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再造大唐榮耀 >232章 恩鬻錢與香火費
    杜讓能明白了張濬的意思。

    非是勳貴和僧侶應當被化爲課戶,而是相較於其他不課人羣,這兩類人,能夠鬧出來的動靜,應當會小一些。

    所謂勳族,即功勳世族,如國公、郡公等等。

    時值殘唐時節,這些所謂的勳爵也早不值錢了。杜讓能捫心自問,他何德何能,又有何功勞,能被敕封爲晉國公?便是他的七世祖杜如晦,爲大唐定國立下多少汗馬功勞,又深得太宗文皇帝器重,畫像高掛凌煙閣上,也只是在死後才被追贈爲國公。

    不過是如今國勢衰微,天子威信不再,便只有通過濫封爵位來換取臣下的支持。如朱全忠、李克用、時溥、李茂貞等等,但凡是每個能叫得上名字的藩帥,都早早地被朝廷冊封爲了郡王,他們又於大唐又何功勳?

    勳爵之氾濫,乃至於斯。

    相應的,如今的勳爵也就是頂着個名銜,實際並無多少權勢殊榮(指朝廷派下的權勢,而非自身本已具備的),更無法稱之爲功勳世族。

    此處所謂的勳族,指那些真正以功勳傳世的家族,多集中在武德、貞觀年間,大唐定國時冊封的勳貴,也包括安史之亂後,冊封了一批。他們的家族爵位代代相傳,世代享受大唐的榮華富貴,每至年歲節日,天家還得按時賞賜,以感激他們先祖爲大唐的貢獻,更別說那點賦稅徵役了。

    可其實,這些勳族多已敗落,後世子弟也鮮有成才者,只靠着先祖蔭庇做個閒散貴人、整日飛鷹走狗罷了,拿他們下手,並不會有多大阻力。

    只是面子上,不大好聽……

    僧侶其實並不好對付,更不是可以隨意欺負的對象。

    杜讓能本人便精研釋經,他尚健在的八十老母更是虔誠禮佛,每日喫齋誦經,每逢節假再去寺觀裏孝敬。以此推之,上至達官貴人,下到市井走販,佛家無孔不入,它在社會上的影響之大,對人們思想鉗制之深,前所未有。

    但就眼下看來,僧侶又不難對付。

    多虧了去年年底的滅佛行動,大批寺廟被毀、佛經被燒、田產被奪、僧侶還俗……佛家的權勢和影響已大打折扣,更主要是天子的態度明朗,就是抑制佛家。

    佛家至此後也規矩了許多,包括許多朝中顯貴,得知天子的態度後也疏遠了佛家,此時再朝他們徵稅,應不難實現……

    僅憑私心來說,不管是勳族還是僧侶,杜讓能都不想與他們爲難。

    可這是天子的意思,他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其餘那些不課戶,他更是得罪不起。

    ……

    等到戶部大衙,一貫隨和的杜讓能罕見地發了一通火,將所有人鎮住,嚇得他們不斷咋舌,然後才提出重擬賦稅。

    如此,便是侍郎、郎中們有意見,也不敢再發聲,只得照辦。

    如此又過了四日。

    杜讓能帶着新擬的稅賦種目及稅額呈稟天子。

    李曄細細看了一遍。

    丁稅和租稅數額大幅度減少,田產和戶稅數額增加,這便是將徵稅傾向於財產,以財產衆寡來定稅額,而非人丁。看來杜讓能聽進去了自己的勸告。

    李曄另大致估算了一下,杜讓能所呈交這份新稅法中,最終按財產徵收的稅錢,與按人丁所徵收的稅錢,約四六比例。仍有些低,不過較之先前所有的稅法,已大有提升。

    再往下,勳族和僧侶也被列入了課收範圍。

    按這份稅法草案所說,勳族納的叫“恩鬻錢”,按戶徵收,國公爵位每戶五十貫,郡公四十貫,縣公三十貫……

    僧侶所納爲“香火費”,只對寺廟道觀徵收,大廟大觀需向朝廷納香火費三百貫,小廟小觀一百貫。另僧侶個人也得納“牒紙錢”,凡持有度牒者,每年納百錢。

    杜讓能有此覺悟,增加課稅範圍,也算難得了。

    只是範圍仍太小了,而且所定稅額,也太低了,更多隻是一種象徵意義。

    看來,單放手交與杜讓能,很難擬出自己想要的稅法。

    李曄打算自己出面了。

    ……

    ……

    九月初一,紫宸殿外朝大會。

    李曄已重啓舊制,只要他身在京城,便每月初一、十五舉行朝會,與外朝百官會面。

    按制,朝廷各司及京兆衙門內從五品及以上官員皆得與會。

    而且李曄也改變了這種外朝朝會的風氣,給予了所有與會官員在殿內向天子言事的權力,並於禮制上進一步放寬,儘量讓這種外朝會也多談實事。

    今日朝會過半,李曄忽問向持寶璽侍立的黃海:“黃監令,去歲底,四方共進獻貢品,折錢財幾何?”

    黃海壓低聲音回道:“大家,有近三百萬貫哩。”

    黃海雖不明白天子爲何忽然有此一問,但他知道,這時宮裏的錢財,是天子的私財,還是儘量別讓外朝官員知道的好。

    可李曄卻擺了擺頭:“朕聽不見。”

    黃海懂了。

    他忙清了一下喉嚨,以儘量發出雄厚的聲音,大聲道:“回大家,去歲共收得四方藩鎮貢賦兩百九十一萬餘貫。”

    此言一出,又由於朝會禮制放寬,殿內難免有過一陣小聲議論,大抵是說天子有錢……

    李曄不予理會,接着問黃海:“朕曾有諭令,分七成貢賦與戶部賬上,你可曾照辦?”

    黃海忙回道:“奴婢只敢按大家的吩咐辦事,絕不敢有半點差池。”

    殿下排首列的杜讓能也出列道:“戶部共收得宮中一百九十餘萬貫貢品錢,分毫不少,全都輸運進了戶部庫房,今年外朝百官薪俸及賞賜錢,也皆來源於此,戶部賬簿上均有記載,可隨時查賬。聖上仁德,以一己私財供養朝中百官,扶持天下民生,如此壯舉,必爲千載傳頌。聖上萬年。”

    滿殿官員聽得,也爭相頌讚道:“聖上萬年!”

    這便是杜讓能的精明之處了,朝廷今年開支巨大,但都用的是往年積攢下來的盈餘,唯獨百官薪俸這一塊,用的是天子捐獻的貢賦錢。

    那朝中百官,何人能不對天子感恩戴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