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宋文魁 >第792章 位子不多
    等李文進離開了李昭玘的府邸,李昭玘才顫抖着雙手,打開了方案。

    當看完前面的概述,尤其是政事堂成員的組成時,李昭玘立刻意識到,張唐卿要讓他擔任尚書左右丞之一,而且很大的概率是尚書右丞。

    按照方案的說明,尚書右丞位於尚書左僕射、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尚書左丞之下,三司使和御史大夫之上。

    而三司使已經有了馮元,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來,張觀要重回御史臺,而李昭玘也意識到,張唐卿要用他,一定是看重了他的地方履歷。

    李昭玘爲官二十多年,做過兩三個地方的知縣,四五個地方的知府,兩個地方的提刑司提刑使,爲官經歷豐富,是目前所有正三品官職中地方履歷最豐富的一個。

    再看看張唐卿的同年和師兄弟們,都以增加地方履歷爲主。

    “尚書右相啊。”,李昭玘淡淡的說道,“我李昭玘也有機會成爲執政?”

    賈昌朝看完後,緩緩閉上了眼睛。

    “張唐卿此子,心思深不可測,他竟然敢啓用龐籍嗎?一個薛奎,是你的鐵桿支持者,一個龐籍,在被人拋棄之後,你拿來用,和當年的薛奎如出一轍,果然,使功不如使過啊。”

    賈昌朝有點後悔了。

    他本來以爲張唐卿會讓張觀繼續留在西府,可沒想到,他竟然拋出了政事堂改革方案,明眼人都知道,張觀已經預定了御史大夫一職。

    “我這個樞相,要成擺設了,如果我繼續留在政事堂,做一任尚書右丞如何?”

    隨即,賈昌朝自己就否定了自己。

    今夜,開封府內三品以上官員,誰都沒有睡覺。

    面對忽然來訪的王質,張唐卿只能強打精神。

    “王制誥深夜拜訪,不知……”

    王質緩緩彎下腰,說道:“質,謝過使相。”

    “怎麼,官家把翰林院掌院和大學士一職給你了?”

    “是,質知道,正是使相提出了改革方案,質纔有機會成爲翰林院掌院。”

    “你不該感謝我,而是應該感謝官家,以後你就成爲官家的私人祕書,幫着官家處理政務,你這個內相,比我這個使相可威風多了。”

    “質不敢。”

    “好了,翰林院那邊,你們也抓緊建立起來,別忘了,崇文苑會劃歸翰林院,你們做好交接。”

    “下官明白。”

    “你可是內相,怎麼能自稱下官呢?”

    “百官以外相爲首。”

    “哈哈,行了行了,速速回去準備吧,最近事情多,大家都要受累了。”

    翰林院掌院,大學士被稱爲內相。

    樞密使被稱爲樞相。

    尚書僕射被稱爲使相。

    因爲中書省又被稱爲左省,中書侍郎被稱爲左相,專職制定律令,請旨等事宜。

    門下省又被稱爲右省,門下侍郎被稱爲右相,專職詔書、政令、奏本批覆等的審覈事,監督奏本執行,並回饋。

    尚書左丞、尚書右丞兩個被稱爲執相。

    三司使被稱爲計相。

    御史大夫被稱爲臺相。

    從此之後,大宋將有十幾個相公,每個相公又都是獨立存在某一領域,互不統屬。

    隨後,賈昌朝等人,紛紛到張唐卿的新值房內,探討這次改革,和將來自己的定位問題。

    包括留守開封的廂軍司都部署孫沔都單獨找了一次張唐卿。

    估計孫沔盯上了三衙都部署的職位,不過,孫沔還不夠格,哪怕他當了三衙都部署,曹佾、李用和和姚寶三人,也能把他拱下來。

    不過,宋守約馬上要致仕了,兵部尚書一職,倒是可以考慮一下。

    大家忽然發現,好像這種私下溝通、協商、妥協、交換的方式和方法,比以前吵成一團要好很多。

    薛奎、姚寶和種世衡三人快馬加鞭,終於回到了開封。

    當薛奎得知要是升任樞密副使時,臉上喫驚的表情絲毫掩蓋不住。

    因爲薛奎還有幾年時間就到點了。

    “老薛,軍方的改革,你從頭到尾都參與了,如果沒有你坐鎮樞密院,我不放心。”

    薛奎想了一圈,好像真的只有他最合適。

    “姚寶接任三衙都部署?”

    “是。”

    “那種世衡呢?”

    “這正是我想和你交代的事情,這次北伐,你覺得哪個部門發揮的作用最大。”

    薛奎想都沒想,立刻說道:“還用說嗎?自然是參謀房。”

    “我也這樣看,參謀房的重要性,在這次北伐過程中發揮的淋漓盡致,所以,我想單獨成立參謀部,秩比三衙都部署。”

    薛奎思索了會說道:“下官同意,下官再提幾個意見。”

    “薛大人請說。”

    “下官發現,各軍與其按照邊軍禁軍劃分,不如按照地域劃分,以便於管理。”

    張唐卿笑了起來,實際上,他已經發現按照屬性劃分的弊端,例如當初征討長其國時,靜江軍歸廂軍司,而邕州的軍隊則是邊軍,互不統屬,如果有了戰事,沒有強力人物的推動,根本就不會互相幫助。

    “是我思慮不周,薛大人按照自己的行事操作即可,不過,我提議成立五軍都督府,把大宋劃分爲前後左右中五府。”

    “大人考慮的是武將的升遷?”

    “是,樞密使和副使,不一定是文人的專屬。”

    薛奎沉默了。

    過了半天,薛奎才說道:“使相可知道,這個先例不好開。”

    “如果好開,我就不會單獨跟你說了,但不做,永遠開不了這個先例。”

    種世衡和姚寶忽然跪下了。

    兩人雙目赤紅,滿含熱淚,“使相對武人之恩,可謂天高地厚,處處我爲等武人着想,下官代天下武人,謝使相。”

    兩人說完,重重的磕了三個頭。

    “行了,起來吧,以後好好護佑大宋,護佑官家,就是報答我了。”

    政治的本質是互相妥協溝通交換,但在這中間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

    在勾兌的過程中,尚書右丞最難產。

    因爲張唐卿沒有傾向性,所以,大家爭得非常厲害。

    最後,王隨和宋綬兩人力挺太子賓客王舉正。

    賈昌朝和王質兩人則力推吏部尚書徐奭。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