維不跳出來搞事情,每天都是認認真真的當值處理政務,倒是讓朱翊鏐心裏一直犯嘀咕。

    陳矩躬身領命而去。

    “司禮監秉筆太監陳矩到!”

    一聲通稟在內閣響起,還在公幹的文吏、小吏們都不約而同的放下手中的活計。

    不是陳矩架子大,而是當前司禮監掌印太監去位,時常伴在朱翊鏐身旁的陳矩就以秉筆太監之位統領着司禮監。

    張四維自然也聽到了外面的喧鬧,神色有些不耐的對整理公文的張四端說道:“你去看看外面怎麼如此聒噪?”

    張四端點了點頭,放下了公文正欲出門,這時,小吏急匆匆推門進來,“部閣大人,陳大璫來了。”

    “陳矩?”

    張四維對常伴在朱翊鏐身旁的司禮監秉筆太監自然是不陌生。

    這時候,陳矩已經推門而入。

    “咱家見過張大學士。”

    張四維也趕忙站起身來,拱了拱手。

    “見過陳大璫。”

    “萬歲口諭。”

    陳矩肅聲道。

    “臣張四維聖躬安?”

    “朕安。”

    “傳次輔張四維即刻入乾清宮覲見。”

    一聽這個口諭,張四維都微微有些詫異。

    雖然連天子繼位的詔書都是他來擬定的,但不知道爲什麼他總是覺得天子於自己有看不見摸不着的隔閡。

    與張居正的親近不同,天子對他來說更多的是一種疏離。

    “臣遵旨。”

    乾清宮中,朱翊鏐捧着永樂大典的副本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

    因爲這《永樂大典》原本有一萬多本,到後世就只剩下了幾百本。

    “萬歲爺,內閣次輔張四維張大學士已經在宮外侯着了。”

    小黃門躬身入殿,輕聲說道。

    “嗯,朕知道了。

    宣!”

    聽到通稟,朱翊鏐伸了個懶腰,放下了手中的抄本。

    “臣張四維參見陛下,吾皇萬福金安。”

    朱翊鏐笑眯眯道:“愛卿平身。”

    “東廠在朝鮮的眼線於今日前來彙報,倭國已經舉大軍入侵了朝鮮的南方。”

    朱翊鏐開口道。

    張四維聞言一愣,“陛下的意思是說倭寇大舉入侵,而不是說像往常一樣,只是在沿海進行劫掠?”

    “正是如此李氏朝鮮與倭國應該算是正式開戰了,所以朕召你過來就是想問問愛卿對此事有什麼看法。”

    朱翊鏐盯着張四維問道。

    張四維聽了這個消息,沒有立即開口,反而也是沉思了一會兒。

    “我朝洪武高皇帝將倭國定爲13個不徵之國之一。”

    “而李氏朝鮮向來與我們大明交好,但凡我大明有大事發生,那麼李氏朝鮮必將派遣使臣。

    若是論起來親疏遠近,那朝鮮就是我大明的藩屬國中最親近的一個國了。”

    “倭國倭寇的狠毒與殘忍,我大明東南沿海的百姓也都已經領略過了。

    特別是在世宗皇帝在位時期那沿海的倭寇之亂,幾乎將我大明的半壁江山給騷擾的沒有寧日,被燒殺搶掠侮辱的大明子民們不計其數。”

    張四維對此事開始侃侃而談。

    “那愛卿的意思是?”

    朱翊鏐道。

    “臣以爲我大明位於天下之中,作爲萬國之宗主自然應該派遣使者前去對兩國進行調停。”

    張四維低頭道。

    “就僅僅是如此嗎?”

    朱翊鏐有些失望。

    這所謂的名臣難道也是不過如此嗎?

    “但對我大明來說還需要再做一手準備。”

    “倭國向來狼子野心,他們進攻朝鮮恐怕目的並不是單純的。

    若是放任他們的侵略行爲,萬一李氏朝鮮被滅國,那麼其他的藩屬國也會感到寒心。”

    張四維只是語氣頓了頓,又繼續道。

    “這些倭寇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如果放任他們勢力做大,那對我們大明來說是一個很不好的消息,畢竟我們與他們隔海相望,一衣帶水,如果他們攻佔了朝鮮,與大明做了鄰國,那麼他們的兵鋒一定要是指向我大明的……”

    “我們大明作爲萬國之宗主,臣以爲吾等就是要維護現有的體系。”

    這些話倒是好戰分子朱翊鏐愛聽的。

    “愛卿所言,極爲有理。

    繼續說下去。”

    朱翊鏐微微頷首道。

    張四維心中微微一喜,天子的想法總算是被他摸透了一些了。

    “無論是馭下之道還是馭藩國之道,都是恩威並施之策。”

    “倘若是調停失敗,倭國的倭寇們執迷不悟……那麼就應該由陛下下旨,派王師南下朝鮮,申屬國於正義,誅倭國於不臣。”

    朱翊鏐輕輕嘆了一口氣,“朕倒是覺得愛卿所言,字字珠璣。”

    “雖然說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但朝廷一旦用兵,這一兵一卒的軍械糧草,動輒就是數萬兩數十萬兩銀子。”

    說到禮法,這就是朱翊鏐頭疼的事情。

    繁文縟節使得朱翊鏐很多都不太適應。

    帝王要運用禮來完成統治,禮變成了一種不可缺少的統治工具和權力,或者說皇權也要通過禮制的方式實現目的。

    在祭禮改制的過程中就能明顯看到這一點,嘉靖皇帝用周禮和洪武初年的禮制作爲依據,以減少其在祭禮改制中收到的反對聲音。

    掌握皇權的嘉靖皇帝居於統治中心,能夠利用禮制進行改革,目的無外乎是建立自己的絕對權威,而大禮議和祭禮改制也以政治權威的樹立而告終。

    但朱翊鏐倒是沒有過多的在意這一點,說做皇帝快樂吧,也挺快樂。

    說不快樂吧,也是處處受着掣肘,也不能說是毫無顧忌地使用皇權。

    “陛下先前已經嚴明要在京畿地區以及山東推行新商稅之法,現如今可以命令戶部加快進度,早早將稅銀押送到戶部。”

    “另外,臣以爲應令薊州鎮和遼東鎮的戚繼光、李成梁早早做好準備。”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