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快穿:殿下她是個萬人迷 >世界十一:被炮灰的少帥(42)
    禮堂中央爲受降席,席前設有一較小長桌,爲東洋軍投降代表席,左側爲華夏高級將領席及記者席,右側爲盟國軍官席及外國記者席。

    東洋軍投降代表高橋原被引導入席,他臉色慘白,肩頭高聳,向華夏方代表人行鞠躬禮後坐於投降席上。

    鸞宓和易承璟等人也坐在席間,默默地看完了整個受降儀式。

    隨後,各戰區司令長官作爲受降主官,在所轄戰區接受各東洋軍方代表投降。

    *

    東洋的受降儀式過後,就是國內的戰後重建和發展工作。

    這個時候,鸞宓和易承璟等高級將領聯名上交一份提議,要求整理所有在抗戰期間犧牲的將士名錄,併爲他們修建墓園。

    雲起想將有限的資源用於災後的重建和恢復,並不想花費過多的人力物力去大肆興建烈士墓園。

    但在鸞宓等人的堅持下,最終中央政府還是批准了這項提議,特命專人去辦。

    休息的時候,大家閒聊時說起這個事,“聽說了嗎?各地都要修建烈士墓園,所有在抗戰期間犧牲的將士都會被登記下來。姓名,籍貫,番號,職級這些都會有人去整理。”

    “我知道這個事,聽說咱們少帥不僅推了原本中央政府要獎勵給她個人的獎金,還捐了一筆款,說是給建墓園用的。”

    “咱們少帥人真的是好,不過話說回來,東洋軍和盟軍都會將他們在海外戰死的將士名字記下,帶回國內。我們那麼多在抗戰中殉國的戰士,又豈能夠成爲無名者?”

    東洋軍每次打完仗,如果實在帶不走同袍的屍體,活着的就會將死去的同袍屍體燒化,將骨灰裝進空罐頭盒子裏,拉回國內,到時候供奉起來。

    盟軍也有專門一個隊伍,記載死去將士的姓名,職級等。回國後,就會將他們的生平記載在公墓裏。

    陸書君坐在一旁,沒有說話。

    他想起有一次跟着部隊去前線救援,在通往前線的路上,凡是看到的村莊,都被東洋人燒光了,沒有一處房屋是完好的。

    路過一條山谷,山谷裏堆滿了死屍,有抗日將士的,也有老百姓的。戰士們都是向前衝鋒的時候倒下的,傷口也都在胸前。可見沒有一個逃兵,全部都是戰死的。

    山谷間空氣污濁,有一股腐臭的氣味。當時陸書君和戰友們想要將這些抗戰將士和百姓掩埋了,可惜沒有時間。

    戰事緊急,他們只能夠踩着這些屍骨趕往前線。

    後來每每想起這件事,陸書君總會感到內疚。

    東洋入攻建雲,陸書君曾在報紙上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

    建雲城外有一座山,名爲燚山。

    燚山乃建雲城外製高點,守住燚山,建雲可保無虞。丟失燚山,建雲危在旦夕。

    守衛燚山的只有一個團的戰士,是一支前來支援建雲守軍的部隊。

    當時東洋軍攻打建雲時一共有十餘萬人。他們用七萬人阻攔華夏軍隊各增援部隊,用三萬人來打建雲。

    攻打燚山的時候,東洋軍來勢異常兇猛。飛機,大炮,坦克一起出動。

    面對這樣兇猛的攻勢,守衛在燚山上的華夏軍人一觸即潰,向後竄逃,東洋軍從後掩殺。

    就在這時,一名副營長站在山坡上大喊,“現在是最關鍵的時刻,我們絕不能夠後退半步。大家跟我回去,奪回陣地!”

    有兩百多名戰士跟着這名副營長衝了回去,經過一陣慘烈的廝殺,他們奪回了燚山最高峯,將東洋軍壓在了山下。

    東洋軍爲了奪下燚山最高峯,動用了幾千人的兵力,卻被兩百個華夏軍人一次次擊潰。

    東洋軍不間斷地攻打了幾天幾夜,直到華夏軍人彈盡糧絕,東洋軍這才攻上了燚山山頂,而那兩百多名華夏軍人則全部壯烈。

    接受媒體報道的那名倖存者說,那個副營長在最關鍵的時刻,帶着兩百多名阻擋了東洋君。爲建雲城內的守軍贏得了佈防的時間。可是,他們並不知道那副營長的名字,只知道他姓劉。

    副營長的名字都不知道,更別提那兩百多名普通士兵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