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寫手修習手冊 >第25章 (待更+慎入)深入閱讀習慣的培養
    ———對象

    人們常認爲理科書籍的思考往往大於文科,這是由思考對象的性質決定的,然而黑格爾對此另有表述:

    我的哲學思想對時代文化精神工作和“無精神工作”的外在態度。……因爲這樣的說明和討論並不需要爲求真知所不可少的理解力。{1}

    不去費力理解,看什麼書都收穫寥寥。

    看名著,不能當做像機器一樣完成任務,否則對他們心理隔閡感很強。此時不能聽從叔本華“人生像鐘擺,總是在無聊和痛苦中擺盪”{3}的悲觀話語,這是一種大衆淺薄的斷章取義之言,認爲它們本身就高高在上,乏味至極,要找尋興趣點。

    ———場合

    指的是條件,並非主體所在的具體場所,要求:身體健康,動機明確、反覆看。

    思考是一件微妙的事,需要探發幽眇,身體疲乏,精神不會有力,容易錯過關鍵信息。雖然不乏有把莎翁託翁歌德但丁當成言情來讀的人,但也無所謂。而且嚴肅思考必然耗費精力,也需要休息。那些美妙的形象,喚起人們的想象,關注點可以側重於不費精力的方面。王爾德曾調侃

    “畫家只應該認識一種人,”他常常說,“那就是腦袋空空的美人。從藝術的角度來說,看他們是一種享受;從智力的角度來說,跟他們說話能讓頭腦休息。{2}

    動機不明確,精神易散漫。最好抓住作家一節文字、一本書、一系列書中表達的幾個中心,再圍繞中心去設置問題。不一定圍繞的每個中心都能找出問題。

    反覆看,不單指在一段時間內反覆看,而是結合不同觀點,自己不同時間(距離拉長點)的經驗從不同角度理解。結合不同觀點,可以是查閱有關期刊裏的文學評論……。

    幾點問題

    中心:從《文學傳記》的思考中的來,具體是不是,需要審。

    結合不同觀點:途徑有什麼。

    想象形象化的東西不費精力:待筆者生命體驗

    叔本華的引用需要進一步審查

    註釋{1}出自《小邏輯》的第二版序言,賀麟譯。

    {2}出自《王爾德奇異故事集》裏《模範百萬富翁一個令人讚歎的故事》

    {3}出自《論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是大衆對叔本華意思的概括。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