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重生射鵰之劍歸何處 >第二百九十九章 傾巢而出
    “殿下,衛州來的消息——”

    趙汝述快步走進了羣英殿。

    已經是五月二十二,再過六天時間,就是“岳家軍”閃擊汴梁的日子。

    這幾天,郭默幾乎天天都待在羣英殿內,以便於各地彙集過來的消息,能夠第一時間被他看到。

    重要的事情,也能夠及時給予回覆或處理。

    之前,郭默讓程珌發出那份“告金國百姓書”,只是想起到提前瓦解金國軍民的士氣,同時也能變相地勸阻金國難民的西進。

    沒想到,除了既定的目標,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比如,眼前衛州的來信就是其中之一。

    這份信件,是從衛州來的,卻不是來自於郭默安插那些“聽風”人員,而是來自於衛州的守將崔立。

    崔立此人,骨子裏對誰都沒什麼“忠心”可言,換句話說,他真正忠心的只是他自己。

    這樣的人,是不會爲所謂的“氣節”驅使的,卻又是一個眼光極其獨到之人。

    當他看到那份“告金國百姓書”時,他就知道,大金國是徹底完了。

    他崔立是絕對不可能跟着大金國一起滅亡的,他要爲他麾下這一萬五千名弟兄謀條生路。

    當然,這一萬五千名弟兄,又何嘗不是他崔立在這個亂世中安身立命的本錢呢?

    因此,看到“告金國百姓書”沒多久,崔立就悄悄派出了自己的心腹之人,來到洛陽城見郭默。

    這老小子可沒上來就說“投降”的事情,在他眼裏自己好歹是有一萬五千人馬,還佔據着一州之地,總得有些談判的本錢吧?

    可惜,崔立還是錯打了算盤。

    郭默根本就沒有接見崔立派過來的心腹,甚至作爲太子太師的趙汝述,和太子太保的程珌也都沒有露面,只是打發了一名書辦接見了來人。

    之後陸陸續續地又派人來了四五次,最近那一次,還是三天之前,終於來人見到了趙汝述。

    對方見得不到什麼實質性的保障,索性就把自己的底牌給交待了,崔立願意提麾下一萬五千之衆,爲討伐汴梁的先驅。

    這老小子也是夠狠的,他也知道不立點兒功勞,是沒機會在大宋太子那裏站住腳跟的。

    而且,現在他麾下有一萬五千人,這麼多的人馬,即便投靠了大宋也有可能給自己帶來災禍。

    因此,他才請命攻打汴梁,如果能用這些人馬的性命,換得他崔立的功勞,那纔是一舉兩得之事。

    崔立這些小把戲,自然瞞不了趙汝述和郭默等人,讓他們在心裏更加不齒這種人的人品。

    可是,又不能生硬地將這樣的人拒之門外,不僅僅是損失一萬五千戰力的問題,這真可能會損害到大宋太子的名聲。

    一旦這個“拒不納降”的名聲傳出去了,今後還怎麼能招攬敵方的人才,也會變相使得今後的戰鬥更加殘酷。

    “殿下,以老夫看不如這樣,崔立這小子不是想立功嗎?給他機會就是了,讓他早咱們一天發動進攻。”

    “衛州崔立的軍隊中,也有咱們幾十號的‘聽風’,殿下可以同時給下道命令,讓他們在戰場上都機靈點兒,如果能射殺了金國的皇帝,嘿嘿......”

    哎,這個老程珌,這思想是越來越邪惡了。

    不過,郭默怎麼覺得這個想法,真的就那麼合適呢?

    “先生,衛州來的什麼消息?”

    郭默放下手中的筆,伸了伸懶腰,看看窗口的天空,一天又快過去了。

    “殿下,崔立已經答應了殿下的要求,他們會在五月二十七日,早於‘岳家軍’一天,南過黃河奇襲汴梁城。”

    趙汝述說完,將手中的消息遞給了郭默。

    崔立這下子,還真算得上是奇襲了。

    原本有四萬多金軍防衛的汴梁城,在郭默一封“告金國百姓書”攻擊下,現在已經銳減到三萬四千人,幾乎又散去了萬餘軍士。

    雖然,汴梁城由這三萬四千人守着,但重兵是被佈防在了西線和南線,東線只是象徵性地放了兩千人。

    而緊靠着黃河的北線,索性只有幾百名老卒看守着。

    完顏守緒還幻想着,萬一哪天崔立突然良心發現了,在汴梁城最危急時刻,能夠南過黃河來支援一把。

    “哈哈,恐怕你給他帶回去那二十萬兩銀子,還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不過,還是要提醒一下這個老小子,進城之後收斂一些。”

    汴梁城,那是金國現在的都城,更是曾經大宋的都城,或者說在大宋人的心中,始終都是他們的都城。

    臨安,終究也只是臨安罷了。

    ......

    “貼木哥汗,你真的下定決心了?”

    望着喝的有些面紅耳赤的貼木哥,博爾術的內心還是有心擔心。

    自從去年貼木哥折戟在孟珙手中之後,這位成吉思汗的弟弟,倒也算的是一位狠人,直接拋棄了已經佔領的瓜州和沙州兩座西線城池,跟博爾術合兵一處。

    其實,貼木哥這樣做是明智的,自己手底下只有三萬來人,而對面的宋夏聯軍是自己的兩倍之上。

    跟對方一對一的野戰,堂堂的蒙古鐵騎竟然都不是對手,這仗你還讓他怎麼打?

    最關鍵的,馬上要入冬了,大軍找不到補給,都有全軍覆沒的風險,他可不能讓三萬蒙古勇士飢餓而死。

    跟博爾術合兵之後,貼木哥甚至直接讓博爾術做了最高的統帥,即便對方麾下只有一萬多人。

    西夏就那麼大,西邊打不動,就先打東邊,而東邊正是完顏康的地盤。

    “博爾術,現在如果說全取西夏,你還有信心嗎?”

    貼木哥沒有回答博爾術,反而問出了他自己最想問的事情。

    博爾術是誰?

    成吉思汗鐵木真時期,他就已經是蒙古第一統帥的存在,爲人穩重,大局觀強,且多有謀略。

    貼木哥知道,孟珙的“敦武軍”正在訓練那些西夏軍,而在西線就已經有三萬多大宋的軍隊了。

    銀州城裏還有五萬“敦武軍”駐紮在那裏,而同西夏緊挨着的太原,也有兩萬“敦武軍”枕戈待旦。

    整整十萬“敦武軍”,這股力量足以橫推了整個西夏境內所有的武裝。

    “貼木哥汗,如果大汗能再派三五萬蒙古鐵騎過來,本將還有這份信心,單憑現在這四萬多人馬,難啊。”

    博爾術也已經六十五歲了,從六十歲之後,他就很少帶兵在一線征戰,蒙古軍的統帥,多是由比他小八九歲的木華黎來擔任。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