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農家錦鯉妻帶着淘寶去種田 >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好吃了
    只是謝家人口味都清淡一些,喫不慣。

    謝錦婷被辣的直吸涼氣,哈次哈次的。

    柏崖卻喫的津津有味,味蕾大開。

    甜中帶辣,辣中有甜。

    他遊遍天下,卻是第一次知道鴨肉還能這樣做!

    簡直太好吃了!

    桌上的周黑鴨全部被柏崖跟薛蕙消滅。

    柏崖悄悄問薛蕙,“你那裏還有嗎?等我走到時候給我多弄點。”

    薛蕙總算找到一個同好,哈哈一笑,拍着胸脯保證,“放心吧,少不了你的。”

    下午的時候,一家人開開心心去鎮上看儺戲。

    儺戲,又稱鬼戲,是一種古老的娛神舞蹈,祭奠神明,驅瘟避疫,祈願安慶。

    相傳儺戲祈願於商周時期的驅儺活動,後來,慢慢逐漸發展成爲禮儀祀典,受到民間歌舞和戲劇的影響,宗教色彩淡化,開始衍變爲一種民俗文化。

    儺戲在偏遠地區非常受歡迎,特別是巫術氛圍濃厚的偏遠落後地區。

    很明顯,雲西就是儺戲受歡迎的一個地方,不僅僅因爲雲西偏遠,宜春落後,還因爲這裏的民族和人口分佈。

    在前朝之前,雲西爲一獨立的國家,爲大里國,苗氏人居多,後來,前朝攻入,大里國滅亡,變成了雲西承宣布政使司,爲方便治理,在當地設置了許多土司,並從京城跟應天遷漢族百姓到雲西定居。

    隨着時間的發展,前朝國滅,本朝建國,最後一部分殘餘勢力逃亡雲西,剿滅之後,太祖皇帝便廢除了當地的世襲土官土司,改爲三年一任的流官。

    當地漢族的百姓在百年來的繁衍中也逐漸增多,有些與苗氏村莊漸漸融合,適應交融了當地的文化習俗,在雲西安居樂業,據說,謝家當時的祖先便是從應天府牽過來的。

    雞籠鎮漢人居多,但宜春下轄其他鎮子有苗氏聚集地。

    在這麼一個背景之下,儺戲在宜春跟雲西非常流行。

    在當地,儺戲又被成爲端公戲或者跳端公,也人叫慶菩薩。

    慶菩薩把當地的民間山歌,武術雜技等融入其中,形成演唱說跳打爲一體的特色劇種,非常受本地百姓的喜愛。

    尤其是在春節時候,百姓們用這種方式,向上天祈願安定,避免瘟疫。

    每年除夕這天,在雞籠鎮的街頭,便有一儺戲幫專門跳儺戲。

    薛蕙一家人到的時候,那儺戲周圍已經圍滿了百姓,吵吵嚷嚷,熱熱鬧鬧。

    小孩子們最愛這種熱鬧時候,有些結伴出行,有些跟在大人身邊。

    戲臺的周圍有許多小攤。

    攤子上賣着各種小喫,還有小玩意兒。

    過年的時候的生意都很不錯,小孩子們多,大人給孩子們掏點開心錢。

    更何況現在人多聚集,要是不買,小孩子鬧起來,大人們會覺得丟臉,只得掏錢。

    謝家的小孩子,只有薛蕙跟謝錦婷兩個小學生,一到地方,她們兩人先去小攤周圍逛了一圈。

    這一逛,薛蕙就看到了自己熟悉的東西——糖稀。

    糖稀,便是用糖水在鍋裏熬製,熬製粘稠的狀態,深黃泛紅的顏色。

    兩文錢,老闆就會用兩個小木棍攪合指甲蓋大小的一坨,三文錢,比這多一點,四文錢,再多一點,五文錢便已經不少了,十文錢更多,黏在木棍上,你不攪動,它就會往下慢慢的墜。

    薛蕙買了兩份十文錢的糖稀,跟謝錦婷一人一份,開始攪合起來。

    喫糖稀也有講究,剛買來顏色透明的時候不興喫,要一直攪拌,攪拌到顏色變成白色。

    至於會不會變甜,薛蕙不知道,但她知道心裏滿足感會變多。

    兩人邊攪合糖稀邊去戲臺邊上看戲。

    對於儺戲,薛蕙以前只是聽說過,如今是第一次看到,便是古代正宗的儺戲。

    人羣中間空出來一大片的空地,中間約莫幾十人,頭戴木製雕刻面具,身穿紅色披帛,鳴鑼擊鼓制杖,跳着驅疫舞。

    那木製雕刻的面具,各種各樣,做工精細,造型怪異,生動形象,帶有濃厚的巫儺恐怖色彩,常見的有王靈官,八蠻將軍,苗老三等。

    如那王靈官的面具,長形暗紅色,最頂上雕出一個髮髻,兩側耳朵豎着,額頭上雕刻花紋,繁複精美,兩隻眼睛如銅鈴大,倒豎着,張着大嘴,叫人看了覺得非常凶煞。

    人羣中,大人們看得目不轉睛,小孩子們被那可怕的面具嚇得,都是一邊哭一邊看,還有小孩子開開心心的來,看了一眼就鬧着要回家。

    謝錦婷已然是看多了,倒是不覺得害怕了。

    她攪合着糖稀,見身邊的薛蕙露出稀奇的神色,問,“大嫂,你沒看過這個嗎?”

    薛蕙搖頭,“沒有。”

    她沒有看過,原主也沒有看過。

    以前薛家人過年來看儺戲,原主一個人留在家裏看家。

    “那我給你講講……”

    ……

    看完儺戲回來,吳氏開始準備餡子,包餃子。

    餃子有韭菜雞蛋餡還有白菜豬肉餡,還有胡蘿蔔粉條餡。

    一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說說笑笑。

    作爲一個在孤兒院時常帶着弟弟妹妹們動手包餃子的選手,薛蕙包的餃子很好看,飽滿圓潤,一看就皮薄餡多,餡不外露。

    “大嫂,教教我,教教我。”謝錦婷說。

    薛蕙手把手地叫謝錦婷包餃子。

    要麼說謝錦婷喜歡薛蕙呢。

    吳氏對謝錦婷好,但把她當小孩子看,以前謝錦婷包餃子包的不好看,吳氏也沒想過讓她當包餃子的主力,就讓她自己看着學,不想包了就一邊玩去,卻不會像薛蕙這樣認真耐心,手把手的教導。

    況且兩人年齡相近,更容易合得來,謝錦婷又知道薛蕙跟謝錦朝的祕密,關係拉的更近。

    謝錦婷看了謝錦朝一眼,不免心想,幸好二哥優秀,讓大嫂喜歡上了他,大嫂以後變成二嫂,也是她嫂子呀,要不然,大嫂以後可能就會離開謝家了。

    柏崖也在包餃子。

    天知道他已經多少年沒動手包過餃子了,包出來的餃子又醜又挫。

    這回過年,卻是勾起了柏崖俗世的回憶。

    謝錦朝包的餃子也好看,邊緣捏着規整的褶子,下了力道。

    吳氏專門在餃子裏放了幾個銅錢。

    喫到銅錢的人來年會有好運氣,好財氣。

    謝錦婷想偷偷在餃子上做記號。

    吳氏眼尖地看到,“婷婷!”

    謝錦婷趕緊把手拿開,訕笑,“嘿嘿,娘。”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