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變 >第288章 紫光閣
    六月二十七日黃昏,長安左右門內的T型廣場上。

    雖說日頭已經西移,但是這熱鬧的場景仍然不減。

    一隊隊勞工,邁着步子,高喊着號子,或是扛着白色的杉篙,或是在腳手架上上下攀登着,又或者揹着木板往上走着,又或是拿着席子在木框架的頂部來回鋪就着。

    更有着來來回回,碾壓地面發出軲轆聲的排子車,它們在曳拉着各類運料。

    整個廣場好似都被那成百上千的工匠所填滿了,不復原本的空曠之感。

    此刻他們正在搭建蓆棚或是布棚,爲之後的大閱做準備。

    布棚好理解,都是用染過的藍色布支起來的,而蓆棚則是用蘆蓆支搭的。

    這大閱可是頭等的大事,雖說朱載壡沒有親自去盯,但是卻已委派了專人進行前期的準備。

    而這前期的準備,除了場所的選定,剩下的就是佈設問題了。

    畢竟這是關係到一個王朝臉面的問題,更是向萬民展示大明煌煌軍威的最佳時機。

    所以這排面上的事必須要做好。

    先不提在開工之前香案供奉。

    就說那千步廊所在的T字廣場,此刻當初都已經支搭起了棚帳。

    當然了,除了這排面上的問題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爲了避暑。

    這南京的六月,已經進入盛夏,天氣酷熱,暑氣襲人必須要避暑。

    到時候觀禮的百姓們,還有那些個官員們,都是需要有個臨時駐足之所。

    因此需要用蘆蓆支搭涼棚,用以遮避陽光曝曬。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朱載壡並不希望自己的子民是在大太陽下暴曬着觀看。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些細節上的事情必須要處理好。

    因爲工程的浩大,又因爲工期的短暫。

    具體負責這件事的南京禮部和南京工部,深感人手的不足,也缺乏對這搭棚子工藝的自信。

    於是乎,便找遍了整個南京城的帳房鋪。

    所謂這賬房鋪,其實就是棚鋪,專喫這碗飯的棚業工匠們。

    南京棚業當中的八大鋪,像是在城東的“天順”棚鋪,南城的“利順”,西城的“森茂”等這些放眼整個天下都算是棚業龍頭的棚鋪也悉數到場。

    畢竟這是朝廷的差事,坊間沒人敢違背。

    此刻,他們已經忙活了十來天了,今晚是最後的收工之日了。

    那龍虎門兩側都已經搭起了牌樓。

    所謂龍虎門,其實是指兩座城門。

    這長安左門,爲龍門,長安右門爲虎門,也是因爲風水問題而取名的。

    因爲每年八月,刑部要進行秋審,那些個死刑犯,要從左門入,從右門出,最後砍頭。

    所以爲了衝煞,取龍虎二門。

    那龍虎二門兩處,各自聳立着一座彩色的牌樓。

    那牌樓左右門各不相同。

    左側的龍門處,那是用鮮花,準確來說是鮮菊花紮成的鮮花牌樓。

    而右側的虎門處,則是用松枝扦插搭成牌樓,名叫松塔牌樓。

    在這兩座牌樓邊上,更是聳立着鐘樓和鼓樓各一座。

    這些地方之後是樂手們聚集的地方,鳴鐘擊鼓,以迎大閱。

    “一二…拉——”

    “拉——”

    廣場之上,一羣人分成四撥,正排成隊列,雙手用力攥着比自己手臂還粗的麻繩,使勁地往外拉曳着。

    他們正在搭建天棚,其中一個已經搭建好了,他們正在加緊完工最後一個。

    這所謂天棚,是因爲棚頂往往高出於庭院之上,所以叫天棚。

    伴隨着號子聲響起,令人牙酸的聲響響起,整個天棚開始如同一個充氣的氣球一般,開始慢慢地鼓了起來。

    而那天棚的內部結構也跟朱載壡後世所見到的穹頂一般,是沒有柱子的。

    沒有錯,這天棚,這些工匠們搭起來的天棚在中間居然是沒有柱子作爲支撐的!!

    要知道這沒有柱子支撐的房子有嗎,確實也有,那就是無樑殿,但那是靠磚橫一層豎一層給疊砌起來的。

    但是這天棚不應該,整個棚頂的重量是完全依靠一整個木架子支撐住的。

    中間是沒有任何柱子支撐的,全靠摽繩的技術。

    這摽繩啊,就是用浸染過桐油的麻繩,將大小不一的數十個木架子組合在一塊,從而托住整個天棚。

    沒有粗,是整個托起的,這木架子並不是在棚子底下的,而是在棚頂上的。

    甚至就連木架子支撐地面的邊上柱子,也是沒有掘坑的。

    那麼個粗杉篙,完完全全都是浮放在地面,全仗剛剛那些個工匠們曳力豎立起來的。

    此刻,那被數千人拉拽起來的天棚,高達數丈,也確實如它的名字所說的一樣。

    單單這技術,就不是南京工部那些個喫乾飯的官員們能夠做出來的。

    並且這天棚四周的頂上,都還設有可以卷拉的活動席子,有根紅色的身子垂掛下來,底下的人可以拉着這根紅繩,便可實行卷放,很像朱載壡後世所見到的捲簾窗戶。

    而那紅繩也是有講究的,行話叫其紅股,與那綠色的席子相呼應,取棚外有樓之意。

    但是這隻能叫最壯觀,不能叫精緻。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最爲精緻的當屬爲太子朱載壡所佈設的棚子。

    按着太子的規劃,太子是不會一直呆在這承天門城樓上的。

    如果一直呆着,那麼也不用爲太子專設一個棚子了。

    朱載壡是要走動的,是要在大閱的時候走下來,近距離觀賞的。

    而且大閱是在承天門外,但是獻俘大典因爲要對於百姓的限制更少,所要求的場地空間更大,所以是放在南京正陽門外的。

    因此那棚子還必須要跟着太子一併,必須要方便搬離纔行。

    朱載壡的棚子是最早開始搭建的,但是也是最費工序的,堪堪在今天才大體上完工了。

    此刻,還是有些工匠在最後的收尾工作。

    那棚子並不算太大。

    但是那硃紅耀紫的樣子,完全不亞於一座活動宮殿啊。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就是不知道朱載壡見到這個棚子,會作何感想。

    那棚子的四周邊沿做出廊子,並全部都安上了紅色的掛檐。

    同時在這掛檐的邊上,描金朱繪,甚至還垂掛下各色紗帳與流蘇瓔珞。


章節報錯(免登陸)