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變 >第212章 撤掉南京光祿寺
    之所以朱載壡會認爲那些個衛所不會同意,主要就是因爲番薯的種植,必然會對衛所的整個體系造成不少衝擊。

    而產生衝擊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爲農事變得繁忙了,擠佔了衛所軍戶們的訓練時間以及給各級軍官充當力役的時間。

    大明整個衛所其實就是民轉軍,一體當差的制度,等同於隋唐時期的府兵制,魏晉世兵制,以及屯田制的結合體。

    不可否認,衛所制度在明朝前期對於大明的幫助很大,但是後期整個體系其實是僵化的,這也是朱載壡想要改革衛所制的原因。

    既然是府兵制的部分繼承和發展,那麼必然也是有着寓兵於民。

    這寓兵於民確實是好想法,不費國家一錢一糧,便可以養起百萬兵卒。

    但是軍隊最終是要上戰場的,什麼時間上戰場?只能是農閒的時候去,大明也是如此,那些個依附於衛所制度下的軍戶,也是要農閒的時候去的。

    若是農忙的時候去,那這軍戶就等着破產吧。

    但是這農閒二字談何容易啊!

    小麥當年在北方的推廣,爲何會加速了盛唐時期府兵制的崩潰?

    就是因爲農忙的時間變多了,農閒的時候變少了,但是戰事還是頻繁,這此消彼長之間,不單單戰力無法得到保證了,就連生存也面臨了危機。

    而番薯的推廣,其實就跟盛唐時期推廣小麥是一樣的,都是能起到加速寓兵於民體系崩盤的效果。

    番薯雖說高產,但也不是沒有要求的,小麥亦或者稻米還是有着些許農閒時期的,但是若是種番薯了,那麼勞動強度便會大上很多。

    朱載壡在後世常聽奶奶輩的人說出種番薯的辛苦,人累鋤頭忙,刨地挑水田裏頓,除草剪秧不停歇,秋來收瓜苦連天。

    這便是番薯種植的最真實寫照。

    首發&:塔>-讀小說

    也正是因爲這一點,才讓朱載壡做出判斷,判斷那些個衛所兵應該是不願意種上番薯的,因爲種上之後,他們就一點歇的時間都沒了。

    更不要說基層軍戶被各級將領派發力役,本就沒有太多時間照顧自家田地。

    也是基於這個判斷,朱載壡本還想着利用番薯來幫助自己進行福建衛所體制的改革。

    不是沒有時間種田嗎,那就不再出操,也不需要承擔其他雜役,只需要安心種田。

    結果現在唐順之這個消息一出來,自己瞬間感覺有種拳頭打在棉花上的感覺。

    算了,單就這點來說,也是好事,至少結果會朝着自己所預計的方向發展。

    只要能大規模推廣番薯,哪怕只是福建一個省廣泛種植,但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掉大明本身的流民問題,對於這點朱載壡是極有信心的。

    畢竟福建的流民問題跟廣西的叛亂一樣都是讓中樞極爲頭疼的。

    自己後世聽着老一輩講,他們那時候能活下去大多就是靠着番薯度過的。

    早上番薯粥,中午番薯饃饃,晚上再來個番薯粉絲面,老一輩哪裏有米啊,一天下來,番薯粥裏面加點米都算是好的了。

    朱載壡想到這,輕搖了下頭,他還有個問題沒有搞懂,又或者說想要搞清楚,這福建十幾個衛所支持番薯推廣,跟那些個海商支持,二者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嗎?又或是存在某種聯盟?

    如果有,那麼自己之後去福建,又該採取什麼措施來對付這兩者的同盟。

    朱載壡將這個問題反覆在腦海中推演了下,一時半會都沒有想出什麼好辦法,除了按照之前唐順之的建議,直接力壓。

    算了算了,之後再說吧,朱載壡再次搖了搖頭,先顧好眼下的事吧。

    想到這,朱載壡再次將目光移向了王翠翹。

    “太常,光祿,還有南京禮部所負責的獻俘大典如何了,宴會可曾安排妥當了?”

    朱載壡打算藉助這次水戰,來進行一系列的慶功活動,包括那獻俘大典和慶功宴,以期望在社會層面上進行軍人地位的擡升,稍微改變下重文輕武,以及軍戶地位低下的狀況。

    “殿下——”

    王翠翹低頭沉思,太子向自己詢問也屬常理。

    因爲送到太子殿下的摺子都是經過女官整理過的,而自己也經常會幫着整理這些摺子。

    就比如摺子上寫的某月某地大旱,負責整理的女官們,便需要負責從架閣庫抽取堂稿,比如歷年來該地的水旱情況,方便朱載壡一併參考。

    只不過王翠翹經手的摺子太多,哪怕強記如她,也需要點時間去想想。

    “殿下。”

    王翠翹再次重複了一句,“禮部已經通知南京的各個衙門開具與宴官員職名了,並且也將座次圖懸掛在太平門示衆。

    “有沒有參與宴會將士們的座次圖?”

    “有的,殿下。”

    “恩——”

    朱載壡聽到王翠翹肯定的回答之後,才緩緩點頭道。對於國宴,大明尤爲重視,按照諸宴通例來說,宴會之先,一般在三日前,禮部便已將座次排好。

    “宴會的菜系呢?”

    “回殿下——”

    王翠翹再次彎腰恭聲回道,“南京禮部前日已經上過摺子了,這次將選用淮揚菜。”

    “淮揚菜啊——”

    朱載壡聽到之後,臉上露出些許追憶的神色。

    這淮揚菜口味最爲適中,而且又因爲皇朝的開創者以及功臣集團都是出身於淮西一帶,所以對於淮揚一帶的菜系尤爲鍾愛。

    “那這次菜餚酒水由哪個官署衙門負責,還是光祿寺?”

    “殿下,這次宴會,奴婢聽說雖說是由光祿寺負責,但是上到各色菜餚,下到醬菜都已經被南京城內的十五樓具體承辦了。”

    “十五樓——”

    朱載壡摸了摸下巴,有那麼一瞬間,他對於這個詞是很陌生的,但是很快他腦中的記憶便再次被喚醒。

    這十五樓,其實就是十五座皇家經營的酒樓,早在洪武年間的時候,便已經在南京修建了十座酒樓。

    而後等到洪熙年間,因爲又重新遷都回南京的打算,又加蓋了五座酒樓。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分別爲鶴鳴、醉仙、謳歌、鼓腹、來賓、重澤。

    這十五座酒樓,算得上整個南京城的牌面。

    因爲都是修建在明早期,又是由工部承建的,整個質量乃至內外的裝修都是上上之選,像是劇場舞臺什麼都是常備的,有些酒樓裏邊設有水上餐位,設有船宴。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