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再造大唐榮耀 >120章 以‘忠義’名之
    再看馬一夫等十五人,滿身塵垢,兩眼紅腫,嘴脣崩裂……

    卻盡力振作精神,提起腰身,雙手緊握住刀槍不放,似乎只待天子一聲令下,他們依舊可以提槍上陣,爲國殺賊……

    “若健兒們都能這般忠義,何愁我大唐不復興?”

    李曄且嘆且壯,朝身後喝道,

    “取朕筆來。”

    張濬忙令人去取筆墨,再親手奉上。

    李曄扯開城頭上取下的那面旗幟,挽起衣袖,即興在上面潑墨二字:忠義。

    隨後再將旗幟親手遞與馬一夫:“自此而後,你部便以‘忠義’名之。”

    馬一夫顫抖着接過旗幟,納頭便拜:“臣代忠義都上下所有兄弟,叩謝聖上賜名。請聖上放心,臣等必拼死殺敵,報效聖恩,絕不至辱沒了這‘忠義’二字。”

    “小兒們絕不敢辜負聖恩!”

    另十四人也跟着叩拜,齊聲發誓。

    至於近旁的左車兒等人,無不受此感召,個個把刀把攥得嘎吱響,恨不能天子能一聲令下,讓他們現在就衝出去,把那些亂賊都個個碎屍萬段……

    ……

    前方戰事結束。

    孫惟晟打掃完戰場,又來向天子建議道,兵貴從速,正可趁大勝之機,再接再厲,一鼓作氣再拿下武功。

    且從抓來的俘虜口中獲知,武功城內只有兵不足七百,不難攻取。

    孫德昭在一旁補充道,他方纔擒獲了鳳翔賊兵中一都將,此人貪生怕死,正可讓他引大軍入武功,從而一舉攻佔……

    李曄允可。

    另囑咐孫氏父子,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必事事來請示,朕只要一個結果,武功軍城。

    “恭領聖諭。”

    二人領命,率赤顏軍立即向南襲去……

    餘下便是清掃戰場,包括統計傷亡,醫治傷員,查點繳獲,等等。

    李曄把康承業帶在身邊,繞着奉天軍城上上下下走了一遭。

    奉天能在鳳翔兵輪番衝擊下堅守至今,固然有馬一夫等人拼死守城的緣故,但肯定也跟這座城池本身的堅固有關。

    李曄想弄清楚,一座方圓只一二里的軍城,爲何如此堅固。

    康承業自然是知無不答,將他所知的悉數道出。

    先是選址。

    一選通衢要衝處,二選地勢險要處。

    這兩者看似矛盾,實則是築城選址的兩個基本條件。

    若非通衢要衝,使敵不得不攻,又何必要在這裏建造軍城?若非地勢險要,假借地勢之力,單憑人力修築,算不得堅固。奉天城就完美地符合了這兩點。

    同時,堅城並不等於死城,絕不能把自己也困死了,選址之時,一定得留有求生之法。

    奉天城背後那條通往渭北的暗路,以及城中的數口可汲水的天井,都是它的求生之法。

    有生機,而後方有死意……

    次是築城。

    “下闊與高倍,上闊與下倍,上下闊狹……”康承業解釋得很費勁。

    但其實李曄聽兩句後便明白了,用現代的幾何知識來說,便是城牆得築成上窄下寬的梯形。

    比如,若城高五丈(但只牆體,不計城樓),那牆腳地基便得寬二丈五,向上依次收窄,到了城頭寬只一丈二尺五……

    再次是牆體。

    康承業先顛覆了李曄的一個認知,牆體的材質並非是越堅硬越好,在現有的這個時代,康承業的意思是夯土城牆比壘石城牆更受力。

    而奉天城所用的渭北黃土,更是讓康承業讚不絕口:“別看這土不好長莊稼,但卻是築城的好土……”

    李曄無法辯駁這一點。

    奉天城就是一個眼前的例子。

    它牆體已是千瘡百孔,不知承受了多少投石和刀砍斧鑿,看似已弱不禁風,但卻屹立不倒

    除牆體黃土夯制,城樓附近更是得層層加固,城門另有鐵皮包裹,可防刀砍、火燒。

    還有城頭上的堞口,瞭望的塔樓,每十步一凸出的馬面,等等……

    最後纔是守城器械。

    滾石檑木自是必備,多多益善。在守城戰中,它們能起到的效果,遠不是弓矢長槍能夠替代的。

    除此外,守城方還得備有沸鍋熱油,備有長杆(應對雲梯),有狼牙拍,有藏兵洞,有補漏的柵欄,等等。

    李曄聽罷,願意將這一部分名之爲:攻城小卒的一千種死法……

    康承業傾囊相授,李曄收穫頗豐。

    不只是知曉了更多守城的知識,同時,他還明白了一個古代軍事上的道理,攻城爲下。

    非到萬不得已時,不要採取攻城戰這種笨方法。

    當然攻城戰也並非是盲目攻城。

    康承業就奉天城講了守城的知識,天色尚明,不待天子問起,又接着講了許多攻城的方法。

    如,用火攻,用水淹,挖地道,等等。

    講到最後,康承業道,其實攻城最有效的方法,當是圍而不攻。攻打的重心也不在城內,而是城外援軍。

    ……

    ……

    捷報頻頻傳回京城。

    天子御駕出征,只半月的時間,已收復梨園寨、武功、奉天等所有失地,將所有來犯之賊兵盡數驅逐出境。

    嚇得邠寧節度使王行瑜連連遣使來京,懇求聖上能寬恕他的罪過,召玉山軍還京。

    逼得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求和,允諾約束好部下,再不教他們東侵……

    朝堂之上,百官振奮。

    他們稱頌當今天子聖明,相互彈冠慶賀,狠狠地揚眉吐氣了一把。

    也難怪他們如此興奮,他們已回憶不起上一次朝廷出兵凱旋,是在哪一年。

    小的戰事就不說了,純是一筆糊塗賬。

    稍大點的,有朱玫攻入長安,朝廷軍隊一敗塗地,京中官民死傷無數,讓朱玫稱雄京城,廢立天子;

    再往前數,是神策軍聯合關中鳳翔、邠寧諸藩與李克用、王重榮決戰沙苑,大敗,唐僖宗逃亡鳳翔,大唐朝廷名存實亡;

    再往前便是長達十年之久的黃巢之亂了,朝廷數次派軍圍剿,卻一敗再敗,被黃巢這樣一支流寇最終攻入了長安,唐僖宗逃亡蜀地,大唐朝廷事實上已經瓦解,各地紛紛自立……

    這一次,天子御駕親征,終於大勝而歸。

    朝中官員奔走相告,京城百姓也都知道了,朝廷這次打了勝仗了,他們也俱是興奮。

    他們早在慘痛的經歷中明白了,一旦朝廷戰事失利,落到他們百姓頭上便是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想爲太平犬而不得。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