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重生射鵰之劍歸何處 >第三百二十四章 攜子東歸
    不知不覺的,時間就來到了洪武三年。

    一年之計在於春,西夏歸宋也快有一年了,按照既定的規劃,西夏去國號而更名爲寧夏,作爲大宋的第十七個行省。

    不過,此時的寧夏不同於後世,其疆域範圍包含了後世的寧夏、甘肅、青海東北部、nmg西部以及陝西北部地區,佔地約兩萬餘里。

    這也算是到目前爲止,大宋朝面積最大的行省,杜杲作爲第一任寧夏布政使,治所依然設在中興府。

    不過,既然寧夏已經作爲一個行省,治所再以“中興”爲名,難免就有些不妥,參照慕容嫣原有的公主封號,郭默將中興府更名爲“銀川”,這個名字算是提前了好數百年被叫了出來。

    孟共作爲西部軍區的大都督,將十萬“敦武軍”其中的九萬,都調入了寧夏境內,只在太原城留下了一萬人馬。

    寧夏之內,西邊的玉門關和沙州,囤積了四萬“敦武軍”,再加上一萬完顏陳和尚的重騎兵。

    最北部靠近蒙古的平州城,也駐紮了三萬“敦武軍”,剩下的兩萬人馬,則駐守在省府銀川的周圍。

    寧夏初歸大宋,再加上剛出生的郭適月齡尚小,郭默索性就暫時留在了銀川,並同杜杲一起制定了許多吸引各地客商,鼓勵生產、生活的政策和措施。

    郭默的二徒弟武南天,自從上次突破到一流境界之後,郭默就沒再留着他了。

    畢竟在大宋朝這個時代,武南天和張婷的年齡都不算小了,二人的婚事也因爲郭默的原因,被拖延了好幾年。

    郭默暫時不能離開,就讓武南天先回去完婚了。

    爲此,郭默還特意下了道詔令,將五師兄武眠風從成都調了回來,到中都城去主持“皇城司”的日常事務。

    這四五年來,武眠風一直待在西南一帶,將“皇城司”的觸角佈滿了陝西、四川、雲南和廣西等地。

    今後中都的地位會日漸重要,郭默也需要一個自己信得過的人,去替他坐鎮中都,掌控大宋北方的情報系統。

    現如今,郭默手中的情報系統分爲兩支,一支是側重於大宋內部的“皇城司”,由四師傅南希仁和五師兄武眠風分掌南北。

    另一支就是“聽風”,側重於大宋周邊諸國信息和情報的收集,由四師兄陸乘風全權掌控。

    二徒弟武南天的婚事,早兩年前就定下來了,可惜現在馬上要成婚了,郭默卻無暇出席,就央請大哥郭靖在中都代爲主持。

    並讓郭靖親自在中都城繁華地段,選了一套五進的宅子,算是對五師兄武眠風這麼多年默默付出的饋贈,也是郭默給這一對新人的賀禮。

    這兩年來,是慕容嫣過得最充實的兩年,不僅有郭默日夜陪伴左右,更是有了一個自己的孩子,看到兒子一天天長大,那就是最大的幸福和滿足。

    “默哥哥,咱們到汴梁城去吧?這麼多年了,我也有些想念大姐、二姐了,再說咱們成親這麼久,我還沒有給太上皇見過禮呢。”

    過去的一年,寧夏境內,尤其是在銀川城裏,也發生過數次“暴亂”,一些西夏國的遺老遺少,在有心人的慫恿下,做出了讓他們自己後悔終生的事情。

    不過,那樣的小打小鬧,對郭默完全造成不了什麼影響,反倒是給了“錦衣”一個大顯身手的機會。

    對於這些人,郭默沒有殺他們,當然也沒有完全放掉。

    就像去年俘虜的兩萬餘西遼軍一樣,那可都是免費的勞動力啊。

    郭默讓孟共將軍中受傷的士卒分出來,大約有一千餘人,組成一個類似於後世的生產建設兵團。

    不過,大宋這些受傷痊癒後的士卒,主要負責管理和監督,真正幹活的是那些俘虜和被判刑之人。

    事情也很簡單,就是在寧夏境內修路和種樹。

    人口是這個時代必須重視的問題,尤其在這個地廣人稀的寧夏,在這裏郭默原則上廢除了死刑。

    只是根據量刑的輕重,被迫勞作的時長和強度不等而已。

    足足兩萬多人,如果能成爲一支穩定的勞動生產大軍,也能爲寧夏的繁榮做出貢獻。

    “好吧,等寧夏的春種結束了,我就帶着你和適兒回去,聽說薛先生的身體近來也有些不大好了……”

    吏部尚書薛極,可以算是現在大宋朝堂的第一重臣,郭默能安心在外,很大程度上就是這位薛尚書能在中樞裏支撐着。

    當年燕王府的四老,曾經的御史中丞衛涇,在去年冬天已經過世了,爲此太上皇趙擴還特意罷朝三日,以示隆寵。

    郭默沒能回去,卻也在昊王宮內擺下靈堂,讓寧夏的一衆文武前來祭拜。

    禮部尚書程珌,身子骨是四人中最硬朗的,他這兩年一直在中都城待着,和工部尚書趙建大一起,按照郭默提供的草圖在修建新的皇宮。

    而刑部尚書趙汝述,可以說是過得最輕鬆的,刑部的事務,幾乎都是年富力強的宋慈在打理,而趙汝述的主要精力卻是用在了“內閣”裏。

    “陛下,孟都統在外求見——”

    正在這時,有“錦衣”進來稟告,郭默擡眼看了一下,此人他還認識,是“錦衣”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名叫羅琪,洛陽人。

    雖然年齡是最小的,今年也已經二十六歲了,是“錦衣”中少有的讀書之人,聽說年少時還中過秀才。

    “是羅琪啊,聽陸統領說,你小子也突破到三流境界了?不過你跟別人有些不同,你天生瘦小,適合修煉輕身之術,這本功法你拿去吧。”

    “夭矯空碧”,這是古墓派的一套輕功,一代宗師林朝英所創,武功風格是飄逸、靈動、速度快。

    不過,郭默現在手裏這本,卻是他刪減之後的版本,當然也增加了一些自己的東西,更適合小團體之間的並肩禦敵。

    “你練成之後,從‘錦衣’裏挑選合適的人傳下去,我估計三人或四人同使,聯手對敵時威力更大。”

    “謝老師——”

    但凡私下相處,或者涉及到傳授技藝,“錦衣”的人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傳統,稱呼郭默爲“老師”。

    “陛下,您詔喚微臣回來,所爲何事?”

    因爲寧夏地廣人稀,很多地方都不適合種莊稼,郭默索性就開設了兩處馬場,一個在河套附近,一個在青海湖旁。

    這件事情,也是由孟共負責的,馬場裏所用的人,要麼是軍中退下來的老兵或傷兵,要麼就是招募的當地牧民。

    說是馬場,其實用牧場來形容更妥帖一些,除了戰馬,同時也餵養了不少的牛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