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開局一個新手村 >第51章 1更+2更
    第五十一章

    葉蘭亭連忙打開手機對着礦石一掃:【恭喜您,挖到寶藏鹽礦石!村莊財富+10000】

    葉蘭亭:“……!”

    如果能將鹽礦開採出來,那她的大古村就發財了!

    只是現在朝廷下令禁止販買私鹽,這樁生意恐怕不能拿到明面上做,想到何氏要販鹽也得借江湖人士出手,做得十分隱蔽,一般的小鹽商更是得小心翼翼。

    葉蘭亭想到這兒,立馬讓磚窯隊的人封鎖消息,除挖礦時在場那幾個人,發現鹽礦的事不能泄露出去半分。

    好在當時挖採那幾人都是本村人,劉小剛帶領的小隊,他發現疑似鹽石的東西后立即帶回來給葉蘭亭過目,因此知道的人沒幾個。

    鹽礦必然要採,但絕不是大張旗鼓的採。

    幸而這次磚窯廠建得很及時,正好可以借挖採黏土的名義暗中採鹽礦。

    其實鹽本身並不是什麼違|禁物,只是在物資匱乏的古代,鹽成了百姓家中稀缺的東西,其重要地位有點相當於後世的石油,至於能制兵器的生鐵就更不用說了,一般朝廷只要管控住這兩樣東西,就能管控住戰爭和經濟的命脈。

    以前葉蘭亭看史書時,看到關於“鹽引”的起源最早見於宋代。北宋太宗年間實行了所謂“折中法”,要求商人須向邊境運送糧草而獲得鹽引。

    後來明初政府又詔令規定,鹽商須赴邊塞納糧,再由官府發給鹽引,稱“開中法”。那時因爲商人們苦於遠途運輸,於是在邊塞之地就近僱人開墾土地,收穫糧食後換取鹽引。

    如此一來,既保證了軍隊糧草充足,又收斂了中原腹地的經濟流通。

    盛朝皇帝纔剛開國五年,前朝亂軍又頻頻在北方發起反攻,如今這位皇帝老兒用這樣的辦法,一能有效管控朝廷財政,二能驅使全國鹽商主動爲邊塞大軍運送糧草,可見其雄才謀略不輸於歷史上其他皇帝。

    只凡是與特|權沾邊,皇親權貴總是能從頒令中嗅到巨利,圍繞鹽引滋生種種包庇勾結行爲,這種政|策是不宜持久的。

    只能特殊時期行特殊辦法。

    葉蘭亭雖未見過這位盛朝開國皇帝,但她根據一些聽來的事蹟分析判斷,等到北方戰事平息後,這位皇帝應當會逐漸將鹽引政策開放。

    所以她現在將鹽礦開採出來,先小部分出手一些,換些銀錢用在村裏的其他工業和基建,等到過幾年不打仗,朝廷管控得不嚴了,再權宜行事。

    小事依衆謀,大事當獨斷。

    越小的事情葉蘭亭越會召集全村人開會討論宣佈,越大的事情葉蘭亭反而只需獨自思考一晚上便決定。

    村民人多嘴雜,採鹽一事暫且不宜走漏風聲。

    葉蘭亭決定好後,將幾個心腹手下換來,吩咐他們祕密行事,又抽調了一部分人去磚窯廠,明面上的一批人用來燒磚,暗地裏的一批人卻是在採鹽。

    這件事情瞞得很緊,就連鄭姑她們都不知道。

    年關過後,從鎮上收購的毛料漸漸變少,薛霽安便來向葉蘭亭請示,是否能將鎮上的兩間鋪子騰一間出來做紡織品零售鋪。

    自從正月那段時間,外村的人來大古村走親戚,看到他們這兒的人都穿一種款式新奇的棉衣和毛衣,即便是小孩子的衣裳也很好看,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些棉衣和毛衣都產自他們大古村自己的紡織廠,用鎮上收購的毛料加工成的。

    大古村村民在自己的村辦工廠買東西有便民優惠,但不是大古村的人卻是想買都買不着,這可把鄉里鄉親都羨慕壞了!

    聽說他們葉村長規定,紡織廠的東西只銷到城裏去,根本都不在鎮上賣。

    除去楊青鋒帶走那批貨外,年後紡織廠開工,倉庫裏又有了不少現貨庫存,所以薛霽安考慮,看能不能把收購站旁邊的店改成零售鋪,把村裏的紡織庫存銷售掉一些。

    葉蘭亭聽了他的提議,沉吟地敲敲案桌:“在鎮上銷售一部分也不是不行,把庫存全部積壓在村裏確實不明智。”

    畢竟如果他們大古村沒有自己旗下的商鋪,在旁人看來,他們的錢財來源就顯得很迷了,所以開商鋪是很有必要的。

    葉蘭亭研磨鋪紙,在辦公桌上寫幾個大字:【大古商號】。

    “就用這個名字吧,以後它就是我們大古村的金字招牌。”

    薛霽安拿起來紙來看了看,淺笑:“村長這手字寫得很好看。”

    都說字如其人,葉蘭亭的筆風原本清雋婉約,現在逐漸透出幾分遒勁灑意,或許跟她的心境變化有關吧。

    “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了。”

    因爲鎮上已租好現的鋪子,賣毛料的百姓就能直接轉換成客戶,將隔壁屋子騰出來,裝潢一下就能開張。這些事根本不用葉蘭亭親自操心。

    只在給毛衣和棉衣定零售價時,葉蘭亭召集了鄭姑和紡織幾位女工一道來商議。

    刨去成本和人工、運輸、鋪子租金等費用,一件毛衣零售價最後定爲:成人男款兩百文,成人女款一百八十文,童款均碼一律一百六十文;棉衣無論男女款,統一價三百文。

    定的這個價格在小鎮上售賣自然偏高,但比起郡上物價不算貴,葉蘭亭本意也沒想靠鎮上這點客流量賺錢,大頭還是得銷往北方。因爲北方比南方更冷,對毛仿品的需求更大。

    葉蘭亭還定了個規矩,棉衣和毛衣一款每天只賣十件,賣完即止,多的沒有。

    不是她故意要搞飢餓營銷,而是鎮上能承擔起買一套棉衣毛衣下來花半吊錢的人家,攏共就那麼些人。普通村民得攢幾個月錢才能買得起一件,她就算敞開賣也不一定能賣得出那麼多數量,還能防止隔壁鄉鎮和郡上的商人來惡意囤貨。

    很多時候,葉蘭亭的每一個決定都有她長遠的考量在裏面。

    經過幾天籌備時間,大古商號紡織鋪終於在正月月末開張了。

    第一天開張時,只用不到兩個時辰,定好的一天銷售量就被賣光了——大多都是鎮上的富戶買走的。

    集市上圍觀的百姓因爲價錢原因略有遲疑,但知道大古商鋪賣的棉衣都是實打實的好毛料做的貨,質量有保障,等咬咬牙下決心買時,店掌櫃笑盈盈出來對大家抱歉道:“今兒的貨已經買完了,各位還有要買的,明兒個請趕早!”

    街上客人圍着不肯走,問:“哪有開店不做買賣的?你們店裏不是還有貨嗎?我們給錢難道還不賣?”

    店掌櫃陪着笑道:“我們村長說了,我們大古商鋪的棉衣和毛衣全是村裏娘子們一針一線縫出來的,不是那等次品貨,爲了不趕工,保證質量,我們鋪子要限量銷售,每天每個款式只賣十件,每人限購一件,賣完即止。這也是爲了把好東西給到真正有需求的人手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