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二百四十四章:請君入甕
    楊榮好奇於張安世爲何突然上這一道奏疏,而且還寄望於廷議討論。

    依着他對張安世的瞭解,這肯定不是張安世的一時興起。

    這傢伙精着呢。

    就在他還想追問的時候,此時,宦官道:“陛下宣諸公覲見。”

    於是衆人魚貫而入。

    到了崇文殿。

    朱棣已經升座,他此時環顧四周,一聲不吭。

    衆人站定後,解縉先出班道:“陛下,今日廷議所議,乃張安世廢鈔鑄幣疏。”

    廢鈔是個極敏感的話題。

    朱棣有點無語於,這違背祖宗的決定,張安世居然沒有事先和他商議。

    而張安世的奏疏,居然立即便被文淵閣那邊要求進行廷議。

    如此一來,反而顯得被動了。

    越是大事,越不該進行廣泛的討論,朱棣懷疑這是文淵閣有人希望如此。

    於是朱棣深深地看了解縉一眼。

    解縉卻是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等候朱棣發落。

    朱棣只好道:“準。”

    此言一出,解縉便看向張安世,道:“安南侯素知經濟之道,此番廢祖宗之制,卻是爲何?”

    他看上去是作爲主持廷議,表現得公平,卻先定性了一個廢祖制的大帽子。

    一下子,百官瞭然,解公對這廢鈔十分反感。

    張安世笑了笑,出班道:“大明寶鈔,日益貶值,百姓已經不願接受,陛下,在臣看來,寶鈔已形同虛設了。”

    朱棣沉吟着,沒有說話。

    解縉微笑道:“諸公有何高見呢?”

    便有人站了出來,道:“陛下,解公,大明寶鈔,洪武八年,太祖高皇帝設寶鈔提舉司,立鈔法,印製寶鈔,此祖宗法度,豈可輕易廢弛?寶鈔而今確實弊病重重,卻非太祖高皇帝之過,實乃近年濫印的緣故。臣以爲,與其廢寶鈔,不如減少濫印……這纔是正途。“

    朱棣依舊默不作聲,皇帝在這個時候,一般不會發表任何建議,哪怕他有自己的想法,都是先讓大臣們吵一吵再說。

    解縉依舊面帶微笑地看向張安世:“安南侯以爲呢?”

    張安世道:“破而後立,現在寶鈔的問題,不在於發行了多少,未來是否濫造,而在於失去了信用。”

    此言一出,先前那人勃然變色,厲聲道:“安南侯,你怎可說這樣的話!破而後立,你這是要破祖宗之法嗎?這要置我大明太祖高皇帝於何地?莫非你還要說,太祖高皇帝,失信於天下嗎?”

    儒官們永遠都是這樣。

    一言不合,他就給你扣帽子。

    絕大多數時候廷議,明明在討論具體的事務,可討論到最後,就成爲了所謂的大是大非的問題了。

    張安世一時無語,心裏只想入他娘。

    衆人開始竊竊私語。

    解縉目光炯炯的看着張安世,似乎對張安世戰五渣一般的口才,有些遺憾。

    “不妨就請安南侯,將話說完吧。”此時,有人出班,平靜地道。

    說話的,竟是楊榮。

    衆人見是楊公開口,便都沉默。

    楊榮道:“今日所議的,乃是國計民生,洪武期間,制度也有過廢弛,難道是太祖高皇帝否認自己嗎?太祖高皇帝所立法度,無外乎既是爲江山社稷,爲我大明長治久安,爲蒼生黎民。”

    “有此宗旨,纔是太祖高皇帝的本意,尊其本意,便是遵守祖宗成法,若是拘泥於細枝末節。卻枉顧太祖高皇帝的本意,反而是南轅北轍。”

    衆人便不由地看看解縉,又看看楊榮。

    解縉臉色微微一變,嘴角依舊含笑,卻道:“楊公所言,頗有道理。安南侯,請細講吧。”

    張安世道:“當今市面,朝廷的寶鈔軍民百姓們不願接受,因此市面上所流通的銅錢、白銀,卻大多成色不一,甚至據我觀察,這元朝的時候銅錢,竟也沿用迄今。白銀的交易,更是繁瑣,有人交易白銀,竟還要隨時帶着剪子,從這銀餅上剪下相應的銀子上秤,這才完成交易,不但大大耗費時間,而且也十分繁瑣。”

    “再者,這銀子的成色不同,有的含有大量的雜質,有的卻是純銀。這又給交易帶來了巨大的麻煩。若是以往,大明的金銀交易,大多隻侷限於土地的買賣。而如今,商品日益增多,這樣的交易,對工商的發展,必然不利。正因如此,針對眼下幣值紊亂的情況,必須進行更改,貨幣乃一切的基礎,若連貨幣都無法做到統一,對朝廷和百姓,都沒有好處。”

    張安世說罷,百官多數依舊還是沒有動容之處。

    說實話,他們覺得眼下這樣,沒什麼不好的,大家習慣了。

    現在又是廢鈔,又是鑄幣,實在麻煩。

    朱棣聽到工商二字,稍稍有些動容,這時他才徐徐開口:“如何鑄幣?”

    顯然,張安世對於今日的廷議,早有了全面的準備,於是道:“臣已請人鑄了一些樣品,還請陛下過目。”

    張安世取了十幾個樣品出來,送宦官,宦官轉送朱棣御案前。

    於是在朱棣的御案上,便擺着十幾種貨幣。

    制式統一,有一枚刻了一兩的金幣,上頭有戶部奉旨印製的字樣,下頭還有一行小字,聯合銀行承製,中間無孔,而這圓幣的正中,則凹凸有致地雕了一條金龍。

    與此同時,還有幾乎相同樣式的銀幣一兩,以及五錢、兩錢、一錢,還有銅幣一錢等等的制式。

    所有的幣種,制式都統一,一樣大小,哪怕是不同價值的銀幣,也是一樣的份量,唯一不同的,可能只是含銀量的分別。

    最重要的是,這雕工很是精美,而上頭雕刻的圖案,卻是不同,如這金幣是一條金龍,到了銀幣一兩,則成了麒麟,此後爲鬥牛、虎豹等等。

    朱棣撿起這玩意,把玩在手裏,帶着幾分興致道:“這棲霞的匠人,所制的圓幣,倒是有幾分意思。”

    張安世道:“臣以爲,用這樣的貨幣暢行天下,如此一來,對於朝廷,可大大的減少損耗,而對於百姓,也提供了大大的便利。”

    損耗二字,頓時讓朱棣明白了什麼。

    稅賦是有損耗的。

    損耗是什麼意思呢?除了糧賦的損耗之外,金銀的損耗也很嚴重。

    因爲百姓們所繳的稅收,往往貨幣不統一,成色也不同,官府爲了確保自己能收到足額的稅收,往往會將百姓所繳納的白銀、銅錢,往多裏算。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