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丁文東的飛揚人生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天價出診費
    陳伽回家以後,在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十二頁的學術文章,比國外那個關於陣發性頭暈的論文整整提前六個月。文章是在丁文東的指導下,由小唐協助撰寫的,陳伽不敢只寫自己的名字,掛上了華生醫藥公司下屬的科技實驗室名稱。

    討論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這都是小事兒,大事兒是她的論文被國外的專業期刊轉載,然後就有人邀請她這個專家去講學。

    這事兒鬧得有點大條,都怪丁文東的鼓勵慫恿,她這個半瓢水醫務工作者,丟人要丟到大洋以外去了。

    給丁文東打電話問計,丁文東也沒法,只是說:“抓緊時間,努力充實自己。”

    “那你把小唐借給我用用唄!她應該什麼都懂吧?”

    丁文東想了一下,說:“可以借你玩玩,但必須你來請她!你的駕照拿到沒有?來接她吧!”

    這話裏含義太多,電話裏沒法說,但是陳伽很理解他的想法,就親自開着那輛沒有車標型號的越野車,趕來鄉下。

    她前腳到,陸子華和盧肅平後腳就跟來了。

    丁文東這段時間特別忙,豐樂農場這邊的預製場上,現在只剩下個碩大的廣場,東邊邊緣,磚頭圍個大圓圈,那是五百多噸煤,下雨就流了一片黑水。工廠的伙房鍋爐拉走一部分,這裏似乎比以前還多些。

    農場收購了大量紅薯,請了三十多個人,先是幫忙把溫棚的薄膜蒙上,打了十幾天澱粉,曬乾一部分,現在還有一大片水箱在外面淋雨,天氣不好,不能撈出來晾曬。

    麥播前,丁文東把幾臺大小拖拉機全部掛牌賣掉了,然後重新換了新型大機械。一臺一百二十馬力拖拉機,兩臺四十五馬力的運輸拖拉機,車斗農具全部更新。把半新的收割機械,玉米收割機廉價賣掉了,把履帶收割機溢價也賣了。

    他說的溢價,就是高於使用折舊後的應有價格,也就是玩了四年,還賣了八萬多塊。

    所有機械車輛都是被附近村民們買去了,總價格只夠換三臺拖拉機,一臺大型拖拉機是東方紅牌,兩個小型拖拉機,是街北工業區自己組裝的,叫豐收牌。至於各種用途的收割機,只能等明年夏收前再買了。

    新機器種麥子倒是不費勁,改進款播種機幾乎都是一遍作業就完成了播種施肥耙地工作。兩邊跑着忙活,包括祝家姚家的土地,也就不到五天,剛剛結束,正好下了大雨。忙活多日了,正在家喫點好的,幫忙阿繡和小艾張揚多香幾個包餃子呢!

    今年的兩個林場土地全部收回來,全部種了五百四十畝小麥。剩下的塘溝邊種了些豌豆蠶豆之類,說是留着給孩子喫的。

    陳伽和盧肅平不是一路來的,當然以公事爲重,讓他們先談話吧!

    盧肅平帶回來一項任務,去波士頓出差,爲一位美籍華人科學家王氏電腦創始人王致安治病。患者的醫療資料由他兒子攜帶來到燕京,專程來找丁文東出手相救,並開出了一億美元的天價出診費。

    去不去?生物實驗室的助手醫生常春看了檢查報告和各種透視片鏡像資料,對丁文東說:“不要去趟這個渾水,患者的康復可能很小,除非採取特殊手段。”

    丁文東對常春的判斷深信不疑,常春和王學西以及小唐等幾十個企業管理者,都是來自同一地方,是專業醫療人員,見多識廣,這樣的事兒,還是需要慎重一點兒。

    丁文東看看徒弟們,覺得這個出診費不能錯過,丟了太可惜。人家說了,出診費是出診費,醫療醫藥費可以另算。

    醫生的經驗是不斷提高的,經驗豐富的醫生,總是分配在醫療條件更好的醫院。還是決定帶徒弟們去見識一下。

    身份證-五六37四三陸七伍

    說到這個,丁文東想起老姨家的錢櫃,他在四十六歲的時候,出了意外。那當然是異時空的事兒了,現在的錢櫃,才十一歲呢!

    錢櫃繼承了姨夫的精明,有着獨到的賺錢眼光,從小打小鬧起步做生意,到了三十五六歲,手裏就積累了上百萬的資金。

    別人有的房子,他也有,別人玩的小車,他的更好。

    鄉村糧食收購被一班糧食小商販玩壞了,他們下村入戶低價壓稱收購糧食,轉賣到大點的收購站,賺取差價。

    這個收購站就不是一般人玩不起的了。

    錢櫃先是在村北大路邊上,和鄰村的大姐菜花家協商,用她家的一塊地蓋房子,那時周圍還沒有全民開發搞建築呢,他率先在一片莊稼地裏蓋了收購站。

    這片建築很高大,格局很超前,剷車能直接在屋裏轉彎裝車,門前有大片停車場,有地磅,有十幾米的加長傳送帶。去他家賣糧食,價格公道不壓稱,不用扛袋子爬梯子。直接倒在傳送帶上,就呼啦啦流淌到大倉裏。

    白天收糧食,晚上就有車來調走,那時的糧食產量不高,但差價大,有的緊俏品種能賺兩分錢,大豆花生和紅麻,大多能賺一毛多。哪一家都是三四千斤的賣稻穀,直接從曬場上裝到車斗裏,哪有誰在家過稱?

    那幾年他除了收糧食,還賣化肥賣飼料,開預製場,很快就暴發了。

    糧食生意是季節性的,賣化肥也是一樣,種地就那一年兩茬,一年裏大部分時間還是沒事幹。預製場做些樓板檐梁挑子,後來又做小型涵管,隨着周邊農田水利改造建設完成,村民也都搬進路邊排房裏,又沒有誰養豬蓋房子了,預製件就沒人買了。

    本文.首發站<點爲:^*>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小建築沒有了,城裏的大建築更興盛了。開發商的投資巨大,吸引村民進城上高樓。

    這個時候,錢櫃的選擇是把家裏拉沙的舊卡車賣掉,換了一輛重卡,專門給建築工地送沙子。

    那時的河砂管理就很嚴格了,禁止私自開採,價格就能體現價值,那就是論斤賣的。根據噸方比計算,普通河砂摺合兩毛錢一斤。不像以前,誰家蓋房子了,周圍村民都來找半袋子混凝土料回家泥鍋臺,剩下的沙子來隨便拉回家砌補豬圈地面。

    這個河砂管理也是根據上面精神,時松時嚴,完全取決於開發商和相關部門的關係協調。電話打過來,錢櫃就能往縣城一天跑三趟,有時又是在家等待十來天。

    那個夏天一直乾旱,錢櫃接到通知,凌晨去沙河裝車。

    建築用砂是從河心抽上來的粗砂,細沙洗掉處理後,提前堆在河灘裏的,因爲乾旱,河砂太鬆散。捲揚機裝車,不比剷車,剷車可以用剷鬥壓一下,捲揚機裝車總有些不瓷實,錢櫃和工人們開着玩笑,就上去整理一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