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再造大唐榮耀 >208章 強攻鳳翔城
    李茂貞如何也想不到,如今的天子竟真能改變朝廷現狀,讓已顫顫巍巍將傾矣的朝廷重新煥發出巨大的能量,然後率先將矛頭直指向了鳳翔……

    早知如此。

    李茂貞恨得咬了咬牙,他就不該只是試探性地襲佔武功、奉天,他也不該顧忌可能的四方藩帥的聲討,一定要直接出兵京師,將這一切都扼殺在萌芽中。

    或者,他乾脆放棄與朝廷爲難的念頭,處處依從朝廷詔令,重新做回一員禁軍大將……

    然而如今一切都晚了。

    如今他辛苦打拼下來的鳳翔疆土已喪失殆盡。

    如今朝廷大軍已兵臨城下。

    他李茂貞連最後投降的機會也已錯失……

    既然不能降,那便死戰到底。

    歷經無數險境絕境、爬過屍山、趟過血海的李茂貞骨子裏不缺少這股悍勁。

    鳳翔城依舊牢不可破,要想取我人頭,那便破了鳳翔城再說。

    涇州也還在鳳翔的掌控下,聽說張鈞私下裏動作不斷,多有向李思恭屈服之意,那便再換個人,絕不能出現下一個李繼徽……

    只是,這股子悍勁並未能讓李茂貞由此振奮起來。

    他本不應該淪落到如今做困獸之鬥的地步。

    他不甘心。

    ……

    ……

    撤回陳倉後。

    李曄立即召楊崇本領武衛都和興鳳兵北上匯合,又調駐守渭水北的飛龍、順義二軍同來陳倉,所有大軍集結一處,共商攻打鳳翔城之事。

    這時又同時傳來兩份“噩耗”。

    一是興鳳節度使滿存不幸喪于山賊之手。

    滿存究竟是如何死的,李曄不想多問,也不能過問。

    他只是安排朝廷立即下詔,追贈滿存太子太保,賜諡號貞武,陪葬靖陵(唐僖宗陵墓)。

    生前既不能重用,死後給予足夠的殊榮,也算是向天下人昭示,朝廷不會虧待忠心之人。

    二是涇原節度使張鈞突發惡疾而亡。

    張鈞的死,李曄倒可以好好問一問了。

    不論事實究竟如何,反正在朝廷衆官員眼中,張鈞必是爲李茂貞所害無疑。

    既如此,朝廷不妨大做文章,讓天下人、尤其是尚爲李茂貞賣命的賊從看清楚,逆賊李茂貞是如何待人的?

    因生前曾依附李茂貞,張鈞死後,顯然不會得到朝廷認可的任何殊榮。

    朝廷再把他的死訊與滿存長長的追贈並在一起,天下人看見,當更能明白身爲藩帥,應如何禮侍朝廷……

    在陳倉集結軍隊、召集民夫、調集糧草、轉運器械、磨礪兵器……又花了幾日。

    期間,李曄與諸將多次商議破城之法。

    一般這種軍務商討,康承業建言最多。

    這次也不例外。

    康承業積極獻言,認定要取鳳翔城,唯有強攻,別無他法,且應趁大軍新勝之際,及早進攻。

    孫惟晟問道:“爲何不等党項人攻佔涇州後南下,完成對鳳翔的合圍,然後再攻城?”

    康承業直言不諱道:“李思恭若有心南下,早便到了,既是無心,多等無益。”

    其實李思恭的夏綏兵馬本月前才過驛馬關,進入涇州境內,如今正兵臨涇州城下,雖說進展有些緩慢,但涇州境內多山,掠地攻城不易,倒也說得過去。

    如今康承業卻直言夏綏人馬之所以進展緩慢,皆因李思恭心思不定,是否有些過於武斷了……

    康承業並不理會衆人質疑的神色,繼續分析道:

    “朝廷征討鳳翔,已過去了四旬,他李思恭若真有心討伐逆賊,爲朝廷出力,當及早發兵,又何至於如今纔出現在涇州境內?因而他李思恭是何居心,亦不言自明,無需浪費脣舌再辯。

    “再有,據這段時間探來的消息,一直有涇州人馬源源不斷地趕往鳳翔,可知涇州城內所剩兵馬無多,加之張鈞新亡,涇州城中必是人心惶恐、各懷異志,如此情景下,李思恭卻依舊停駐涇州城外,遲遲未能破城,除了心思遊離不定,難道還能有別的原因麼?”

    衆人聽後默默點頭。

    其實想通這個道理不難,只是他們不願意去這樣想。

    他們更願意相信,四方藩帥皆忠臣,只要天子詔令一下,他們便響應王師,應者雲集……

    韓遜這時問道:“如今鳳翔敗亡在即,李國公(李思恭得封夏國公)爲何不肯舉兵南下,會師鳳翔?”

    這問題由韓遜問起,倒是讓人有點喫驚。

    他和李思恭同時響應天子詔令,然後舉兵南下的,因爲談到李思恭的不忠之舉時,他應當更明智些,保持沉默,儘量別讓人將李思恭的行爲與他聯想起來。

    當然,也可以視爲他問心無愧,純是因爲不甚瞭解關內諸藩的動態,才故而有此一問。

    康承業就事論事,沒有去考慮這個問題由誰提出,只針對這個問題回答道:“李思恭的意圖已十分明顯,錯失了原州,他便取涇州,因而他根本不會出涇州,更不會損耗夏綏人馬來助朝廷攻打鳳翔。”

    “原來如此。”

    韓遜略有所思地回道。

    這又像是韓遜的一次失誤,既然他主動發問、又聽到了李思恭的不純之舉,那麼就應當大聲叱罵,當衆表明自己的立場纔是。而不是這麼含糊地回一句。

    好在帳內諸將多武夫出身,沒有這麼多細膩的心思,因而沒人嗔怪。

    帳內繼續議事。

    康承業又接着說明爲何只有強攻一途。

    天子領朝廷大軍離開陳倉、西入隴州後,岐州境內朝廷兵馬空虛,康承業一直小心提防,謹防鳳翔賊兵趁機殺將出來……

    可最後,李茂貞一直固守鳳翔城內,始終未派兵馬出城反攻。

    康承業據此認爲,李茂貞已明確了固守城池之意,絕無可能再出城來戰。因而,無論再用什麼計謀引誘李茂貞出城,都只能是白白消耗時間,消耗軍中連戰連捷的銳氣,眼下唯有強攻鳳翔城。

    帳內衆將,無人能反駁康承業的建言。

    加之他們剛攻下了一座隴州城,信心滿滿,也都紛紛附和,攻下鳳翔城,徹底解決鳳翔逆賊。

    李曄見狀,也不再遲疑,與衆將約定時日,強攻鳳翔城。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