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夢境揭開江口沉銀之謎 >第145章 戰略商談
    第145章戰略商談

    話說高迎祥採納了李自成的提議,在會客堂裏稍稍吃了片刻熱茶,就告辭回沁陽了。

    不消說,張獻忠是要率領衆將領送上一程的。也是送到城外三裏,就告別回城了。

    高迎祥他們剛走出半里,汪兆麟等七個老資格將領發起,其他十幾個大營主將附和,都紛紛對張獻忠說:

    “八大王老弟,您肯定也聽出來了,高將軍得知了王將軍病亡消息後,看遺詔之前,是想收並我們王家軍吧?”

    “這可不行,我們這些人,只聽八大王老弟您的,繼承王將軍的遺志!”

    “對對,八大王老弟,您可別中了他們的套兒!”

    “不知衆兄弟發現李自成的表情和說話沒有?我們八大王老弟問高將軍,是我等都去沁陽呢,還是隻去幾個人?這個話,是不是應該由高將軍來回答呢?可李自成,他哪怕在闖軍中功勞再大,他也是高將軍的副將是不是?可他來說我等不必去,難道這裏面沒有貓膩嗎?”

    “對呀,莫不是還是要軟硬兼施,逼迫八大王老弟答應歸併他們?”

    “還有,看那李自成,好像比高將軍心眼兒多多了,八大王老弟您可要防着點兒呢!”

    ……

    回城時,一行人是騎馬慢行的,但再慢也只有三裏地,說着話,就要到城門了。

    張獻忠說:“衆位兄弟可謂心明眼亮,把甚問題都看出來了。不過,因小弟年齡最小而又受了託付,闖軍想以大欺小而趁機喫掉我王家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當然,小弟不會負了衆位兄弟的,絕對會把王家軍的大旗扛到勝利的那一天的,請兄長們只管放心!只是,小弟虧就虧在年齡上,將軍新故,我們在表面上還是要儘量尊敬高將軍的,因爲將軍初逝,我們不能落個‘心生反意’的嫌疑,所以,小弟準備近期儘量遷就一些闖軍,特別是尊重高將軍,小弟此去,且聽他們怎樣說,只要不涉及王家軍的旗幟問題,小弟先儘量讓着他們,待小弟抓着了他們的沒法挽留和收編王家軍的理由,自然會找由頭和他們分頭行動的,這些,小弟希望衆位兄弟與小弟好好配合!另外,小弟去沁陽後,希望衆位兄弟隨時做好應變的準備,有備才能無患!”

    “這樣最好,還是八大王老弟想得周到,這到底是特殊時刻嘛!”衆將領都說道。

    張獻忠說:“大家都各自回營休息吧,這兩天,大家心情都不好,就不安排啥事了,主要是休息、養神,還有,隔天中午,給弟兄們擺頓酒宴,順便藉着酒,多給弟兄們打打氣。小弟二月二十八去沁陽後,衆位兄弟可集中到中軍歇着,並安排好探子和哨兵,萬一有甚不測,兄弟們在一起,纔好策應!”

    ……

    休息的這兩天裏,張獻忠把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四個孩子,從第八大營接到中軍來,託付了照料後,又和譚青楊、申老鏢頭、景大山和吳剛帶四個孩子到城外到處玩了半天。

    二月二十八這天,喫過早飯後,張獻忠和景大山、吳剛三個人,騎馬來到了沁陽。

    這一次,闖軍只派了兩個傳令兵到城門外來迎接張獻忠一行人。

    當然,這讓張獻忠幾人內心頗有些不快,平級之人,不受尊重,還遭受冷遇,是啥感覺?不過,大家都心知肚明,就表面上裝傻。

    張獻忠和景大山、吳剛三個人,隨傳令兵來到了也是設在縣衙裏的中軍,直接把張獻忠幾人帶到客堂裏,安排張獻忠幾人坐下後,這纔去請高迎祥他們。

    少傾,高迎祥打着哈哈,帶着四個人進了會客堂,分賓主坐下,雜役就過來沏茶。

    雜役邊沏茶,高迎祥邊說:“獻忠賢弟,我來介紹介紹,這位是我的副將牛金星,這位是我的副將劉宗敏,這位是我的謀士李巖,李自成你們就很熟了,不用介紹了吧?”

    “見過高將軍,見過牛將軍,見過劉將軍,見過李軍師,見過李將軍!”張獻忠幾人站起身來,抱拳施禮,按高迎祥介紹的順序,一一行過見面禮。

    接下來,張獻忠也介紹道:“小弟也向高將軍你們幾位將軍介紹介紹這幾位,這位是小弟的副將景大山,這位是小弟的副將吳剛。”

    但張獻忠介紹後,高迎祥幾人並未起身,只坐着抱了一下拳,點了一下頭。

    這個見面的禮節,張獻忠、景大山和吳剛都深深地留在了記憶裏!

    雙方見過禮,高迎祥說:“獻忠賢弟,反正我們兩軍都征戰了這麼久了,你此來沁陽,也該休息休息了,所以商談今年的戰略,也不急於一時,我們兄弟也難得到一起,不如就在沁陽住上兩天,我們多多交流交流,可好?”

    高迎祥如此說,也實在是情理中的話,張獻忠說:“謝謝高將軍體恤,但憑將軍安排!”

    高迎祥他們從濟源回來後這兩天,他們這幾個人可是商量了不少話題的,最終是要一步一步把王家軍收歸闖軍,統一指揮,實在不行了,再來說分頭行動,但爲了早日推翻朱明王朝,還是不能撕破了臉,並且先說好了,既然張獻忠接受了王自用的囑託,這次在沁陽談判,就只由高迎祥一個人對張獻忠說話,面子上也須顯得對等,有啥話,下來後在一邊揹着說,所以,要留張獻忠多在沁陽住一兩天。

    高迎祥就說:“自兩軍遭伏擊分頭行動後,四處征戰,到現在,我們闖軍的十八個大營,總共已經擴大到十七萬人了,王家軍現在有多少人了呢?”

    張獻忠說:“稟高將軍,王家軍的十八個大營,到現在已經達二十萬人了。”

    高迎祥說:“這麼看,咱們義軍聯盟,就不算陝北那邊的若干小股義軍,我們兩軍的家隊合在一起,就已經有三十七八萬人了,對外完全可以號稱五十萬大軍了呢!這麼多軍隊,要是去攻打北京,力量是不成問題了!獻忠賢弟,你看呢?”

    張獻忠小心地問道:“敢問高將軍,您的意思是現在咱們兩隻義軍就合併一處,去攻打北京嗎?”

    “正是此意,”高迎祥說,“當有了足夠實力了,就可以早點拿下北京,推翻崇禎,大赦天下,號令全國,徹底解救黎民蒼生,如此可好?”

    張獻忠從在濟源見面時,李自成僭越高迎祥來安排他只能帶幾個中軍的的隨從來沁陽的情況看,此刻高將軍談話的重心,在於收編王家軍,所以明知現在攻打北京的時機不成熟,卻拿攻打北京來說事,爲的就是兩軍合兵一處,好收編了王家軍,這難道不是李自成給高將軍出的主意嗎?就說:“稟高將軍,王將軍與高將軍分手後,先後在平陸、靈寶和淅川三地,組織過多次戰略會議,得到的一致結論是,自從在陽城遭到曹文詔伏擊受損後,義軍這才意識到,以前一直是以強戰弱,大軍戰官府,就算陝北的官軍,也是因爲過分輕敵才被義軍喫掉的,真正遇到了有計劃、有準備的官軍,義軍還是沒有勝算的,何況官軍一旦集中力量對付義軍,那官軍就是石碾,義軍就是雞蛋了,因而,王將軍說,以前沒遇到強敵,就以爲北京很容易攻打下來,遭了伏擊,這才明白,兩百多年的朱明王朝,雖然天災人禍不斷,國力衰微,但氣數還未盡,正所謂大船爛了還有三千釘,所以,王將軍原計劃,這次會師後,他也要向高將軍提議,義軍眼前的任務,最好是先逐步摧毀朱明王朝的基層政權和分別消滅明朝的軍事力量,先削弱了明朝的根基,再攻打北京,纔有意義。否則,就算我們集中兩家兵力,一舉攻下了北京,但全國的官軍和番王還在,他們能聽我們的號令嗎?他們必會發兵來圍攻北京,那時,我們的幾十萬人馬,就沒法與官軍幾百萬人馬扛衡了!正所謂,欲速則不達,所以,王將軍臨終前,反覆囑託,要小弟務必代他向高將軍轉告他的看法呢!”

    聽着張獻忠這番話,高迎祥覺得,難怪王自用要把帥位傳給這個小年輕哦,原來這人的思路脈絡還如此清晰呢!看來,借攻打北京來說收編王家軍的事,理由不充分呢!就問:“王將軍臨終前,還給你說了些啥?”

    張獻忠說:“稟高將軍,王將軍臨終前,是通知了十八個大營的所有將領,還有中軍的人,都到牀前聽了遺囑的,除了遺詔上寫的主要方面,還特別囑咐小弟,以後見了面,一定要轉告高將軍,欲成大事,不拘一時,而高將軍您也還年輕,有的是時間,應當計劃用十年八年時間,兩支大軍分頭征戰,把明王朝府、縣一級的官府消滅了,把各地戍軍、駐屯軍消滅了,把兵部直屬衛所儘量多消滅一些,把明王朝消磨得有令無行了,無兵能調了,也許那時的北京,就會不攻自破了!王將軍還說了,兩軍分頭征戰,力量得以充分發揮,而且能加快一倍時間摧毀朱明的基層政權,提早完成滅明大業!王將軍還說,至於兩軍分頭征戰,各自走何路線,要小弟多聽高將軍的吩咐!”

    其實,高迎祥內心就是這想的,所以以前總能與王自用、王嘉胤說到一塊兒去,他聽了張獻忠這一說,也覺得在情在理。而牛金星、劉宗敏和李巖,也是這麼主張的,只有李自成,覺得張獻忠這是在拿王自用的遺囑來拒絕合兵一處的。

    又說了些並不是很緊要的話,就有人來通知喫午飯了。

    高迎祥就說:“那,獻忠賢弟,這樣吧,喫過午飯,稍事休息一下,我們再議。走,今中午好好喝一杯!”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